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政府的角色与发挥:界定与优化

地方政府的角色与发挥:界定与优化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地方经济治理主体结构中,政府是位于一线主动行使职权,并对地方经济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主体。正如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所规定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负有组织领导职责。其次,提高行政能力,完善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能力与水平。再次,优化市场监管,推动地方政府依法审慎实施行政执法。

地方政府的角色与发挥:界定与优化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了各级政府当前的重要任务。优化营商环境已经不能简单地停留于政策话语,而是需要落实到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实际行动之中。营商环境的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顶层制度设计和地方实践探索,有赖于法治的体系化完善和有效实施。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角度而言,地方政府只能在中央统一立法所确定的制度框架内进行有限创新。从政治体制的角度而言,地方政府也只能在地方行政权力行使的过程中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以降低营商成本并促进要素集聚。值得肯定的是,在中央的积极动员下,各级政府和法院都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国务院通过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出台各类政策文件的方式进行了全面部署,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为改善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形成了行政与司法整体联动的良好局面。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需要在充分认识营商环境优化的要求与路径的基础上,准确界定其应有的角色和地位,系统科学地进行综合性改革,以有效地优化地区营商环境。

首先,明确责任主体定位,落实地方政府及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职责。在地方经济治理主体结构中,政府是位于一线主动行使职权,并对地方经济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主体。地方营商环境的优化,政府首当其冲。正如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所规定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负有组织领导职责。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组成部门以及司法机关、监察机关也需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工作。因此,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既要对其组成部门的各项工作进行明确细化,领导和督促各部门按照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同时又要充分发挥统筹和协调职能,加强与地方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的沟通,建立和完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共同优化地方营商环境。

其次,提高行政能力,完善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能力与水平。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文明程度,影响着商事活动的成本和效率,影响着商事主体的权利和预期,影响着商业发展要素的生成和流通。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围绕营商环境优化的具体要求加强自身行政能力建设,是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最直接要求。具体而言,地方政府要建成服务政府,即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观念,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以为商事主体和商业活动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为目标和出发点。地方政府要建成透明政府,即要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和权力清单管理,减少行政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尽可能降低商事活动的制度性成本。地方政府要建成有为政府,即地方政府需要积极作为,主动为商事活动提供各项支持,主动开展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主动对接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在营商活动中的各项问题。地方政府要建成信用政府,即要充分兑现政府承诺,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和优惠条件的落实到位,稳定商事主体对政府行为的预期,减少营商活动中的政府风险。地方政府要建成法治政府,即落实法治是最好营商环境的要求,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的程序和实体要求,尊重和保护商事主体的合法权益。(www.xing528.com)

再次,优化市场监管,推动地方政府依法审慎实施行政执法。合理完善的市场监管,有利于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有利于降低商事主体的交易成本,有利于保护商事活动参与者的各项合法权益。作为市场监管的直接实施者,地方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可以通过监管强度调适和监管方式创新,优化商事活动的市场环境。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可以从两个角度实现市场监管的优化。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和反垄断执法,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依法保护商标、专利知识产权,依法落实商事登记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依法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监管[24],及时查处危害公共利益和市场秩序、危害其他市场经营者权利、危害消费者利益的非法经营行为。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优化市场监管理念,创新市场监管方式,通过实行“双随机一公开”、事前告知承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方式,尽可能减少市场监管给商事主体造成的不必要的成本和负担,同时实行包容性监管理念,按照柔性监管的思路以纠正整改取代不必要的行政处罚。另外,要积极采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市场监管的智能化水平和监管效能。

最后,完善公共服务,促进地方政府营造有利于各类要素集聚的有利环境。人才、资本、技术、市场等商业发展要素的形成与集聚,一方面受限于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另一方面也与地方政府营造的“软环境”密切相关。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政府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供高质量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商事企业提供更加全面、高效、透明的综合服务,营造更有利于要素集聚、生产流通的经济社会环境。[25]具体而言,地方政府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地方在交通运输通信网络、市政环境等领域的条件和质量,为商事活动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要优化城市配套服务水平,通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提质增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从而培育本地市场、吸引资金和人才的流入,推动本地营商环境的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