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纪录剧的历史与挑战:探究影片与事实的关系

纪录剧的历史与挑战:探究影片与事实的关系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纪录剧有着较长的历史,纪录片殿堂中一些最著名的导演和影片都与纪录剧有关。这些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因为纪录片的基石正是影片与事实的关系。他与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进行了讨论,做了调研工作,拍了一部纪录剧。

纪录剧的历史与挑战:探究影片与事实的关系

纪录剧有着较长的历史纪录片殿堂中一些最著名的导演和影片都与纪录剧有关。无论从哪里开始,你一定都会提及哈利 · 瓦特(Harry Watt)的《北海》(North Sea)、汉弗莱 · 詹宁斯(Humphrey Jenninigs)的《救火英雄》(Fires Were Started),以及威拉德 · 范 · 戴克(Willard Van Dyke)和利奥 · 赫尔维茨(Leo Hurwitz)的作品等,还有近年的作品,比如,彼得 ·沃特金斯(Peter Watkins)的《卡洛登战役》(The Battle of Culloden)、肯 · 洛奇(Ken Loach)的《凯茜回家》(Cathy Come Home),以及克里斯 · 劳林(Chris Ralling)为BBC摄制的一系列影片。但是这些作品也提出了一些理论问题。在这种形式的影片中,哪里是事实的中心,如何去辨别它们的真假?这些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因为纪录片的基石正是影片与事实的关系。然而,在纪录剧中,整个领域似乎都敞开了,虚构作为事实、作为现实赫然在场。

尽管有其问题,纪录剧仍然强烈地吸引着严肃的创作者。莱斯利 · 伍德黑德(Leslie Woodhead)创作了一系列非常吸引人的纪录片,并在英国电视上进行了播放,他把文献片看成是最后一种能采用的形式。“这是一种普通纪录片无法处理与实现的摄制方法,也就是这种方法,能演绎传统纪录片手法无法进行叙述的故事。”什么是传统方法无法叙述的故事?对于伍德黑德来说,它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从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被送进精神病医院的故事到描写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影片《罢工:团结工会的诞生》(Strike:The Birth of Solidarity),都包括在内。

伍德黑德的目的是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历史,他的手段也是很有指导性的:“不要去创造人物。不要去创造姓名。戏剧化的手段更多基于对真实发生事件无瑕疵的记录,而不是编剧(或导游)的创造性想象。对我们来说,纪录剧是戏剧化的纪录片,属于新闻领域,而不是戏剧艺术。”

(摘自Rosenthal and Corner, New Challenges)(www.xing528.com)

伍德黑德的影片《批斗的对象》(A Subject of Struggle)讲的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故事。他与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进行了讨论,做了调研工作,拍了一部纪录剧。在制作苏联持不同政见者格里高伦科将军的纪录剧时,影片的基础则是格里高伦科所提供的详细日记,这是他托人从监狱偷带出来的。

一旦选择制作一部纪录剧,主要问题是作品要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才能让它尽可能地接近真实,以及如何告知观众屏幕上所展现内容的真实性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