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编辑审稿实务教程:几点重要提示

编辑审稿实务教程:几点重要提示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切不可仓促地擅自作出错误决断。

编辑审稿实务教程:几点重要提示

1.要善于辨错

编辑既要善于识别文本中的“显性差错”,又要善于发现“隐性差错”。一般而言,显性的差错比较容易被发现,只要编辑有一定的知识功底,就能够发现明显的错别字和明显的知识差错,例如事实、年份、数据等等。但是有许多一般难以被发现的差错,例如引用的古文、外文、名人语录、各门学科里的深度知识、陌生的知识,等等,这些方面既需要编辑用知识根底来支撑,也需要编辑用“职业警觉”和查核本领来尽量发现和纠正差错。平心而论,一般编辑对于难度较高的纠错是力不从心的,因此更要求编辑刻苦学习,日渐精进,成为学问深厚、文字功底扎实的审稿高手。

2.改稿三技法

改稿包含3种技法:一“改”,二“删”,三“补”。即:见差错就改正;见不妥当或多余的文字就删;见缺漏、脱字就补正。应该删除“正确的废话”和“老生常谈”,以及“以讹传讹的事例”。删改书稿也是一种编辑策略(使书稿结构更紧凑,总体质量更好,文字更准确)。理想的作品,应该如汪道涵同志所言:“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见万学远《忆汪道涵同志在上海》,载《文汇读书周报》2015年7月27日,第8版)编辑应该本着这种原则,使书稿更显精彩。若作者都能明白这一点,则读者幸甚。书并非越厚越好。当今时代,写作者应当使自己的作品风格尽量简练,以便让更多的人阅读。

3.改稿三要点

凡是有把握之处,可以直接改正;凡是需要同作者讨论之处,要商量着改,编辑不可太主观;凡是委决不下之处,要经过请示之后才动手去改。否则贸然落笔,完全可能发生错改,甚至将正确的文字改成可笑的谬误。

4.控制进度和质量

出书按市场需求或工作要求,是有时间规定的。编辑要学会控制好每一本书稿的审稿进度和质量,要制订流程时间表,并且严格掌控,按部就班地紧密执行,以便克服时间与质量的矛盾,避免被动,从而及时完成出版项目。最忌讳的是前松后紧,最后容易在急躁中发生各种差错。

5.注意知识产权(www.xing528.com)

编辑自己要熟悉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在约稿或接受书稿时,要提醒作者重视知识产权问题,以避免抄袭现象。时下有意或无意的抄袭已然成为普遍现象,而一旦发生抄袭现象,就有可能陷入知识产权的法律纠纷,出版单位要负法律上的侵权连带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应当关注文字、图画、肖像、图表等有无侵权现象。

6.与作者有约定

在约稿时就应该知会作者关于编辑审稿、校对、印刷出版所需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告知作者尽早交稿,以免错过最佳发行时间。最忌讳的是作者交稿迟,而对出书所要求的时间又很急,编辑无原则地顺应作者的要求,片面追求速度,导致在审稿时为赶时间而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结果无法保证出版物的内在品质。要让作者知晓,出版过程不是简单的“印刷”。

7.必要的退修

编辑学会退修书稿,是为了保证书稿质量,体现编辑负责任的态度,同时还能节省编辑审稿的时间和精力。要让作者明白:对作者而言,退修是一种弥补失误、提高作品质量的机会,而不是为难他们。只要说清楚理由,大多数作者是会理解并且配合的。假如书稿不符合出版要求,而作者坚持不肯修改,则编辑应当将书稿作“退稿”处理。若作者同意修改,但又表示自己没有能力将书稿改好,则应该另请高手改稿。如果改稿工作量较大,改动的篇幅很多,甚至还包括增加新的观点和材料,增加大段文字,等等,可在征得作者同意之后,将改稿者列为著译者。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改稿者不仅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也通过他的智慧劳动而实际上拥有著作权。但如果是编辑亲自操刀,则没有著作权,除非退出编辑角色。

8.遇事请示

编辑应该克服自负、自傲、懒惰、散漫的缺点,无论遇到何种棘手的难题,都不忘记请示上一级编辑,然后解决问题。切不可仓促地擅自作出错误决断。须知,发挥一、二、三审编辑的团队力量是提高出版水平的可靠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