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破主线限制的珠串式结构

打破主线限制的珠串式结构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馆》的结构可用珠串式来概括。《茶馆》这一串明亮璀璨的珍珠并不是一粒又一粒互相分离,而是贯串在一起的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以此来对照《茶馆》的结构,其优长之处即可了然。比如第一幕,先后出现了马五爷喝退二德子和庞太监买老婆这两件事。我以为,《茶馆》的结构方式很像布莱希特主张的叙述体戏剧。这两段情节尽管本身不发生纠缠,但事件本身却形成鲜明对照。

打破主线限制的珠串式结构

纵观老舍话剧,可以看出他的剧本多数是以人物发展来支撑全剧,即是以人物性格的线索来展开情节,没有传统戏剧的开头,发展、结尾的循序渐进的常规格局,打破了时空方面的严格限制,显然不同于“三一律”的结构方式。

茶馆》的结构可用珠串式来概括。最早提及这点的是李健吾,他说:“本身精致像一串珠子,然而一颗又一颗,少不了单粒的感觉。”[1]这里的前半句是大致不差的,而后半句则不尽然。《茶馆》这一串明亮璀璨的珍珠并不是一粒又一粒互相分离,而是贯串在一起的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曾有人对剧本人物众多,头绪纷繁,既无中心故事,又无贯穿情节的结构提出意见,而老舍风趣地说:“抱住一件事去发展,恐怕茶馆不等被人霸占就已垮台了。我的写法多少有点新的尝试,没完全叫老套子捆住。”[2]确实,《茶馆》将如此丰富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把如此众多纷杂的人物放在一个短短三幕剧中,不用完整的故事情节贯串,而以无数人物的速写形成几十幅时代的剪影,这些可说是老舍所独创的。比起以往剧作来明显不同。如曹禺的《雷雨》纯然是传统的编剧手法,恪守三一律,全部情节发展建立在事件的因果联系上,环环紧扣,非常规范化。而夏衍的《上海屋檐下》虽然较为分散,但截取的也只是一个时代生活横截面,表现的是30年代下层市民的生活状况。可见《茶馆》这样大的时间跨度,这样驳杂宏阔的内容是不多见的。对这种艺术上创新的合理性,让我们略作一点分析。

一般说来,传统戏剧是以紧凑的情节结构来吸引观众,往往给人以紧迫、紧张的感觉。观众随着剧中人物感情的波动而起伏,有时甚至为主人公的命运焦急紧张得喘不过气来。这时观众往往很少有时间来作自己的思考。我们知道,作为观众到剧场看戏,除了娱乐外,总想得到生活的启迪。如果只让剧情提供的内容牵着观众的鼻子转,那么所有观众的感情也是相似的,因为台上表现的感情已代替了观众自己的感情,这种盲目的接受,忽视了观众的主观能动作用,不能不说是有缺陷的。因此,为了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最好留有余地,即所谓透出点“空灵”来,给人以思考,这是至关重要的。以此来对照《茶馆》的结构,其优长之处即可了然。《茶馆》不依靠情节的集中、紧凑来吸引观众,而是把一些生活片段放到舞台上,这许多片段固然是对生活现象的高度提炼,但表层上并不发生前因后果的关系,而是让观众在片段与片段之间有一个思考的缝隙,从思考中找出其中内在的深层联系。比如第一幕,先后出现了马五爷喝退二德子和庞太监买老婆这两件事。马五爷在剧中仅出场一次,善扑营的当差二德子在茶馆中耀武扬威、大打出手时,马五爷只喊了两声二德子,讲了三句话,即把二德子给镇住了,急忙上前哈腰请安。马五爷如此威严,就因为他是信洋教的。二德子是清王室豢养的打手,狗仗人势到处作恶,然而对马五爷不能不退让三分,这正是老百姓怕官、官怕洋人的心态的反映。马五爷其实并非洋人,只不过是一条洋人的走狗罢了,清王朝的走卒如此畏惧,清廷腐败到如此地步,不是显而易见么?庞太监在行将就木的晚年,居然还要娶媳妇,妄想找回早年失去的荒淫的欲望,以求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平衡,他的灵魂已空虚腐朽到什么程度!这样两件事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联系,但放到一起,就使人联想起那整个世界的黑暗、荒唐和腐败,因而对于这个时代的必然衰落确信无疑。

我以为,《茶馆》的结构方式很像布莱希特主张的叙述体戏剧。布氏理论的核心是以叙述代表“戏剧性”,以此达到间离效果。也即为了防止观众完全陷入情节中去,故意使剧情松懈化,用脱节的方法来阻碍舞台上下的感情混同,将情节一段段切割开来,没有完整的情节线索奔向高潮,使人们在接缝处保持清醒头脑,做出自己的判断。老舍在写作《茶馆》时也许不会有意打碎情节的联系而求得间离效果,但实际上已达到布莱希特理想的戏剧境界,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惊奇。(www.xing528.com)

《茶馆》上场人物多达七八十人,又没有一个中心事件,怎样使之连缀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整体呢?一出戏不论前后相隔多长时间,在剧场里,观众看到的顶多不过三个小时的演出,这个时间上的限制,要求戏剧情节、场面相对地集中。对于《茶馆》这样的图卷戏,自然不能要求像《雷雨》那样的高度浓缩,但各幕戏、各场景之间也不能完全互不关涉,那样会导致剧情的紊乱和涣散。就《茶馆》而言,从整个三幕戏来看,幕与幕之间,人物、事件还是前后照应和相互衔接的,虽然中间相隔二三十年,仍使人感到似断而实续,形散而神不散。例如,第二幕开始有一段李三关于辫子“改良”的对话。李三对现今民国的改良颇为不满,说:“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当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了呢?”这段话回溯了清王朝灭亡后到军阀混战十几年的历史,也使第一幕与第二幕的人物动作带有了连续性。第三幕开幕不久,王大栓嘱咐小花不要走漏康大力回来过的消息,立即便让人忆起第二幕康顺子母子到茶馆的情景,这两幕的情节也便有机地勾连起来。不仅如此,在具体人物和具体事件上,剧本也利用一切机会,用回叙把现在与过去衔接起来,以使观众有一较为完整印象。如第三幕小刘麻子对小丁宝讲述刘麻子被拉上街砍头,王利发对小唐铁嘴说白喝茶不能“世袭”等均是。再就每一幕戏来看,人物的上下场和他们的行动,事件的穿插和铺排,也都能得到纵的前后衔接和横的互相联系,使戏剧情节的发展相互照应,显得自然而富有层次。例如第一幕,松二爷刚到,即预感到茶馆“好像又有事”,接着便是二德子为常四爷的闲话而着恼。他是到茶馆来参与打群架的。不久黄胖子到茶馆调停,才借李三的口把这件事挑明,原来是为一只鸽子而动干戈。这幕戏结束时,黄胖子从后面走出,“一天云雾散”,宣告调停成功,这条线索也告一段落。另一条线索也在开场不久,紧接二德子与常四爷武斗刚刚平息,刘麻子领着康六上场,台上即开始了刘将康顺子以200两银子卖给庞太监的情节。这两段情节尽管本身不发生纠缠,但事件本身却形成鲜明对照。

《茶馆》人物多,年代长,然而由于剧作家运用他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精湛的结构技巧,使得全剧线索虽多而不杂,人物虽多而不乱,格局虽庞大而毫不松散,构成色彩斑斓、引人入胜而又浑然一体的历史画卷。我们不能不钦佩老舍新颖独特、别开生面的大胆创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