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拉德之战:决定性结果及其影响

拉德之战:决定性结果及其影响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狄俄尼索斯是福西亚的少数幸存者之一。公元前496年的交战当天,各族人表现得千差万别。拉德之战产生了决定性的结果。遭遇重创的战败舰队解散逃离。阿尔塔弗涅斯的打击全面而彻底。伊奥尼亚城市中的第二大城以弗所迅速投降,成功化解了波斯帝国的暴怒。它们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城内居民被遣往亚细亚,但之后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毁坏和屠杀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对伊奥尼亚僭主们的表现,波斯人表示不满。

拉德之战:决定性结果及其影响

希腊联军将舰队交由一位叫“狄俄尼索斯”的将军指挥。狄俄尼索斯是福西亚的少数幸存者之一。漂泊回乡后,在废墟上,他又重新建立起一个微不足道的城市。狄俄尼索斯是一位优秀的船长。手下恪尽职守,但他的高度警惕性和严格的纪律激怒了萎靡不振的伊奥尼亚人。伊奥尼亚人不再遵从他的命令,而他背后并没有属于自己城市的强大海军部队做后盾。随着波斯人一再延迟攻击的时间,伊奥尼亚人的防备渐渐松懈。因此,当波斯人最终来袭时,伊奥尼亚人仓促排兵布阵,匆忙应战。

公元前496年的交战当天,各族人表现得千差万别。萨摩斯岛人最先逃跑,行为慌张,看似不是懦弱畏惧,而是背信弃义。不久,莱斯博斯岛人也投降了。虽然盟友不可信,其他船纷纷弃战而逃,但希俄斯岛人仍然坚持作战,直到自己的船多数沉没或被攻占后,才向波斯帝国屈服。

拉德之战产生了决定性的结果。遭遇重创的战败舰队解散逃离。因此,每个城市都孤立无援,只好坐以待毙。米利都最先陷落。阿尔塔弗涅斯在米利都城前安营扎寨,经过旷日持久的围城战后终于攻下米利都。阿尔塔弗涅斯烧毁了米利都,将城中居民贬为奴隶。阿尔塔弗涅斯的打击全面而彻底。此后,米利都再也没有恢复往日的荣光。伊奥尼亚城市中的第二大城以弗所迅速投降,成功化解了波斯帝国的暴怒。然而,米利都的陷落让雅典人深感悲痛与自责。当他们意识到自己让最好的盟友在波斯人面前自生自灭时,就再难抑制住悲伤与耻辱。公元前495年,悲剧诗人普律尼科司创作了一部叫《米利都围城记》[2]的戏剧。在该剧上演时,整个剧场的人纷纷落泪。创作者普律尼科司被罚款一千德拉克马,因为他再次唤起了这个沉痛的话题。(www.xing528.com)

米利都屈服后,轮到萨摩斯、希俄斯岛和米提利尼面对波斯军队。经过或多或少的抵抗,这些城市逐个投降。然而,它们的命运虽然艰难,但远不如米利都悲惨。它们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萨摩斯、希俄斯岛和米提利尼被迫缴纳重税。城内居民被遣往亚细亚,但之后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毁坏和屠杀行为。波斯帝国允许萨摩斯、希俄斯岛和米提利尼继续保留内政自由。值得注意的是,对伊奥尼亚僭主们的表现,波斯人表示不满。出人意料的是,他们更支持民主政体。最后,在马尔马拉海继续负隅顽抗的零星城镇也接连屈服。在马尔马拉海,希斯提埃伊欧斯度过了人生中的最后两年。在最后两年里,他过着危险的海盗生活,让波斯人和希腊人苦不堪言。公元前494年,在靠近阿塔内斯附近的一场小型遭遇战中,希斯提埃伊欧斯落入阿尔塔弗涅斯手中。阿尔塔弗涅斯立即将希斯提埃伊欧斯一剑刺死。阿尔塔弗涅斯的行为令大流士一世十分不满,因为大流士一世仍然对保全了多瑙河上浮桥的希斯提埃伊欧斯心存感激。当时,除了少数逃往西方的亡命之徒,大流士一世的所有臣民都重新向他归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