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学院的学习和实践体验:电影理论、电影史和港台阅览室的回忆

电影学院的学习和实践体验:电影理论、电影史和港台阅览室的回忆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实现小时候的导演梦,在电影学院读书时就组织了一个“青年电影实验小组”,从这里算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实践。对我而言,现在对电影的所有体悟,都和电影学院的培养不可分割。在电影学院学习的日子里,有两门课程对我的影响最大——电影理论和电影史。电影学院有两个地方令我十分难忘,其中一个是图书馆里的港台阅览室。

电影学院的学习和实践体验:电影理论、电影史和港台阅览室的回忆

贾樟柯(93级文学)

我从小对绘画还算有所造诣,一次偶然的机会看了电影黄土地》,就激发了我内心对电影的热爱。为了实现小时候的导演梦,在电影学院读书时就组织了一个“青年电影实验小组”,从这里算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实践。1995年拍摄的《小山回家》,是我第一个机会,后来又因为《小武》,被大家所认可。对我而言,现在对电影的所有体悟,都和电影学院的培养不可分割。

在电影学院学习的日子里,有两门课程对我的影响最大——电影理论和电影史。这两门课培养了我的专业能力,为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专业背景。让我知道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动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我后来从事电影工作,不管是作为编剧还是作为导演,抑或是制片人,都是在整个电影工业里面去发表意见,去认识我们目前所处的状态和所存在的问题。这两门课为我打下了非常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让我受益终身。

电影学院有两个地方令我十分难忘,其中一个是图书馆里的港台阅览室。它就像是一个宝库,有台湾的《影响》杂志、香港的《电影双周刊》;有对国际电影以及最新的导演、作品的快捷介绍。当时咱们学校进口了一套完整的电影人物系列出版物,有马丁·西科塞斯、基耶斯洛夫斯基、科波拉、波兰斯基等导演的访谈,还有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的书籍,甚至还有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等,我可以看到这些导演的第一手资料。港台阅读室非常安静,我很多时间都消磨在那儿。基本上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我白天的时候就习惯在那儿,晚上图书馆关闭了就去三楼自习室,还记得我的《小武》《站台》都是在那儿写的。

另一个令我难忘的就是历届校友,他们常常把拍的新片带回学院放,跟同学互相交流,记得那时候每次有这样的活动都感觉像过节一样。我记得当时“标放”还没盖起来,大概要走10分钟的路程,路过北太平庄去洗印厂看电影,每到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满街都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同学。有一次放《活着》这部电影,在放映前,张艺谋导演带着演员葛优就进来要跟同学们一起看。我感觉电影学院就像一个家庭一样,让人感到亲切。每一次看完新电影后,同学们在课外都会跟老师进行非常热烈的讨论,有时是在一起吃饭时,有时是在一起走路时,无处不在的讨论气氛感染了学生,让学生们重视电影、热爱电影。

贾樟柯

宿舍也是我们最重要的论坛阵地。每次熄灯后,宿舍的四个同学都会躺在床上讨论电影、讨论导演,这是校园生活最迷人的一个地方。现在资讯非常发达,有很多渠道能够获得电影知识、资讯。但如果有幸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进行三四年系统的学习,那将是使你成为一个知识全面的电影工作者的快捷渠道。(www.xing528.com)

电影学院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你能在学校里面找到志同道合且经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同学来组成你自己的班底或团队。因为大家互相理解对方美学上的要求,理念是共通的,这样整个电影制作起来就会非常顺畅。

我离开学校工作很多年了,这些年里我在中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都会碰到非常多的校友,不管大家是否认识,是否熟悉,只要知道都是从北京电影学院出来的,那种亲近感是难以言表的,就觉得一下子跨越了很多障碍。所以我觉得校友之间一直都有一种感情上的互相支撑,特别是看到自己的同学、长辈或者更年轻的同学,做出成绩,拍出很好的作品,你会觉得是自己家庭里又有新的人才崛起了,就会感到特别高兴。

和录音师张阳携片返校,谢飞教授主持交流会

尽管我常常说“上不上电影学院我自己都会成为一个导演”,但是在电影学院的学习让我具备了无比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我很感谢我的母校和我的恩师,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在学校的时光!

作者简介

贾樟柯,1993级文学系校友。主要作品有《小武》《站台》《三峡好人》《江湖儿女》等。曾获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导演奖等国内外大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