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借助旁批教学自读课文的优化建议

借助旁批教学自读课文的优化建议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合理选取旁批内容,形成整体教学意识教师在借助旁批教学自读课文时需形成整体意识,要清楚所教课文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作用和学习要点,必要时还需考虑该单元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表2 《一棵小桃树》旁批内容汇总这五处旁批分别从内容、情感、阅读方法以及写作手法等方面提示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借助旁批教学自读课文的优化建议

(一)合理选取旁批内容,形成整体教学意识

教师在借助旁批教学自读课文时需形成整体意识,要清楚所教课文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作用和学习要点,必要时还需考虑该单元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

此外,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采取“内容主题”和“语文素养”并行的“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语文素养”往往被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点,按一定顺序分布在各个单元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准确判断旁批与单元知识以及教材内容的关系。在纵观整体的基础上,教师再从中选取合适的旁批内容。

(二)归纳同篇课文的旁批类别,引导学生迁移学习方法

《雨的四季》一文的六处旁批从结构安排、语言表达、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指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课文。黄少文老师在执教《雨的四季》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旁批并进行归纳。接着,他引导学生根据旁批内容思考并仿写旁批。有的学生从文章开头的旁批“开篇点题,领起下文”中得到启示,从文章的结构着手,为结尾段落写上“总结全文,抒写对雨的赞美之情”的批语;有的学生根据旁批“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呢”,从不同季节的雨会给人带来不同感受这个角度入手仿写了旁批。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旁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体验并学会了批注式阅读法。同时,旁批还能起到示范作用,帮助学生将学习方法迁移至课外阅读上,获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比较不同文体的旁批内容,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小说,其旁批大多涉及故事情节、人物描写等,如“交代自己身体状况不佳,埋下伏笔”“进退两难,孤立无援,心理描写细腻、真实”“爸爸出现了,他会怎样帮助‘我’脱险呢”“爸爸为什么让我先‘迈一小步’”等。而《雨的四季》则是一篇散文,其随文旁批更注重语言品味和情感体会。阅读小说要着重关注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而阅读散文则要了解作者的所见所闻,感受作者的所想所思。包括这些文体知识在内的语文知识与能力会在不同单元、不同课文的旁批中反复出现,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增强学生阅读的文体意识。

(四)寻找旁批的教学生长点,拓宽教学思路

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使学生理解女娲的形象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文中的一处旁批“女娲是一个女神,却处处显示出人的特性。边读边画出文中的有关语句”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视角:从神、人两个角度分析女娲形象。黄少文老师据此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圈画出文章中体现神性、人性句子,并思考这些语句表现出了神和人的哪些特征。”[3]

还有教师从旁批“女娲用黄泥造人,而我们常把土地比作母亲,你能从这个‘巧合’中读出什么”中获得启发,引导学生明白“先民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我国古代的神话常把土地视为生命之源,而文中女娲用泥土造人后的场面描写则更显人味。这篇神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先民对生命的体察,对智慧和创造力的赞美,对母爱的崇敬,对生命力的欢欣雀跃……凡此种种,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教师从“黄泥造人”中读出神话蕴含的文化密码,这就是“文化传承”的素养教育。《女娲造人》教学板书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女娲造人》板书(www.xing528.com)

再如特级教师肖培东在执教《一棵小桃树》时,直接将旁批作为课堂教学的支架,巧妙地将文中的五处旁批(如表2所示)进行整合、提炼,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深处,思考作者倾注在小桃树上的复杂的人生感悟。

表2 《一棵小桃树》旁批内容汇总

这五处旁批分别从内容、情感、阅读方法以及写作手法等方面提示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肖老师先用旁批中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检测学生的自读情况,提问“哪一处旁批在提醒我们阅读文本的方法”[4],然后借助第二处旁批引导学生研读重点段落,再利用在“情感”上互相呼应的第一、五处旁批来设计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由此引导学生走入散文的深处。

不过,教材中自读课文的旁批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专业地对待随文旁批。同时,学生也应学会判断旁批的价值,选择其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辅助阅读,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作者现为温州大学文学院语文学科教学硕士生)

【注释】

[1]黄少文.部编初语教材自读课文有效利用助学系统教学初探[J].语文教学之友,2017(8):18—19.

[2]刘文会.旁批特点浅析及其使用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7(9):158—159.

[3]黄少文.部编初语教材自读课文有效利用助学系统教学初探[J].语文教学之友,2017(8):18—19.

[4]肖培东.桃树蓄梦想,旁批巧助读——我教《一棵小桃树》[J].语文建设,2018(10):26—29,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