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诀别之战的惊天战斗和制空权决定性作用

诀别之战的惊天战斗和制空权决定性作用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诀别之战从5月26日下午开始,焦头烂额的卢金斯一直在向德国海军司令部发报,要求火速出动飞机和潜艇接应。午夜前后彻底绝望的卢金斯发出诀别电:“我舰已无法操纵,全体官兵将战至最后一弹,以向元首示忠!”“俾斯麦”号虽已沉没,但战斗还未结束。战火中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二是飞机在此次作战中所表现出的作用,更是充分说明制空权对于制海权的决定性作用。当今的美军战列舰此外,德军行动存在明显漏洞。

诀别之战的惊天战斗和制空权决定性作用

诀别之战

从5月26日下午开始,焦头烂额的卢金斯一直在向德国海军司令部发报,要求火速出动飞机和潜艇接应。但德国的岸基飞机航程太短,此时“俾斯麦”号尚在其作战半径之外,而附近的潜艇也赶不及。得到的只有德国最高统帅部和海军司令部发来的鼓气电,希特勒也亲自发电表彰卢金斯和林德曼以及全体官兵。午夜前后彻底绝望的卢金斯发出诀别电:“我舰已无法操纵,全体官兵将战至最后一弹,以向元首示忠!”

27日7时许,日出云开。“俾斯麦”号在布勒斯特西北740公里,正缓慢地以10节航速向北航行,离布勒斯特越来越远,已没有可能返回法国。卢金斯知道英军舰队正在步步逼近,“俾斯麦”号的处境岌岌可危!

8时20分,托维的主力舰队终于赶来了!“英王乔治五世”号拥有6门356毫米主炮,“罗德尼”号外观比较奇特,9门406毫米主炮全部集中在舰首,火力强劲。这两舰的实力足以对抗“俾斯麦”号。

8时50分,“英王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拉开约2000米距离,以分散德舰火力。在2.3万米的距离上,“罗德尼”号406毫米主炮首先开火。困兽犹斗的“俾斯麦”号毫不示弱,立刻还击,在舵机失灵的情况下,极其困难地缓缓右转,将战舰侧面面对英舰,以便发挥全部主炮火力。开始时德舰炮火还相当准确,第三次齐射还击中过“罗德尼”号。但随着德舰主炮射击指挥仪被毁,射击精度大幅下降,英舰一边逼近“俾斯麦”号,一边用主炮猛烈射击。英军“诺福克”号、“萨福克”号和“多塞特郡”号重巡洋舰迂回至德舰右侧,与战列舰形成掎角之势。英军战列舰和巡洋舰从几个方向开火,并不断调整位置,以取得最佳阵位。

因重伤而行动笨拙的“俾斯麦”号根本无法应对,不断被大口径炮弹命中,炮塔接连被毁,仅仅30分钟,4座主炮炮塔全部被打哑,而德舰只有几发炮弹给英舰造成了轻微损伤。见“俾斯麦”号火力趋弱,托维下令两艘战列舰抵近射击。9时40分,“罗德尼”号竟然在距离“俾斯麦”号仅仅3600米处来回穿行,9门主炮连连齐射弹如雨下。“俾斯麦”号上层建筑烈焰翻滚,浓烟四起,面目全非,船舱内蒸汽管道被炸断,气雾弥漫,海水大量涌入舱室,舰体开始急剧左倾。曾不可一世的“俾斯麦”号上如今已是血流成河,甲板上到处在爆炸燃烧,到处是尸体,主炮已全部被摧毁,只有个别副炮还在顽抗。

10时许,“俾斯麦”号开始下沉。“英国王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仍毫不手软,凶猛的炮火继续倾泻在“俾斯麦”号的舰身四处。15分钟后,德舰所有炮火全被打哑,只能听任英军宰割。托维见德舰沉没已是时间问题,而“英国王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燃料消耗即将尽,便命令“多塞特郡”号巡洋舰和“毛利人”号驱逐舰留下来实施最后一击,其他军舰开始返航。

走向夕阳的“俾斯麦”号

10时30分,“多塞特郡”号驶至“俾斯麦”号右舷,在近距离上连射两枚鱼雷,全部命中。然后一边开炮一边绕到德舰左舷再发射一枚鱼雷。“俾斯麦”号甲板上数百名水兵不等舰长下令就纷纷跳海逃生。

10时36分,“俾斯麦”号永远地沉入了大西洋,海面上数百名水兵挣扎待救。出于人道主义,“多塞特郡”号丢下绳索,救起大约80名德军水兵,“毛利人”号也救起来25人。但救生工作刚刚开始,就发现德军潜艇,“多塞特郡”号和“毛利人”号立即终止救援撤离现场。海中挣扎的数百名德军水兵最后只有5人后被德国气象船“萨克森沃尔德”号和1艘潜艇救起。“俾斯麦”号的编制人员多达2000人,幸存者总共只有113人,卢金斯和林德曼都未在其中。

“俾斯麦”号虽已沉没,但战斗还未结束。5月28日晨,德军轰炸机在其作战半径的极限海域攻击了返航中的英国舰队驱逐舰编队中的“马绍纳人”号和“鞑靼人”号驱逐舰。英舰由于燃料不足只能以低速航行,加之火力又弱,最后“马绍纳人”号被击沉。

6月1日,德军“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逃过英军的围追堵截,安全回到布勒斯特。(www.xing528.com)

英军根据破译的德军密码,对“莱茵演习”中预先出海的补给舰和油船展开围捕。至6月23日,2艘补给舰和5艘油船五沉两俘,无一幸免。至此,“莱茵演习”计划彻底破产,也宣告了德军使用大型水面舰只破坏大西洋航线的结束。自此后,德国海军的水面舰艇再无大的作为。“俾斯麦”号的倾覆,与日本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被美航母舰载机炸沉一样,标志着海上的“巨舰大炮”主义彻底走向灭亡!

“俾斯麦”号沉没前的瞬间

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战斗过程示意图

一是在围歼“俾斯麦”号的作战中,电子战已初露端倪。卢金斯5月25日发出的长篇电报,无疑是最大失误。如果英军不是依靠此次电报定位,测出德舰基本方位,要想凭军舰、飞机的搜索,在不知道目标范围的情况下,绝对是大海捞针一般的困难。对“俾斯麦”号造成致命打击的“箭鱼”式飞机鱼雷攻击,也是在军舰无线电引导下才取得成功的。而“俾斯麦”号巧妙利用雷达音区摆脱了英军巡洋舰跟踪,更是电子战中的神来之笔!由此可见,制电磁权在60年前战争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不用说今天的现代化战争了。

战火中的“俾斯麦”号战列舰

二是飞机在此次作战中所表现出的作用,更是充分说明制空权对于制海权的决定性作用。英军22日首先发现德舰离开卑尔根的是飞机,26日在搜索无效的情况下发现德舰踪迹的又是飞机,而给予德舰致命损伤的,最终导致其沉没的还是飞机!可以说,在整个海上围歼战中,每到关键时刻,总是飞机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反观德军,因为没有远洋航空力量,威风八面的“俾斯麦”号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成为英军的俎上肉。

当今的美军战列舰

此外,德军行动存在明显漏洞。如果“俾斯麦”号燃料充足,绝对可以凭借其高速航行,在英军主力舰队到来之前,进入岸基飞机保护圈。仔细算一算,“俾斯麦”号燃油装载量为8000吨,可以供军舰以最高航速航行8天,由于疏忽没有在挪威卑尔根停泊时补充燃料,出丹麦海峡时又没有按计划进行海上加油,此时已消耗了2000吨,加上后来被“威尔士亲王”号击中舰首燃料舱,又白白损失了1000吨燃料。再经过三天两夜的高速航行,燃料所剩无几。在最后阶段,“俾斯麦”号一直不敢开到28节以上的高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足够燃料,否则,早在26日下午就能进入德军岸基飞机作战半径之内了,那样的话,胜负就很难说了。卢金斯对于海军战术确实精通,但对于后勤,想来是轻视的,在挪威卑尔根和丹麦海峡两次放弃补给之时,就已经埋下了“俾斯麦”号被击沉的伏笔。因此也可以说,“俾斯麦”号的失败,也是德军后勤的失败!

如今的德国海军大型舰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