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拜占庭帝国:恢弘复兴与辉煌黄金时期

拜占庭帝国:恢弘复兴与辉煌黄金时期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马帝国分裂后,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这里以前称作“拜占庭”,所以东罗马帝国又称作“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的非洲战役使拜占庭帝国控制了非洲广大的畜牧基地。接下去连续数十年战事不断,原罗马帝国的版图现已大多并入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大有恢复罗马雄风的架势。这个王朝使拜占庭帝国在9、10和11世纪初达到了顶峰,被称为“黄金时期”。

拜占庭帝国:恢弘复兴与辉煌黄金时期

罗马帝国分裂后,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这里以前称作“拜占庭”,所以东罗马帝国又称作“拜占庭帝国”。

在罗马分裂东西之后,西罗马继承了古罗马步兵方阵的战斗方式,而东罗马则开始尝试着以重骑兵代替步兵作为战斗主力。他们的语言希腊语,他们的文化在许多世纪中是希腊文化的延续,但拜占庭人仍将自己视为罗马人,对东罗马的罗马人来说,这并不自相矛盾。他们周围的国家(东方的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西方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欧洲国家,北方的俄罗斯)都将他们称为罗马人。假如有人将他们称为“希腊人”,那么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希腊人”表示“原始人”。

东罗马帝国基本上避免了西罗马帝国3世纪和4世纪所遭遇的困难。这里有许多原因。首先这里的城市文化已经相当成熟了,其次民族大迁徙时的入侵主要的吸引力是罗马的财富。5世纪中西罗马帝国多次被征服,而东罗马帝国顶多交纳贡赋就可以免除遭难了。此外狄奥多西斯二世加强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使得这座城市成为被“野蛮人”攻不破的城市。476年当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东罗马帝国的利奥一世与哥特人谈判,结束了哥特人对东部帝国的威胁,但他也不再打算重新征服西部帝国了。

6世纪时东罗马的主要敌人是它传统的老敌人:波斯人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公元527年,拜占庭迎来了第一位强势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他任命名将贝利萨留为元帅,向夙敌波斯帝国宣战。波斯军大将扎基西斯率3万大军,在尼亚比斯以压倒性兵力逼退了贝利萨留,之后双方军队在两河流域的德拉城再次会战,贝利萨留的军队少的可怜,但波斯军队犯了愚蠢的错误——他们背城列阵,最重要的是背的不是自己的城,于是多于对手数倍且装备精良的波斯军惨败,并一败再败,最终两国于532年签下停战协议。随后雄心勃勃的查士丁尼再跟达尔旺人开战,贝利萨留出征非洲,取道伯罗奔尼撒、途经西西里一路磕磕碰碰踏上了非洲大地。在不熟悉地形和敌情不清的情况下,贝利萨留经过一番错综复杂的迂回使达尔旺人的军队失去了有利地形,并分散为几部,相互失去了衔接,最后惨遭和当年的波斯军同样的命运。外强中干的达尔旺人此后再也没组织起任何一次像样的反击,终于534年3月投降,达尔旺王国灭亡。查士丁尼的非洲战役使拜占庭帝国控制了非洲广大的畜牧基地

强势的君主显然并不热衷于和平,查士丁尼很快又和波斯重开战端,接着哥特也成了他的眼中钉。接下去连续数十年战事不断,原罗马帝国的版图现已大多并入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大有恢复罗马雄风的架势。但在征服的地盘疯狂扩张之余,拜占庭军队数量显然还远没庞大到足以控制如此之多的土地,因此那些名义上已被征服的区域实际上仍十分危险,而帝国的胜利实际是以广大被征服土地的衰弱来换取帝国的中心区域的繁华。不过必须承认的是查士丁尼大帝是相当成功的,他重编了古罗马的法规,制定了《民法大全》,使拜占庭帝国进入了全面的法制时代,并且一改以往军队以步兵阵推进为主的战术,建成了无与伦比的装甲骑兵团,这是拜占庭在对外扩张战争中的主要支柱。530年,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统治下,圣索菲亚大教堂开始动工,这座教堂将成为拜占庭宗教生活东正教的中心。查士丁尼是非凡的君主,是上帝赏赐给罗马人的明珠——至少对于罗马人来说是这样。

到了571年,查士丁尼二世上台,和波斯重新开战,双方战战和和反复纠葛的拉锯战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消耗,数十年战乱导致两个庞大的帝国军力日益衰弱。因此中东阿拉伯人便乘机崛起了,他们不断蚕食帝国边境的土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以圣战为名开始了对波斯和拜占庭的全面战争,强大的骑兵部队横扫庞大帝国的土地,早在长期互斗中大伤了元气的波斯和拜占庭根本无力抵抗,埃及、巴勒斯坦等地纷纷落入阿拉伯人之手,波斯帝国也终于在公元7世纪中叶被完全吞没。拜占庭和波斯的世纪之战终于可以永远结束了,但接下去它将单独面对阿拉伯帝国。

拜占庭繁华依旧,因为它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区域可以基本不受战争的影响,优势的地理位置使拜占庭成为当时几乎是最为富饶的国家。但君士坦丁堡的大量名贵珍宝使阿拉伯人觊觎不已,于是他们几乎是长年累月地试图侵袭这富饶的城市,步步进逼。公元673年左右,阿拉伯对君士坦丁堡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多达十余万众的阿拉伯军队从海陆两面对君士坦丁堡展开围攻,但君士坦丁堡高大的城墙强有力地阻碍了他们的进攻,拜占庭海军随即赶来,用一种类似火焰喷射器的神秘武器将阿拉伯人的海军完全摧毁。于是失去了海上增援的阿拉伯军队被迫退却,拜占庭军乘胜追击,阿拉伯军遂兵败如山倒。此战阿拉伯军损失惨重,10万兵力与上千战舰化为乌有。(www.xing528.com)

此后阿拉伯被迫止住了扩张的步伐,此时的拜占庭的控制范围虽无法与查士丁尼时代相比,但因其经济的繁荣和军事的改革一直保持繁荣昌盛。确实较小的地盘也比较容易治理得好,它在很大的范围内仍充当着老大的角色。保卫拜占庭繁荣面貌的是强势的经济,当然也离不了数量不多但精锐善战的军队。

拜占庭帝国虽然失去了许多土地,但这也给它带来了一些好处:它不再那么混杂了。赫拉克留将全国进行了希腊化,希腊语被定为官方语言,他也不用古罗马的皇帝头衔“奥古斯都”,而使用“国王”;在宗教上拜占庭帝国与西欧的区别也不可忽视,在其南方的省份里一般更多地使用一性派的基督教,而不是东正教。这些省份失落后,在剩余的省份中东正教变得更加强大了。

867年拜占庭阿摩里亚王朝皇帝迈克尔三世的宠臣巴西尔篡位称王,建立了拜占庭马其顿王朝。

这个王朝使拜占庭帝国在9、10和11世纪初达到了顶峰,被称为“黄金时期”。巴西尔一世颁布新法典,补充和更新《查士丁尼法典》;改建军队,特别是海军,努力提高战斗力,并向四邻发动攻势,迫使阿拉伯人退却,收复了克里特岛和塞浦路斯岛,占领了两河流域和叙利亚大部。通过征服和传教活动使拜占庭进入到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俄罗斯等斯拉夫人国家,东正教也随之广泛传播。马其顿王朝重组中世纪世界政治格局,使基督教文明的火种在诸蛮族的围攻下仍然生生不息。在它的影响下,东欧各蛮族逐渐走上了文明化并建国的道路。

巴西尔二世在位时,拜占庭帝国抵抗了罗马教廷撤消佛迪奥斯为教主的要求,获得了亚得里亚海的制海权,占领了意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亚的大部分。1018年帝国灭亡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同时拜占庭帝国还获得了一个新的同盟者——在基辅的俄罗斯国,他们为拜占庭提供了一支重要的雇佣军。

但正如其前身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很快又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当时许多占有土地的贵族打乱了军区的制度;除了历来的敌人,一些新的敌人出现了,他们根本不怕拜占庭的名誉:诺曼人征服了意大利,而突厥也占领了拜占庭帝国士兵的主要来源地——小亚细亚。1054年东正教与天主教彻底决裂,双方互相革除了对方的教籍。到了最后一个女皇狄奥多拉在位时期,拜占庭政权落入了僧侣支持的宫廷官吏和高级贵族手中,随后帝国进入长期纷争时期,国势渐趋衰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