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编辑示例:探究审稿实践:文学与科技类书刊的审稿案例

编辑示例:探究审稿实践:文学与科技类书刊的审稿案例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所选审稿案例较为典型,不仅涉及文学类书报刊的审稿,还收录了科技类书刊、学报及音像出版物等的典型审稿案例;不仅说明编辑主体在审稿时要有高超的省察眼光、高水平的鉴赏判断能力,还清晰展现了三审制的具体流程与审读报告的规范写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三审意见全方位展示了初审、复审和终审的不同特点,是一个绝佳的三审制典型案例。

编辑示例:探究审稿实践:文学与科技类书刊的审稿案例

审稿是编辑主体按照出版要求和相关规定,对作者写出的原稿进行通读审查,并就其取舍作出科学判断与结论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实现精神产品社会化的关键。不管哪种媒体形式的编辑,也不论是什么文化环境下的编辑,都十分重视审稿。审稿是编辑“把关人”角色的突出体现和编辑工作的中心,是编辑主体劳动独创性的集中反映,是编辑方针得以实现的保证。审稿在把关与构建中推进社会文化发展,是编辑劳动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对稿件的内容和形式做出全面而科学的分析,是审稿工作最重要的内容,概括起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政治思想内容、文化知识的准确性、专业水平、形式因素、出版与传播的适应性。审稿的标准建立于审稿的内容之上,是对审稿内容的一种抽象,形成权衡内容的一种尺度。结合对审稿内容的分析,审稿的标准应坚持“一个前提、三条标准”:质量第一,是审稿的前提标准。编辑过程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出版物,而审稿作为编辑过程的中心,无疑对出版物质量的提高起着直接把关的关键性作用。选稿、用稿,均应以质量为第一标准。在此基础上,必须坚持科学标准、独创标准和效益标准。一般而言,有比较审稿法、分析审稿法、综合审稿法和直觉审稿法。审稿是涉及各种关系和编辑出版工作全局的大事,必须做到公正、辩证、严谨、及时、保密。在我国,无论以哪种方式审稿,一般都必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稿,即通常说的“三审制”,或称三级审稿责任制。这是保障出版物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三审制作为我国新闻出版机构依靠分级负责与集体智慧保证出版物质量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应予以加强和坚持,同时也应在新的环境和具体执行中不断走向完善。任何稿件只有通过三审才能做进一步的处理,处理结果有三种:出版、退修、退稿——如果稿件符合出版要求,则直接与作者洽谈合同并开始编辑加工;如果稿件基本符合出版要求,则由出版单位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并退回由作者进行修改;如果稿件不符合出版要求,则将稿件退给作者(现在出版单位一般默认来稿不退,作者在一定的期限内未能收到出版单位的回复即可默认为退稿)。若退修的稿件由作者修改后再次投来,还需要再进行一次审稿流程,通过后方可进入出版程序。

本章共分3节,从图书、期刊和其他出版物的典型审稿案例入手,分析审稿在整个出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总结审稿规律、方法,以期更好地指导编辑实践活动。本章所选审稿案例较为典型,不仅涉及文学类书报刊的审稿,还收录了科技类书刊、学报及音像出版物等的典型审稿案例;不仅说明编辑主体在审稿时要有高超的省察眼光、高水平的鉴赏判断能力,还清晰展现了三审制的具体流程与审读报告的规范写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节主要对图书的典型审稿案例进行评析,选取了4个不同的案例从不同侧面表现编辑审稿工作的重要性、作用、流程、任务和性质等。普通作者写就的畅销书《民主的细节》《藏地牛皮书》的编辑审稿案例生动地诠释了审稿工作在图书出版工作中的重要性,是编辑眼光的具体体现。《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三审意见全方位展示了初审、复审和终审的不同特点,是一个绝佳的三审制典型案例。案例四选取的是一部医学书稿《高血压脑出血研究与临床》的审稿过程,强调审稿时要十分注意书稿的科学性、专业性等问题。(www.xing528.com)

第二节是期刊审稿典型案例,通过两个正面案例——《巴金与〈雷雨〉的发表》《〈人民文学〉发表〈班主任〉大获成功》来展示编辑如何在审稿过程中发现优秀作品并培养新作者;通过反面案例《〈江南〉杂志发表〈沙家浜〉引发争议》以强调审稿过程中政治敏感性以及正确评估社会效益的重要性;通过《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对“跨界融合子”的审理的经验教训,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科学学报的审稿全过程,体现了编辑部内审与专家外审相结合的专业论文审理机制与对稿件科学性、可信性的严格追求。

第三节选取了音像、广播、数字出版方面的3个典型审稿案例并对其加以评析。

本章3个小节对11个案例进行整理分析,以期从中得到关于编辑审稿的一些参照与经验,更好地指导编辑审稿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