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读课文旁批的类型与特点优化:不同类型及特点

自读课文旁批的类型与特点优化:不同类型及特点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年级上册的自读课文中共有旁批37条,以问题式呈现的旁批共有22条,占旁批总量的59.5%。表1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自读课文旁批内容分类续表(二)旁批的特点1.重视阅读习惯培养《女娲造人》有一处旁批是“女娲是一个女神,却处处显示出人的特性。边读边画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此处旁批既引导学生把握“神”和“人”两个关键词,又强调“边读边画”,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自读课文旁批的类型与特点优化:不同类型及特点

(一)旁批的类型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自读课文中的旁批可分为问题式和评点式两大类。问题式的旁批,有的指向文本内容,有的指向写作手法或语言特色,有的对文章重难点设疑进而指向深度思考,还有的则带有拓展性质。评点式的旁批多指向课文内容的关键之处、写作技法、文笔精华之处(以语言为主)等,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七年级上册的自读课文中共有旁批37条,以问题式呈现的旁批共有22条,占旁批总量的59.5%。单项数量最多的是指向“文本深度思考”的旁批,共有13条,占总数的35%;其次是指向“内容关键处”的评点式旁批,有15处,还有指向写作技法、文笔精华的旁批8条。可见随文旁批是紧紧围绕着文本的重难点设置的。具体旁批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自读课文旁批内容分类

续 表

(二)旁批的特点

1.重视阅读习惯培养

女娲造人》有一处旁批是“女娲是一个女神,却处处显示出人的特性。边读边画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此处旁批既引导学生把握“神”和“人”两个关键词,又强调“边读边画”,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www.xing528.com)

2.注重从教读到自读的迁移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自读课文《雨的四季》的旁批注重引导学生复习在《春》《济南的冬天》这些教读课文中所学习的“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提示学生可从分析修辞手法的角度来阅读《雨的四季》,强调了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与运用。

3.以提问形式启发思维

金色花》中的“‘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躲猫猫’,只是为了好玩吗?”一个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从“好玩”这一浅层的理解深入到对“金色花”意象的分析,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这样的旁批对学生的阅读有导向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4.体现不同文体特征

《女娲造人》中有这样一处旁批:“‘说也奇怪’是神话、童话等作品中常用的话。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个问题,从小处着眼,引导学生思考神话、童话体裁的独特性,问得非常巧妙。“女娲用黄泥造人,而我们常把土地比作母亲,你能从这个‘巧合’中读出什么?”这处旁批则引导学生通过相似比较,思考古代神话中的文化意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