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像画面的图像性特征及运动的重要性

影像画面的图像性特征及运动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像画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对物质现实的一种客观反映。物体的再视运动是影像画面最独特和最重要的特征。影像画面并不是完全的对客观世界的自然记录,而是以选择和安排为基础的。影像最大魅力在于运动,运动也是最容易引起视觉强烈注意的现象。影像画面的运动往往是在美学、视觉这两个层面上展开的。运动为视觉的变化提供了动力,对影像画面而言,运动是形式;对视觉而言,运动是内容,是造型的核心。

影像画面的图像性特征及运动的重要性

影像画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对物质现实的一种客观反映。物体的再视运动是影像画面最独特和最重要的特征。同时,影像画面还能把客观世界宏观到微观展现在人们面前。由于影像画面的客观逼真性,因而使它具有了一种强烈的现实感,观众往往把影像画面上出现的事物当作客观现实,不由自主地参与进来。

动画电影的影像画面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鲜明的、具体的、单独的面貌,不论动画设计师怎么对事物形象进行夸张变形,在同一副画面中,它都是一种单义的再现。这一点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字类作品恰恰相反。例如我们描绘一个人物,小说作者只能通过文字去对人物的形象,面貌、动作进行描述,读者要得到具体形象,就必须在脑海中进行想象。但读者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想象出来的人物,往往因其世界观、性格、文化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所以当我们读了小说《西游记》之后,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孙悟空的形象。但是动画作品就不同了,享誉世界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中活灵活现的齐天大圣几乎定义了万千国人心目中的美猴王形象。

影像画面不仅是对物质现实的客观反映,它同时也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思考的结果,是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影像画面并不是完全的对客观世界的自然记录,而是以选择和安排为基础的。它采用各种表现手段,强化了画面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对观众的情感和行为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影像画面不仅仅传播信息,也传递某种情感。在动画作品的创作中,不仅要考虑其内容和意义,还要重视其艺术感染力。

电视等艺术作品相比,动画在画面表现上有着非常广泛的自由度。电视等艺术形式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比较直接的,往往客观现实是什么样,电视画面中表现的就是什么样。而动画作品则可以任由作者发挥天马行空想象力,创作出一个个光怪陆离、梦幻万千的世界,不必受到现实的拘束。多少人童年的梦想,或者是在现实社会无法实现的奇思妙想,都能够在动画作品中得到自己的归宿。(www.xing528.com)

影像最大魅力在于运动,运动也是最容易引起视觉强烈注意的现象。马塞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说:“运动是电影画面最独特、最重要的特征”它使电影具有了吸引观众连续欣赏的特殊魅力。首先影像画面大多反映的是物体的运动,即使是相对静止的人物的画面,其表情和眼神也都在不断变化着,这是影像和绘画、照片的根本区别所在。其次,影像和画面之间,镜头和镜头之间都互相关联和延伸,它通过一组组画面和镜头的组接来反映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动画电影必须具备这种运动性。正由于这种运动性,所以在构成影像画面时并不要求每个画面都有完整、均匀,而往往是以局部表现整体,用不完整的画面表现完整的事物,给观众留下一定的想象和再创造的余地。

影像画面的运动往往是在美学、视觉这两个层面上展开的。运动对造型是一种强调和美化,以运动来丰富叙事信息,利用镜头运动所产生的空间关系来营造故事发生的环境,使影像运动造型被赋予更多的视点和角度,运动造型不再是单纯的元素,而是具有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风格。运动为视觉的变化提供了动力,对影像画面而言,运动是形式;对视觉而言,运动是内容,是造型的核心。在影像画面造型上,更注重在同一镜头内的瞬间变化、丰富多彩的元素关系和组合形式。运动不仅仅是为了运动,运动是视觉的语言形式,关注的是画面整体的视觉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