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剧老唱片产生的三个阶段及其真伪鉴别

京剧老唱片产生的三个阶段及其真伪鉴别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京剧老唱片的产生,约始于清光绪中叶,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这时由外商在津、沪两地成立各种杂牌公司,纷纷发行京剧唱片。由于他们未在其他公司录过唱片,故无从辨其真伪。他如金秀山、王长林、龚云甫、德珺如、朱素云等老一辈京剧演员,在物克多皆录有唱片,莫不有真有假,听时必须善于鉴别,以免鱼目混珠。但有的唱片又千真万确,十分珍贵,如名武生李春来所录各片及汉剧名老生余洪元的若干唱段,皆无可置疑。

京剧老唱片产生的三个阶段及其真伪鉴别

京剧唱片的产生,约始于清光绪中叶,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最早是蜡筒。筒上有纹路,把筒身套于“唱机”的一个类似轴承的东西上,使之转动,便可发出音响。我在十岁前后曾见过此物,且听过一些唱段,但印象中无名家名作。有人说汪桂芬曾在蜡筒上录过音,疑不确。

后来有了钢针唱片,是为第二阶段。这时由外商在津、沪两地成立各种杂牌公司,纷纷发行京剧唱片。就我所见到过的,有以下诸公司:一、乌利文;二、克伦便(今译哥伦比亚);三、老倍克(1929年以后,德商重新用此牌号,改译为蓓开);四、利喴(即后来的高亭公司);五、谋得利;六、物克多(后来改名胜利公司)。乌利文出品,我见过贵俊卿的《马鞍山》,双处的《搜孤》等,似真伪参半。克伦便出品,我见过王玉芳、龙长胜等人的唱片;王为王九龄传人,龙则在当时自成一家。由于他们未在其他公司录过唱片,故无从辨其真伪。老倍克唱片,我见过许荫棠(署名许处)的《上天台》《选元戎》,讷绍先的《大回朝》及小小余三胜、龚云甫(署名龚处)等人的唱片,亦属真伪参半,如龚处之片恐即赝品。利喴唱片,我所见诸家所唱无冒名顶替者,故窃以为收藏价值较高。其中刘鸿昇花脸唱段《探阴山》《铡美案》一片,且翻制成高亭版发行(高亭版先为钻针片,后为钢针片)。吴恩裕先生旧藏有利喴龚云甫《行路训子》一张,极佳,今不知去向;另有利喴王凤卿《捉放曹》,承恩裕先生见赠(当时我们彼此曾互通有无),现仍在敝箧中。1956年,承李青云先生以旧藏之利喴片数张慨然相赠(计有王凤卿、贵俊卿、朱素云、路玉珊、讷绍先等人唱段);至六十年代初,王琴生北来,李竟从我处把这几张唱片索走,转赠给王。我因所有权本属于李,不便强留,乃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黄炳琦同志把这几张唱片一一录音存档,然后物归原主。经过“十年动乱”,电台有无此录音不可知矣(小如按:1992年在香港晤琴生先生,云李并未赠以唱片)。[1]

谋得利公司疑即物克多之初名。在许多公司中,以物克多所发行的品种最多,名家名作层出不穷,但其中赝品亦最多。且一人所唱,有真有伪,必须详加辨析。如王凤卿在物克多所录,除《取成都》《浣纱记》一片为真品外,他如《战太平》等唱段,悉属伪托。又如谭鑫培物克多诸片,无一真品。如题为谭与金少山合演的《黄金台》,老谭与少山,年辈本不相及,何从合作?岂非笑谈!又一些唱段如《洪羊洞》等,虽署鑫培之名,实为小培代唱,此张宇慈同志亲闻之于谭小培者,当系事实。又如汪笑侬在物克多录制唱段甚多,其中有确为其本人所唱者,但也有由女伶冒名代唱者,这从音质音色上完全能分辨得出来。而托名刘鸿昇的名片,则全由女伶代唱,只要用刘的百代钻针片进行比较,泾渭自分。孙菊仙的唱片固然无一真品,就连双处诸片疑亦尽为伪托。甚至我疑心冒孙之名与冒双之名的演唱者就是一个人。他如金秀山、王长林、龚云甫、德珺如、朱素云等老一辈京剧演员,在物克多皆录有唱片,莫不有真有假,听时必须善于鉴别,以免鱼目混珠。但有的唱片又千真万确,十分珍贵,如名武生李春来所录各片及汉剧名老生余洪元的若干唱段,皆无可置疑。李、余二家的唱片,敝箧本皆入藏,后悉以赠华粹深先生,于“十年浩劫”中尽成齑粉。

古称三折肱乃为良医。我从三十年代初开始收藏唱片,至1966年为止,三十余年来乐此不疲。因而发现其中不但有考据之学,还有版本、校勘之学。然而,以见闻而论不及吴恩裕先生搜采之博,以取舍而论又不及华粹深先生收藏之精。可惜他们已先后逝世,所藏之唱片亦横遭劫祸,使人有“人琴俱亡”之叹矣。

自百代公司发行钻针唱片以后,乃进入第三阶段。钻针唱片在今日已成古董,但在清末民初却是一宗新事物。人们都以为钻针片比钢针片落伍,其实钻针片在中国倒是流行在后的。光绪末年,法商百代公司在京津、沪各地邀请一些票友做中间人(在北京,则以“嗂吟俯畅”[2]票房为中心,由王雨田、陈子芳、乔荩臣等出面)分头邀约著名演员录制唱片,不但品种齐全,内容丰富,而且绝无伪作羼入,质量较高,对戏曲文献的保存确有不小贡献。

但百代钻针唱片本身也分好几个阶段。最初片上人名剧目皆用刻字,后来才改以红色雄鸡为商标,用贴标签的办法了。在刻字阶段的唱片是由内转外的;到用红色雄鸡商标阶段,才改为由外转内。最早的钻针片,直径达十四英寸(我曾藏有一张谭鑫培的《卖马·洪羊洞》后来捐赠给中国戏曲研究院了。六十年代他们办展览时,还拿出来陈列过)后来才一律改为十二英寸。另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百代唱片改由比利时出版,因此在这几年中出版的百代钻针片,上面原有的“法国制造”字样被划掉(字迹犹存),旁边别添一“比利时制造”的字样为标志。这就属于唱片的版本学了。如果有人藏有带这种字迹的唱片,即可推定其大致的出版年代。(www.xing528.com)

人皆知百代公司所出版者为钻针片,殊不知在二十年代初高亭公司成立伊始,所发行的也是钻针片。像陈德霖、余叔岩在高亭公司都灌有六张唱片,梅兰芳在高亭公司第一批所录的如头二本《太真外传》等,这些最早都是钻针片。在这批钻针片中还有陈彦衡所演奏的胡琴曲牌等。后来才一律改为钢针片了。

至于百代的钻针片,直到三十年代前期才完全淘汰。方淘汰时,百代公司曾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把原有钻针片中有市场的复制为钢针片,二是出版了一批十二英寸的钢针片。但这一批十二英寸的唱片很快就被压缩为十英寸,使规格统一,可是片中的词句便因此短缺不全。像梅兰芳和马连良两位在百代公司这一时期录制的唱段,就都存在这种情况。

【注释】

[1]光按,利喴公司之片,当系清末录制,吴先生所言王凤卿、贵俊卿、朱素云、讷绍先诸人唱段,今在网络即可听到,并未亡佚。

[2]光按,吴先生原作“遥吟甫畅”,此为清末著名票房。今据吴晓铃藏《北京唱盘》,改为“嗂吟俯畅”,特予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