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理论基础

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理论基础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从以下几个角度阐述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理论基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势必会对美国本土的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带来冲击。美联储调整其货币政策,他国中央银行考虑到本国市场可能的调整,会出台相应的应对之策,对本国的基准利率等指标进行调整,从而调整和改变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运行。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美国汇率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理论基础

美联储作为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其货币政策调整不仅对本国的经济金融市场运行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他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联储主要通过调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影响社会投资成本,汇率股市变动,资本流动、大宗商品(原油、黄金)价格,市场预期,投资者情绪,通过对外贸易、资本跨国流动、信号作用(中央银行政策沟通),市场情绪传播,带动他国货币政策顺势调整。本书从以下几个角度阐述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理论基础。

第一,资本跨国流动。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不仅会影响国内的利率水平以及投融资成本,还会影响本国的汇率水平,股市运行,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衍生品市场的定价等,从而引发投资者调整其资产配置,产生和促进资本的跨国流动,从而带动他国汇率水平、国内市场流动性、利率和市场风险的变动。

第二,市场情绪传播。美联储通过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调整、与市场进行沟通等政策措施,向市场传达美联储对当前和未来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展望(Economic Outlook)。由此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市场情绪,美国投资者的行为和情绪会迅速被他国投资者和市场所感知,从而改变他国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市场认知,改变他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从而引发他国货币当局调整货币政策,并进一步影响他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

第三,市场联动、传染(Contagion effect)。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势必会对美国本土的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带来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依存度逐步提高,根据市场传染效应,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变动必然对他国金融市场产生影响。例如,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时,不仅本国国债利率会随之变动,他国利率水平也会随之变动。美联储升息时,美元指数通常会上升,美联储降息时,美元指数通常会下降。美元指数的变动意味着美元币值的调整,这必然会影响到美元和其他国家的利率水平。汇率的变动往往会引发投资者对本外国货币资产持有比例的调整,引发资本跨境流动,从而影响他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运行。

第四,带动他国货币政策调整。美联储调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时,主要参考指标是美国的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美联储调整其货币政策,他国中央银行考虑到本国市场可能的调整,会出台相应的应对之策,对本国的基准利率等指标进行调整,从而调整和改变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运行。

第五,对外贸易。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美国汇率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美元币值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到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对外贸易关系。他国进出口产品数和产品额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到该国企业生产和投资积极性,并进一步影响该国的债券和股票市场。当一国出口增加时,该国企业会增加生产,扩大投资。该国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转向积极,从而金融市场运行更为稳健和高效。反之则投资转向消极。

【注释】
(www.xing528.com)

[1]详见Greenspan:Rates Will Rise at“Measured Pace”,Financial Advisor News,June 9,2005以及“Yuan revaluation won't aid U.S.as thought,”MSNBC.com,May 20,2005.

[2]详见The Yellen View,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Magazine,Spring 2005.

[3]作为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联系汇率制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第一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该汇率制度要求货币量和外汇储备两者之间必须保持稳定的变化关系。自1983年10月17日在香港开始推行之日起,联系汇率制要求向钞票发行银行发行及赎回为银行纸币提供支持的负债证明书时,钞票发行银行必须以7.80港元挂钩1美元的固定汇率以美元交易

[4]外部金融溢价(External finance premium)是指外部融资与内部融资间成本的差异。这个概念由Bernanke and Gertler(1995)首次提出,他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金融加速器理论。

[5]中央银行政策沟通,是指中央银行和市场参与者就经济运行现状,货币政策实施状况和货币政策立场进行沟通,并向市场传达其对经济前景的预测以及对货币政策趋势和路径展望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