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设计优化

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设计优化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方案活动的方式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在欧美国家比较多见。近年来,我国学前儿童教育受西方影响,尤其是受意大利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和美国生成课程的影响,一些幼儿园探索和实施方案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设计优化

(一)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活动设计的特征

1.以主题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以贴近学前儿童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的主题为线索展开,努力把学前儿童对绘画的喜爱、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欣赏、对各种操作方法和表现技能的学习等内容,根据课题的需要,适时、适当地渗透到每一次具体的活动当中。这样,孩子们的每一次绘画活动都成为与他们的经验和兴趣紧密相连的、有趣味的、有吸引力的活动。同时,包含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要求在内的美术素养又隐含在一次次具体活动之中,学前儿童在感受、创作的过程中,慢慢地积累相关知识,获得技能,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2.内容涉及学前儿童美术学习的方方面面

学前儿童的美术学习大致可分为欣赏和操作两个方面,操作又可分为绘画和手工两大类。该课程力求兼顾绘画、手工、欣赏活动。其中,欣赏活动一般不以专门的活动形式出现,而主要渗透在相应的操作活动中。

3.课程内容由简单到复杂

在内容呈现的顺序上,该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操作表现的可能性,将绘画活动内容和涉及的技能技巧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顺序,作循序渐进式安排。同时,根据每一次活动的需要,同一类绘画样式及操作技能又会在不同学期反复出现,有助于学前儿童的表现能力得到螺旋式上升。

4.涉及的操作材料多种多样

儿童的绘画学习过程应是一个尝试和初步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介的特性和效果,用纸或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大胆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表现出来的过程。该课程涉及的操作材料丰富多样,而且容易获得。

(二)不同类型绘画活动的设计

1.主题活动中的绘画活动

主题活动中的绘画活动是一种混合取向的美术教育活动,也是一种幼儿园综合课程框架下的美术教育活动。它以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兴趣、需要为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也力求兼顾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内在要求。

这类绘画活动的目标通常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也有态度、习惯、价值观方面的;既有学前儿童一般发展方面的,也有美术学科方面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可以由教师确定,有时也可以由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来发起,因此有预设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

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是近年来我国幼儿园特别是城市幼儿园使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它既能反映学前儿童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给学前儿童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学前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学前儿童在活动中有—定的自主性和空间。

2.综合艺术教育主题活动中的绘画活动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主题可以是整合所有领域和学科的,也可以是整合部分领域和学科的。综合艺术教育中的主题活动,就是整合了包括美术在内的不同艺术门类的一种主题活动。

3.方案活动中的绘画活动

方案活动中的绘画活动是一种儿童兴趣和发展取向的美术教育活动,也是一种幼儿园综合课程框架下的美术教育活动。

方案活动中的绘画活动与主题活动的设计过程类似,也是“先内容,后目标”,即在设计方案活动中的绘画活动时,一般是先根据学前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内容,再根据活动内容设定活动目标,并且这种设定很可能是即时的、现场决定的,活动内容和目标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以方案活动的方式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在欧美国家比较多见。近年来,我国学前儿童教育受西方影响,尤其是受意大利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和美国生成课程的影响,一些幼儿园探索和实施方案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案例

方案美术教育活动——镜子里的自己

这是一节比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容易激发幼儿兴趣的美术课,利用照镜子来观察自己的五官,了解自己脸上有什么,再通过与别的幼儿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来让幼儿认识自己的特点。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仅锻炼了幼儿的绘画能力,也给幼儿带来了很大的乐趣。

【目标预设】

1.通过观察,画出自己脸部的特征及服饰。

2.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

【重点、难点】(www.xing528.com)

通过观察认识五官,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并把自己的样子画出来。

【设计理念】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有限,往往忽略了对自己的认识,所以我通过让幼儿们照照小镜子来仔细看看自己长什么样,再与别的小朋友比一比,脸上的五官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加深对自己面貌的认识,最后进入主要环节,让幼儿动手画一画自己,在画画的过程中巩固认识,画完之后我让幼儿猜猜画上的是谁,这一充满乐趣的环节可以让幼儿更感兴趣。

【设计思路】

1.自己与别人在外貌上的不同。

2.谈谈自己和同伴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一样。

3.照镜子观察自己。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观察图画,猜猜画面上画的是谁。

【活动准备】

1.水彩笔,白纸,每人一份。

2.每人一面小镜子。

【活动过程】

1.比较自己与别人在外貌上的不同。

(1)教师提问:你的名字是什么?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吗?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2)请幼儿找朋友,看看两个人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结伴,与同伴相互比较。)

2.谈谈自己和同伴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一样:我们除了长得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我们除了长得不一样,喜欢的事情也各不相同。

3.照镜子观察自己。

师:下面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小镜子,我们一起来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长得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脸上有什么?你和别的小朋友哪里长得不一样?

教师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自己的五官,徒手跟老师画一画自己的样子。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画的时候要仔细,把五官画得大一点,清晰一点,这样才比较漂亮哦。

5.幼儿观察图画,猜猜画面上画的是谁。

教师拿两幅幼儿的作品在大家面前展示,并请幼儿猜一猜这两幅画是哪两位小朋友。

(资料来源:http//www.jy135.com/jiaoyu/216962.html,2018-6-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