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装——人际交往的物质符号与沟通

服装——人际交往的物质符号与沟通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服饰具有了审美作用;作为人际交往中的物体语言符号,服饰也突出地体现了文化意义,承载着丰富的礼仪内容。服饰承载着丰富的礼仪内容,是人际交往中形象的礼仪语言。在中国封建社会,服饰穿着有着严格的限定,官员的服饰是官职高低的标志,服饰成为礼仪的重要构成部分。服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要求,是流行时尚的标志,也是自我形象的体现。

服装——人际交往的物质符号与沟通

服饰产生之初,主要是以实用为目的,原始人以此抵御寒冷气候。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萌芽,服饰也具有遮羞的作用,这是最早的服饰礼仪。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服饰具有了审美作用;作为人际交往中的物体语言符号,服饰也突出地体现了文化意义,承载着丰富的礼仪内容。

(一)解读服饰

1.服饰的产生与发展

服饰包括服装和饰物,指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带的饰物。

最初的服饰出现于原始社会时期。对原始人来说,不断获取食物是维持其生存的重要条件,同时,抵御寒冷气候造成的伤害,也成为他们必须解决的难题。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生活条件下,人类发现了火并学会了使用火,他们将食物加热煮熟后食用,也将各种野兽的皮毛用于身体的保暖,服饰御寒的实用性突出地表现出来。

那时,人的自我意识初步形成,出于男女之间的羞耻感,人们将树皮、树叶串连起来,像裙子一样缠绕着身体。由树皮和树叶做成的服饰就具有了遮羞的作用,这也可以说是最早的服饰礼仪。非洲一些部落中男子们围在腰间的兽皮、夏威夷民间舞蹈中的草裙,都是这种早期服饰的遗存。

几千年来,人们长期致力于纺织技术和印染技术的发展与改进,为人类服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织女巧手织出五彩锦绣,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事。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染织技术的不断改善,人们学会对各种植物动物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出柔软、光滑、色彩多样的各种布料,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此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除了早期的实用性外,服饰的其他特性不断表现并发展起来。

在这一过程中,服饰也成为人们炫耀自我、吸引他人关注的重要手段。各种色彩、不同质料、不同风格的服饰,成为生活中靓丽的风景。一年一度的流行时装款式发布,成为人们追逐时尚与潮流的风向标

今天,实用性已成为服饰的天然属性,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吸引异性、体现流行与时尚,成为服饰的重要特征,服饰满足了人们的高层次需要,如人的成就感及审美等方面的需要。

服饰起源的说法很多,如羞耻说、防御说、性吸引说等等。分析一下,你认为哪种观点更符合实际?这些说法与服饰礼仪有什么关系?

2.服饰是一种物体语言符号

如果说人类对自然的感受主要是来自于色彩、形状及空间,那么,人类对自我的感受就是通过服饰得到的。

研究发现,在人类进行的交流中,1/3是由语言符号完成的,其余2/3是借助非语言符号实现的,如手势、动作、音符、表情、服饰等。

服饰是引人注意的非语言暗示,是一种物体语言符号,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不需借助语言文字就能完整表述意义的中介,它通过色彩、款式及其组合,由人的视觉感知得到。

在非语言符号中,服饰虽不像手势、动作和表情,直接表露嬉笑怒骂,喜怒形于色,但其跳动的色块、变化的组合,表现了人丰富的内心世界,生动地传递出各种信息。

服饰传递着四季的信息。五颜六色的轻巧服饰,表现了春的信息;夏天是女孩子们最喜欢的季节,她们裸露着双腿,穿着吊带短裙,把自己的美丽尽情地展示出来;当寒冷的冬天到来时,厚重的皮装、蓬松的羽绒服、长及小腿的大衣,也体现了与冬季相一致的步伐。

服饰传递着角色信息。西装革履常常与绅士风度联系在一起,毛皮服饰是高贵与地位的象征,名牌服饰也成了高收入阶层的代言词。职业套装是白领阶层工作时的必备;休闲牛仔成为人们工作之余轻松、快乐的选择;运动时有充满活力的运动装;而超爽凉快的沙滩装,则是人们海滩度假时的打扮……

女性也因对服饰的不同选择而表现了多变的风格:穿上传统、典雅的裙装,举手投足之间体现了淑女的妩媚动人;身着套装特别是衣裤套装,女性干练、严谨和泼辣的气质一览无遗;套上牛仔、T恤,潇洒、自信、轻快也随之而来……

服饰体现了人的丰富的内心情感。服饰本身没有情感,只有当着装者穿上它时,其情感注入,使平淡、普通的物体充满了生气,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为了表现对贵族社会的叛逆,她经常身着男装出现,体现出卓尔不群的气质。

服饰承载着丰富的礼仪内容,是人际交往中形象的礼仪语言。不同时间、地点、场合穿着不同的服饰,体现了个人的修养与气质,也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

如何理解服饰是一种物体语言符号?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服饰礼仪吗?

3.服饰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

战国时期赵国与北方游牧民族胡人部落战事不断。看到胡人着装轻巧而赵人长袍宽大、铠甲笨重,穿戴烦琐,赵武灵王决心进行服饰改革。改革的步骤就是向胡人学习,改宽袍为短衣长裤,同时学习骑马射箭,训练了一支英勇善战的骑兵。此后,赵国国力逐渐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经赵武灵王改革后的服饰,也成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之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胡服骑射的故事。

赵武灵王之所以要穿胡服学骑射,是因为他看到服饰已成为决定国力强盛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后,服饰以其鲜明的风格和特色,成为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不同的时代,服饰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情感。

古代社会,与色彩一样,服饰也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在中国封建社会,服饰穿着有着严格的限定,官员的服饰是官职高低的标志,服饰成为礼仪的重要构成部分。

“文革”时期,人的个性、情感备受压抑,蓝色中山装、绿色军装,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服饰。

20世纪80年代,一部电视连续剧渴望》,喊出了人们埋藏心底多年的情感,也使“惠芳服”一度成为城市妇女追逐的时尚。

今天,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五彩缤纷的色彩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服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出复杂多样、款式多变的特点,体现了人们追求个性、表现自我的新趋势。

经济越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越高,服饰也就越富于变化,越具有个性特色。当然,在突出服饰个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服饰着装的礼仪。

服饰具有突出的时代性。你认为今天的服饰特征是什么?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体现这一时代性的?(www.xing528.com)

(二)体会服饰

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在未成名之前,由于经济拮据,买不起时装,因此一套黑色的裙装就成为她仅有的最好的服装。她给黑色裙装配上价格便宜但风格迥异的不同小饰物,在不同的场合出现,成为当时人们竞相模仿的对象。

服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要求,是流行时尚的标志,也是自我形象的体现。

1.服饰表现了人们的审美要求

审美是人们对美的体验和态度。诗歌音乐、绘画、书法建筑雕塑、舞蹈、戏剧等艺术作品,表现了人们的审美要求和趣味。

如果说音乐、绘画、雕塑、舞蹈、戏剧等艺术作品中,人的审美追求更多体现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话,那么,服饰、建筑等则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服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物品,它能遮体御寒,具有实用性;又以其丰富的色彩,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具有审美价值。

在人们的审美体验中,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最直接体现人的审美要求的,就是服饰。

从服饰的演变和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审美观的变化。

唐代是中国古代最鼎盛的时期之一,在开放、发展的经济条件下,人们表现出健康、积极的审美观,杨玉环的丰腴、妩媚成为美的代表,因而唐代服饰也以宽大、精致、艳丽、典雅为其突出特点。但是时代不同,人们的审美观也会发生变化。当人们以瘦为美时,紧身、收腰的服饰也成为一种流行,更有甚者,当人们以赞赏的眼光看待病态美时,“三寸金莲”一度成为中国妇女最引以为骄傲的事,而各种绣花、精致的小脚鞋,也成为服饰发展中的一种时尚。

闭塞的社会,审美情感难以直接表露,服饰往往比较保守,如女性服饰中高高的领口、紧绷的袖口和一拖到地的长裙,都是这一社会特征的体现。

经济发达、社会开放的时代,人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得到了最突出、最完整、最个性化的体现,服饰也以其缤纷的色彩、富于变化的款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低领、开叉、吊带、露背的上装,超短、紧身、拖曳的裙子,直筒、瘦身、宽大的裤子……一种款式跟着另一种款式出现,一种流行很快被另一种流行所取代,时尚色彩、奇特设计的服饰,传统特点与现代元素的结合,都成为人们追求个性的表现,甚至连传统的军服,也以其在规范化、归属感、共性中寻求个性的特点而成为青少年喜爱的色彩,风格多样,变化无穷,没有哪一种色彩能独占鳌头,没有哪一种款式能让众人追捧,体现了人们审美追求的多样化,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服饰如何表现人们的审美观?在选择服饰时如何表现你的审美取向?

2.服饰是流行时尚的标志

流行是一定时期社会人群中对新奇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共同追求,是人们共同的审美趣味和倾向,表现在人们的语言表述、艺术欣赏、建筑装饰、家居陈设、服饰穿着等多方面,包括流行话语、流行音乐、流行色彩、流行发型、流行服饰、流行商品,等等。

服饰不仅表现了突出的时代特征,而且在引领时尚流行潮流方面,始终是走在时代的前列。服饰是流行时尚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古代,服饰的流行主要表现了上层社会贵族妇女对服饰审美的共同追求,它是由具有影响力的贵族妇女首先穿着某种服饰,通过群体内人们的竞相模仿形成的。今天,传播媒介对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的服饰穿着的大力介绍,成为服饰流行的风向标,通过社会成员对明星的模仿,形成了服饰的流行与时尚。

当然,服饰的流行主要是通过女式服装的设计体现的。

曾经两度革新女装,对20世纪女装设计影响极大的夏奈尔,在现代服饰流行与时尚的发展中,无疑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1913年,夏奈尔对女装进行了首次革新性尝试,她用普通面料制成简单的运动装,率先穿男性化服装,此后,这种上下装分开的衣裤,通过其细致的变化与迎合潮流的设计,成为流行女装的重要组成,表现出精明干练、充满朝气、乐观积极的职业女性形象。1954年,夏奈尔对女装进行了第二次革新,选用高档面料,设计出简单独特的款式,赋予女装全新的形象,引领了服饰流行的潮流。

此后,世界顶级设计师,都以贴近生活,表现女性的妩媚、健康为设计理念,成为服饰流行时尚的代言人,同时也以其对时装界的重要影响力,成为知名的服饰品牌,如夏奈尔、伊夫·圣洛朗、范思哲等。

服饰流行是一种有节奏的模仿和变革,当人们对繁复变化的追求达到极端后,人们又会重新回到对简单、自然风格的追求,呈现一种周而复始的变化。一段较长的时间后,服饰就会以与原来相似的特点重新成为一种流行。

生活中你追逐服饰的流行与时尚吗?你如何理解流行时尚?

有的人应聘时穿上暴露太多的服装。

3.服饰与自我形象

影片《蝴蝶梦》中,曼德里庄园举行盛大的化妆舞会,当不知情的女主人在管家的别有用心的引导下,穿着已故前女主人穿过的白色纱裙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人们目瞪口呆。刻意改变自我风格的女主人公尝到了自己酿就的苦酒。

服饰不仅表现了个人的审美情趣,而且成为人们评判个体的重要标准。

通过服饰,人们可以了解到服饰穿着者以下方面的情况:收入多少、消费能力、文化水平、审美趣味、兴趣爱好、可信任程度、社会地位、社会阅历、事业成功与否、德行修养,甚至家庭经济、社会情况及受教育背景等,都可以通过人的服饰穿着展示出来。

由于服饰对自我形象影响很大,因而公众人物常常精心选择自己的服饰设计师,无论是正式场合、新闻发布会,还是非正式场合,与歌迷、影迷见面,甚至是私人聚会,都特别注重自己的形象设计,在服饰着装与面部造型上力求形成统一的风格,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服饰着装是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开始。

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常常凭借第一次见面时对方留给自己的印象,对对方及双方今后的交往作出评价。第一印象给人先入为主的感觉,影响到人们后继的行为,第一印象好,对对方的评价就高;对对方评价不高,则会中断双方的联系和交往。这种来自首次见面形成的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首因效应

如果你即将参加某公司进行的面试,你如何进行着装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