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复兴之路》:中国革命歌舞史诗的辉煌呈现

《复兴之路》:中国革命歌舞史诗的辉煌呈现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复兴之路》无疑是中国革命歌舞史诗的高水平呈现。《复兴之路》告诉全体中国人,无论经过多少苦难,都不能消解我们走向复兴的决心。以《复兴之路》为代表的中国都市歌舞史诗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其中有很多值得回忆品味的地方。截至2013年底,作为新中国迄今为止表现历史跨度最长、内容最丰厚、规模最宏阔的舞台巨作,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已经实现了百余场演出。

《复兴之路》:中国革命歌舞史诗的辉煌呈现

2009年,新中国迎来了它60岁的华诞。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于2009年9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首演。首都工人、农民、社区居民和进城务工者作为首批观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眼观看了这台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而创编的全景式史诗性艺术作品。和之前的两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相比,《复兴之路》反映的历史跨度无疑是最长的。它反映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09年这169年间近代、现代、当代中国的历史,并将它浓缩为两个半小时。这部歌舞史诗的演出阵容空前强大,由3200名演员共同完成一部作品。这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今,艺术地再现了169年的历史画卷。全剧以历史时间为脉络,由序曲《我的家园》以及《山河祭》《热血赋》《创业图》《大潮曲》《中华颂》五个章节构成。169年的历史在一台晚会上呈现出来,是需要高度凝练和概括的,张继钢介绍说:“伟大的长征、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可能只有一个节目就表现出来,同时也要求节目不概念不口号,要生动精彩。”他用一句话对《复兴之路》的艺术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广场艺术和舞台艺术的高度融合,中国当代和历史穿越时空的对话。”“不重复过去,也不重复别人”是张继钢导演为团队立下的创作原则。面对《东方红》这部音乐舞蹈史诗的开山之作,如何能做到与前面的史诗巨作不尽相同而又能突破已经令人审美疲劳的歌舞晚会形式,成为张继钢团队最大的挑战;而如何在两个半小时里,浓缩169年的中国历史,并竖立起一座当代文化艺术的丰碑,更是创作中的难点。对于我们的主创人员来说,最大的难题在于历史的概括和艺术的精彩呈现。作为总导演,张继钢特别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坚决不能和《东方红》一样,但是我们很容易和《东方红》一样,我们应该用崭新的艺术语言来重新塑造这个时代的艺术巅峰。《复兴之路》无疑是中国革命歌舞史诗的高水平呈现。从命名就可以看出,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胸襟变得更加宽广。中国革命不但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实现其伟大复兴梦想的根本动力。《复兴之路》的故事,是从中华民族清末的屈辱史讲起的,徐沛东的一首《走向共和》唱出了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中对民族复兴的真挚渴望:“一年年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草木又蓬勃。”“刀砍过、火烧过、列强分割过。”“抚摸着伤痕昂起头,吞咽下屈辱心如火,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在经历了建国的激情、“文革”的癫狂、改革开放的成功和阵痛后,中国都市的居民已经在思维上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中国首先是中华民族的国度,任何政治体制都是为民族的繁荣富强服务的。《复兴之路》告诉全体中国人,无论经过多少苦难,都不能消解我们走向复兴的决心。

以《复兴之路》为代表的中国都市歌舞史诗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其中有很多值得回忆品味的地方。城市的大型乐舞从唐代的踏歌开始,历代宫廷都有类似的演出,从单纯的娱乐性走向政治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新中国的这几部歌舞史诗,是对大型都市乐舞的一次彻底的革命。歌舞史诗是一种开放式的宣传体系,但仍然要以历史为主要的叙述线索。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歌舞史诗借鉴了大量歌剧戏曲的艺术元素,在保留乐舞唯美表演属性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歌舞史诗的叙述能力。

截至2013年底,作为新中国迄今为止表现历史跨度最长、内容最丰厚、规模最宏阔的舞台巨作,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已经实现了百余场演出。这个数字比前两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演出场次的总和还要多。每逢假期,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一起观看《复兴之路》,许多孩子在观看演出后,都表示要沿着先辈的道路继续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在过去一百年中所出现的这三部歌舞史诗绝非偶然,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那个时代的需要。对于中国城市居民来说,精神上的享受,除了单纯的刺激和娱乐以外,崇高感和神圣感的精神熏陶也是必不可少的。(www.xing528.com)

【注释】

[1]高伟:《歌唱光辉的革命历史——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歌曲新作》,载《人民音乐》1964年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