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饮茶的三个阶段及其发展变化

饮茶的三个阶段及其发展变化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饮茶的普及,其饮用方法不断发展变化,从西汉至明代,出现了煮茶、煎茶、点茶、泡茶等饮用方式,而明代开始的泡茶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宋代的点茶法做出的茶接近于日本今天的抹茶。现今流行于闽、粤、台地区的“功夫茶”就是典型的壶泡法。由于直接冲泡不仅操作简单、饮用方便,而且可以更好地欣赏泡茶人的优美姿态,因此此法沿用至今。

饮茶的三个阶段及其发展变化

随着饮茶的普及,其饮用方法不断发展变化,从西汉至明代,出现了煮茶、煎茶、点茶、泡茶等饮用方式,而明代开始的泡茶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1.煮茶

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摘生叶煮饮,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最古老的“焙茶”就是把嫩芽从茶树上采下直接放在火上烘烤成焦黄色,再放进茶壶内煮饮。从西汉开始,才有关于煮茶的文字记载。西汉王褒《僮约》:“烹茶尽具。”东晋郭璞《尔雅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也有在茶中加入其他配料的煮饮法,即将茶叶碾成粉末,烧开水后加入调料,再将茶粉撒入锅内,趁热就把茶渣和茶汤喝下去,称为“吃茶”。三国张揖在《广雅》中记载了当时制茶与饮茶的方法:“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掺和之意)之。”至今,云南南部佤族傣族同胞仍有“焙茶”这种煮饮习俗。

唐《唐人宫乐图》

2.煎茶

唐代至南宋末年流行煎茶。煎茶是将团饼茶经过灸、碾、罗等工序,加工成细微粒的茶末,再根据水的煮沸程度(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锅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在二沸时投茶煎煮,然后分饮。

具体过程如下:

①当锅内的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沸水声时,是“一沸”,这时要根据水的多少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尝尝水的味道。

②当水煮到锅的边缘出现连珠般的水泡往上冒的时候,是“二沸”,这时需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在水中搅动使之形成水涡,再用量茶小勺取适量的茶末投入水涡中心。

③待水面波浪翻滚时,是“三沸”,这时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锅内,使开水停止沸腾。此时,锅内茶汤表面即生成厚厚沫饽,需及时将茶沫上形成的一层黑水膜去掉,因为它会影响茶汤的味道。然后,再将茶汤均匀地舀入3个或者5个茶盏中,而每盏的茶沫要均匀。陆羽认为,茶汤的精华就是这茶汤上面的沫饽。

煎茶法的主要程序:备器、选水、取火、候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www.xing528.com)

与煮茶法不同之处:煮茶法中茶投冷、热水皆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煎茶法只是在水“二沸”时投入“茶末”煮。

3.点茶

南宋 刘松年《碾茶图》

盛行于宋代的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搅拌后饮用。宋代点茶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包括炙、碾、罗团饼,以及候汤、点茶等一整套规范的程序。

点茶与煎茶的区别:茶末不再是水“二沸”时投茶煮,而是将茶末适量加入盏中,再把煮好的水用“汤提点”(煮水瓶)注入盏中。先是将茶汤调成膏状,再接着注水,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茶的优劣,以沫饽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是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纹晚露而不散者为上品。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自然,称为“咬盏”。

宋代点茶时强调水沸的程度,谓之“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冲点出茶的色、香、味。宋代点茶,煮水改用肚圆颈细高的汤瓶,因为很难用眼辨认煮水的程度,所以只能依靠水沸的声音来判断煮水情况。

蔡襄的《茶录》、宋徽宗的《大观茶论》等书来看,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茶盏、点茶(调膏、击拂)。

宋代的点茶法做出的茶接近于日本今天的抹茶。实际上,日本今天的抹茶道就是源于宋代的点茶法。

4.泡茶

明太祖朱元璋罢贡团饼茶,令散茶代替龙团凤饼,炒茶工艺逐渐流行,六大茶类开始逐步确立,饮用方法也改为冲泡。明清壶泡,即置茶于茶壶中,以沸水冲泡,再分到茶盏(瓯、杯)中饮用。据张源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等书记载,壶泡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投茶、冲泡、品茶等。现今流行于闽、粤、台地区的“功夫茶”就是典型的壶泡法。由于直接冲泡不仅操作简单、饮用方便,而且可以更好地欣赏泡茶人的优美姿态,因此此法沿用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