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目标制订的优化策略

教学目标制订的优化策略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给《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设定的教学目标:①指导学生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联系。(二)体现目标的三维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制订指明了方向。如《幸福是什么》一课的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①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了解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目标制订的优化策略

(一)凸显目标的学科性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阅读教学的标志性、根本性目标。因此,阅读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反映语文学科的性质,应注意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更多地使用能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阅读”“理解”“懂得”“体会”“联系上下文”等词语,使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堂语文课。有人给《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设定的教学目标:①指导学生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联系。②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粗知文章大意。③组织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培养积累材料的能力。④培养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上述教学目标不仅表述形式杂乱,随意性大,缺少规范,而且表达内容宽泛,语文本质特征明显不足。

阅读教学目标的表述不仅要反映出“语文阅读课”的特点,还应力求反映出“小学”的特点。如“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这一目标的表述语言就不够准确。怎样才算是整体感知而非部分感知?如果改为“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更为明确,既体现出语文学习的特点,又适合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对文本整体把握的要求。

(二)体现目标的三维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制订指明了方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从具体的文本入手,充分挖掘教材的各种因素,认真落实好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点,充分挖掘出文本所包含的人文性内涵。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应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获得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如《幸福是什么》一课的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①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了解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②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③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发现身边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三)把握目标的发展性

阅读教学目标应具有发展性是指所确立的阅读教学目标蕴涵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显著成分,通过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时,必须认真领会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学情从而设计出发展性阅读教学目标。(www.xing528.com)

首先要认真领会《语文课程标准》,渗透课标精神。例如:阅读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定位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提出的学习目标是“了解”;在第二学段则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提出了“理解词意”“体会关键词句的作用”等要求;到了第三学段,“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逐步提出了“推想词意”“体会表达效果”的目标要求,这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最终实现“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总目标。因此,我们在设计阅读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要求,既着眼于学段目标的达成,又考虑原有目标的基础,兼顾与下一个学段目标的衔接。

其次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水平,以及兴趣、爱好、习惯、特长等,要立足学情设计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重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研究,使阅读教学目标尽可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确定自己的个人阅读目标。

在领会课标、掌握学情的前提下,教师还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确定具有发展性的阅读教学目标,做到既不拔高要求,也不降低要求,实施目标的过程与采用的方法要具有激励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四)增强目标的可操作性

阅读教学目标应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教师本身、教学文本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目标的表述应该是明确、清晰、具体,可观察,可检测的。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识记什么应一目了然。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不如改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语言的生动和词句表达的感情”。后者所用词语如“朗读”“读出”等是可观察、可检测的,而前者所用的词语“体会”“感悟”则是模糊、不易操作和检测的。

阅读教学目标的指向是全体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后所达成的结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变化或结果,阅读教学目标的陈述应以学生为本位。阅读教学目标的表述越清晰明白,在课堂教学中也越容易把握,教学目标的达成率也就越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