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对语言教学的影响综述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对语言教学的影响综述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更多的有关文化教学兴起的研究,也差不多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盛行的。[6]研究者们分别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文化因素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两个方面论述了提升文化教学地位的观点。他认为在语言研究中,文化渗透是必然。两边的研究势力可谓不分伯仲,各有各的立场。虽然这一时期对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但对于二者孰轻孰重始终没有形成定论。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对语言教学的影响综述

(一)初探阶段

在众多的研究之中,金路(1993)可以作为语言教学地位发生变化的正式开端。文章明确提出了语言教学以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的教学为主,语言教学是一种纯语言的教学,是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2]并且认为这种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存在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即注重语言本身而轻视语言的行为。于是,金路开始提倡将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研究,甚至提出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思想。

笔者之所以将金路(1993)作为语言教学地位发生变化的开始,是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金路首次明确质疑了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语言教学,提出要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的思想,主张建立语言与文化一体的教学模式。而更多的有关文化教学兴起的研究,也差不多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盛行的。

张德鑫(1989)谈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本质问题。他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本质是“以汉语为中心跨越文化的语言对比教学”,并且提出语言与文化一体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佳模式的理念。[3]

王钟华(1991)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应该是一个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他甚至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该区分语言与文化孰轻孰重,因为语言与文化是一体的。[4]

邓时忠(1992)强调,对外汉语教学不是孤立的语言教学,文化导入是决定语言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他认为应该把文化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部分。[5]

王魁京(1993)认为,任何一种第二语言教学都是语言和文化的一体化教学,并且认为语言现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6]

研究者们分别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文化因素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两个方面论述了提升文化教学地位的观点。张德鑫(1989)、王钟华(1991)、金路(1993)等侧重于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强调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将二者视为一个整体,建立语言文化一体化教学的模式。而邓时忠(1992)、王魁京(1993)等以文化因素对语言教学的影响,比如,以文化对语音、文字、词汇等语言教学的影响以及文化导入语言教学的优势,论证了提升文化教学地位的必要性。

除了主张提升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建立语言文化教学模式外,还有“文化语言学[7]的说法。邵敬敏(1991)列举了三大文化语言学派,包括双向交叉文化语言学、社会交际文化语言学以及全面认同文化语言学。[8]三大流派不同程度地肯定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密切关系,以及文化教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积极作用。游汝杰(1987)认为,文化语言学是文化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不仅体现于在文化背景下研究语言,还体现于利用文化研究语言。[9]陈建民(1999)认为,语言具有人文性,文化语言学研究的是人们的言语活动,但要借助文化进行解释。[10]申小龙(1987)则认为,中国语言学研究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太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语音、词汇、语法等),没有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他认为在语言研究中,文化渗透是必然。[11]

这一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学界盛行着“提升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打破传统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建立语言文化教学理念”的观点。幸运的是,在文化教学日益膨胀,而语言教学地位岌岌可危的这样一种形势下,也有维护语言教学的声音。

周思源(1992)认为,文化观念要建立,但是建立的目的在于服务语言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文章还提出,如果总是抓住“要不要发掘语言教学背后的文化因素”这个问题不放,就会陷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困境,甚至使语言教学地位受到冲击。[12]

胡明扬(1993)在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时,提出将文化因素注入语言教学的同时,不能喧宾夺主,要把语言课当作文化课来上。[13](www.xing528.com)

吴仁甫、徐子亮(1996)将对外汉语教学分为基础汉语教学、交际文化教学和知识文化教学。在谈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关系的问题时,文章强调了基础汉语教学,即语言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首要地位。认为文化只是语言教学的辅助背景,不是主体。[14]

徐甲申(1998)认为,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在于没有看清它的学科性质。对外汉语教学与其他外语教学一样,是语言教学,并且是第二语言教学。因此,建议从其他外语教学中汲取经验,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15]

研究中研究者们明确反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过度提升文化教学的地位,坚决捍卫语言教学的首要地位。分别从文化因素过多导入语言教学的不利之处、语言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性质三方面进行了论证。周思源(1992)、胡明扬(1995)等从过多的文化因素导入语言教学的不利之处入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如果总是抓住“要不要发掘语言教学背后的文化因素”这个问题不放,太过于注重将文化因素注入语言教学,就会导致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变成文化历史课,甚至使对外汉语教学陷入困境。而吴仁甫、徐子亮(1996)等强调了基础教育的必要性,即语言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且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本质还是语言教学,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始终占据首要的地位。徐甲申(1998)等又以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性质为论据,再次证明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他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是语言学的分支,区分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与汉语言文化传播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性质,从而证明对外汉语教学是不同于文化传播的一种语言教学学科,也证明了语言教学的首要地位。

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对外汉语研究领域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支持文化教学和支持语言教学。两边的研究势力可谓不分伯仲,各有各的立场。语言和文化本来就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16],那么读者就不难想象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给研究者们造成的争议了。虽然这一时期对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但对于二者孰轻孰重始终没有形成定论。因此,这仍然是学界热议的话题。

(二)发展阶段

21世纪开始,“文化导入论”[17]、“语言文化论”[18]、“文化语言观”[19]等开始大放异彩,文化被抬至对外汉语教学的关键位置。其间,有研究者强调重申语言教学的首要地位,如邓时忠(2005)在对对外汉语教学问题的思考中,强调了基础教育,即语言教学的重要性,认为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不同,不应该把对外汉语教学定性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20]。何孟谦(2006)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是一种为促进语言教学的跨文化的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终归是语言教学,应该以语言为主,不能无限制地提高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21]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的日趋成熟,也有研究者从“学科性质”的角度试图重申对外汉语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教学,如朱志平(2000)明确了对外汉语教学作为语言应用学科之一,是应用语言学的分支,也肯定了汉外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文章也强调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问题一直以来是汉语言文化对外传播史的研究内容,而不是对外汉语教学所研究的内容。[22]但是,这毕竟是少数。21世纪初期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研究主要以促进文化教学的研究为主。如张慧君(2003)基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提出文化是语言教学的重要部分,甚至认为汉语学习者完全掌握汉语的关键在于文化教学而不是语言教学。[23]胡清国(2004)从减少文化冲击、帮助学生学习规范汉语,以及提高言语交际能力等三个方面谈到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24]焦冬梅(2009)提出,虽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但是不懂得语言中的文化,就不能算真正学习了这种语言。因此其主张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把文化知识蕴含于语言学习之中。[25]张继伟(2011)认为,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中,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在汉语国际教学中,文化在语言、汉字、词汇等方方面面影响着语言的教学。[26]谭庆林(2012)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但由于“对外”二字的限定,因此不能将其视为一般的语言教学,而必须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在语言教学中构建系统的文化教学模式。[27]李杨(2012)认为,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离的整体,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他甚至认为,语言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28]

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是紧密相关的。虽然从共时的角度看难以分出孰轻孰重,但从历时角度来看,在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二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分配比例是可以有所偏重的。以21世纪为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孔子学院也遍布世界各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教学势必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三)再探阶段

总体上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在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几近明确。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学界里涉及二者关系的研究也是贯彻了文化教学关键的思想,如刘晓娜(2013)[29]、姚篮(2013)[30]、孙莉莉(2013)[31]、张梦媛(2014)[32]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认识也在逐步提升。比如林娴(2011)区分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提出了文化因素教学和文化教学的本质不同。认为文化因素与语言教学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是主次关系。[33]高剑华(2007)提出了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六大文化因素。[34]这一阶段,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正在逐步取代“文化教学”。这意味着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相关研究已经更加深入化和细致化了。

此外,近几年有关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研究也有围绕“怎样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的问题展开。赵坤(2007)认为,文化的导入应该从语音、汉字、词汇多个方面入手;[35]黄雅婧(2010)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原则以及策略;[36]芦洁媛(2011)提出了针对文化因素教学的几点建议;[37]申莉(2013)探讨了怎样构建语言文化一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