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弘一大师与金仙寺的特殊缘分

弘一大师与金仙寺的特殊缘分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弘一大师与金仙寺及当时住持亦幻法师因缘非浅,关系密切。1929年11月,弘一大师二游厦门,再次留居南普陀寺一个月。据史载,弘一法师曾四次云游金仙寺,与金仙寺深度接触。第一次来金仙寺:1930年11月12日,经芝峰法师中介,弘一大师接受亦幻法师礼请,经刘质平居士携带行李送行,由法界寺起程,转赴慈溪鸣鹤场金仙寺。大师此次莅临金仙寺,一是祝贺亦幻,学习太虚,推行人间佛教,矢志弘法办道。此行主要为金仙寺僧众讲授律学。

弘一大师与金仙寺的特殊缘分

金仙寺位于鸣鹤镇中部,始建于梁大同年间(535—546),初名精进庵,至今已有1400余年。宋治平二年(1065年)赐额金仙寺。背靠峙山,面临白湖,湖光山色,清净世界。近代曾有太虚、谛闲、芝峰、弘一、静权、静安、大醒等高僧先后驻锡于此。

弘一大师与金仙寺及当时住持亦幻法师因缘非浅,关系密切。

亦幻法师(1903—1978),号慧律,浙江温岭人,是近代高僧太虚大师的高足。早年毕业于武昌学院,后赴厦门入闽南佛学院深造。1927年随同太虚大师赴厦门南普陀寺,出任闽南佛学院国文教员。

1929年1月,弘一大师首游厦门时,经陈敬贤(陈嘉庚胞弟)居士安排,去五老峰南普陀寺参访。大师一到南普陀,监院觉斌便率领亦幻、芝峰一行,代表南普陀寺与闽南佛学院全体执事教职员,欢迎弘一抵寺参访,后经寺中诸人挽留,大师在南普陀足足留了三个月,弘一与亦幻由此相识。1929年11月,弘一大师二游厦门,再次留居南普陀寺一个月。大师两次莅临南普陀寺,历时不过四月,可是大师的硕德懿行却给闽院师生留下难忘的印象,亦幻也因大师两居南普陀寺时的嘉言懿行和殷殷劝勉,发愿中止闽院教职,改赴慈溪金仙寺从事弘法办道。

据史载,弘一法师曾四次云游金仙寺,与金仙寺深度接触。他的《清凉歌集》《华严集联三百》即在金仙寺脱稿。(www.xing528.com)

第一次来金仙寺:1930年11月12日,经芝峰法师中介,弘一大师接受亦幻法师礼请,经刘质平居士携带行李送行,由法界寺起程,转赴慈溪鸣鹤场金仙寺。大师此次莅临金仙寺,一是祝贺亦幻,学习太虚,推行人间佛教,矢志弘法办道。二是参访金仙寺,愿与亦幻作“烟雨同伴”。至于结束日期,据1931年1月2日大师在致刘质平信函中云:“余现在此间听静权法师讲经。将来或在此间过年,或返法界寺过年,未能定也。”大致推算应在1931年1月中下旬。又有文献记载,经筵结束后,因大师体质羸弱,不堪白洋湖冰冻尺许之寒,遂云游至温州庆福寺过年。次年正月二十日,大师从温州经宁波返回上虞横塘法界寺。

第二次来金仙寺:1931年6月23日至1932年1月。此行前期主要会同亦幻去五磊寺参与商榷筹建南山律学院相关事宜,后期主要处理律学院停办善后事宜。

第三次来金仙寺:1932年3月21日至次月中旬。此行主要为金仙寺僧众讲授律学。

第四次来金仙寺:1932年9月至11月间。大师在《地藏菩萨圣德大观序》中说:“后二十一年岁次壬申九月,余居峙山……后二月,云游南闽,住万寿岩……”此行主要是整理佛书托运行李,为三游厦门做行前准备。离开金仙寺后,大师即缁衣芒鞋,飘然云游南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