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88年关汉卿学术讨论会第二次会议书面发言纪要

1988年关汉卿学术讨论会第二次会议书面发言纪要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祝与会同志学术上取得丰收。关汉卿是北杂剧的奠基人,这大约已成公论。去年会后,听说有些同志仍把讨论焦点集中在关汉卿的籍贯和出身这些具体问题上。比如一直被公认是关汉卿写的《拜月亭》杂剧,它同南戏《幽闺记》肯定有血缘关系。去年我在听《西厢记》会上的同志们发言时,很倾向于五本二十一折的杂剧剧本有可能受南戏影响这一观点。1985年在郑州开全国戏曲文学讨论会,我就发表过类似的谬论。

1988年关汉卿学术讨论会第二次会议书面发言纪要

今年的大会我仍然不能出席,实在抱歉。谨在此敬祝大会胜利开幕,圆满成功!并祝与会同志学术上取得丰收。

关汉卿是北杂剧的奠基人,这大约已成公论。去年会后,听说有些同志仍把讨论焦点集中在关汉卿的籍贯和出身这些具体问题上。我看这类问题当然要不断研究,可是我想说句时髦话,是否我们今后的科研目标不仅注意微观方面的问题,而且最好能在宏观问题上多动动脑筋。

譬如去年在北京师院召开的《西厢记》讨论会,就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是《西厢记》长达五本二十一折,是否受南戏影响;另一种是干脆认为今本所谓“王西厢”并非王实甫的作品,而是元代后期作家写定的,“王西厢”早已失传了。这两种意见实质上已不限于讨论王实甫其人和《西厢记》杂剧这部作品,而是北杂剧与南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的问题了。具体到关汉卿这位剧作家的作品,我看多少也存在一点儿类似的问题。比如一直被公认是关汉卿写的《拜月亭》杂剧,它同南戏《幽闺记》肯定有血缘关系。目前大约还没有人怀疑关剧《拜月亭》晚于《幽闺记》,但南戏《幽闺记》是否就完全抄袭关剧《拜月亭》,还是民间早有传说为《幽闺记》所取材,同时也为关剧《拜月亭》所取材,即南戏和北杂剧都是根据比它们更早一些时候的传说写成剧本的,这种假想似乎应该允许存在。总之,这里面还是存在着一个南戏和北杂剧之间的关系问题,接着是谁在先谁在后,谁影响谁的问题。

去年我在听《西厢记》会上的同志们发言时,很倾向于五本二十一折的杂剧剧本有可能受南戏影响这一观点。可是后来一想,今天大概没有人怀疑北杂剧是受诸宫调影响的,而诸宫调里明明存在着一部篇幅相当长的“董西厢”,从“董西厢”转化为“王西厢”,又有什么不可以?说到诸宫调,可惜今天留下的作品太少了,但这一说唱艺术形式是从北宋就有的,它可以影响金、元两朝,同样也可以影响南宋。像北杂剧和南戏里共有的题材,如《杀狗劝夫》和《杀狗记》,《赵氏孤儿》和《八义记》,它们是否都有可能取材于诸宫调呢?诸宫调以外还有院本,从书上的记载看,金代有院本(见于《辍耕录》),而《武林旧事》里则记载着宫本杂剧段数。难道这两者之间就没有一点联系?因此,我以为,我们在具体深入研究某一位剧作家及其作品的同时,最好通过这些作家、作品往更深一步和更高一层推进,也考虑我们的戏曲史到底是沿着什么途径、往什么方向发展起来的。这样,我们的研究就是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点、面、线相结合,解决问题可能也更带普遍性、全方位性,而不是只局限在一个作家、一篇作品或一种现象中间了。这是我要谈的第一点。

下面再谈一点。说良心话,这几年让戏曲危机和出版业萧条闹得人确实有点心灰意懒。从文艺界看,老一辈艺术家越来越少,中青年演员跟不上去,剧目贫乏,演出质量低,剧场不上座;从出版界看,学术著作越来越吃不开,戏曲专著就更不受欢迎,戏曲刊物和书籍一直赔钱。大专院校里搞戏曲的人手越来越少,青年人(包括在校的本科生)对戏曲越来越不感兴趣,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但我更担心并且感到吃惊的是,只有我们中国人不拿本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当回事儿,自暴自弃,自轻自贱,不少年轻人实际上又在重唱“月亮是外国的圆”这种半个世纪以前就被批判了的老调。而外国的专家、学者、教授、作家等等,倒对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十分重视。我们曾强调“洋为中用”,实际上今天已成为有洋无中;也强调“古为今用”,结果却弄成非今非古,非驴非马。我真正担心的是,祖国灿烂而丰富的文化瑰宝说不定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断送!1985年在郑州开全国戏曲文学讨论会,我就发表过类似的谬论。会后徐朔方先生曾对我说:“你讲的这些全没有用,没有人听你的。”好几年过去了,我感到徐朔方先生确是看得比较远的,他的话果然基本上应验了。不过我相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二人同心,利可断金”。何况今天有这么多人开这样的会,而且年年开,并且在各地开。每开一次会必有一定成果,久而久之,还是会见成效的。(www.xing528.com)

但愿我的话成为多余的,希望明年的今天,局面会比今天乐观。到那时候,我再收回我的“杞人忧天”的顾虑。

以上算是两点想法。即使我出席,要说的也无非这些话。说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同志们批评。“缺席审判”或者写文章指名道姓地批判,我都欢迎。

谢谢大家!

1988年10月在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