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前五位国王努力摆脱困境

前五位国王努力摆脱困境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王这种隆重的加冕仪式,代表着他的王位是由神授予的,是法兰西唯一的国王。亨利一世去世时,腓力年仅八岁,由母基辅罗斯公主安妮摄政直到1066年,这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位摄政的王太后。而后腓力娶了安茹伯爵的夫人贝特德,遭到教皇乌尔班二世的处罚。法王腓力一世由于对教皇心存芥蒂,拒绝参加十字军。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法兰西王室虽然没有参加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但腓力一世的弟弟佛蒙达伯爵于格却是主要的参加者之一。

前五位国王努力摆脱困境

『第1任国王』
于格·卡佩(938—996)(法兰西国王987—996),他的祖父是西法兰克国王罗贝尔一世

987年加洛林最后一位国王路易五世去世,厄德家族的后人于格·卡佩在众多贵族的支持下加冕为王。从此,加洛林王朝被卡佩王朝取代。

于格·卡佩在位期间,法国王室直接控制的领地极其狭小,仅包括从巴黎奥尔良之间的狭长地区,被称为“法兰西岛”,其面积大约只有1 000平方公里,只占法兰西国土的1/15。而且这些领地并不是彼此相连的,这给国王巡视领地造成很多困扰,因而被称为“囚徒国”里的卡佩王朝。

当时的法兰西国王权势微弱,贵族们各自为政。卡佩王朝建立初期,王国境内各地伯爵公爵林立诺曼底、勃艮第、加斯孔尼、阿基坦、不列塔尼、佛兰德、图卢兹、安茹,等等。他们有权在自己领地内颁布法令、征收赋税,甚至是铸造钱币。大小贵族在各自领地内培植一些年轻人镇守城堡,护卫领地。领主们为他们配备武器装备、马匹和防御工具,于是一个新的阶层——骑士产生了。他们将谱写中世纪欧洲历史舞台上耀眼的诗篇。若有战事,骑士们便为领主而战,如无战事,骑士之间便相互比武争斗,贵族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于是教士担负起整顿思想的重任。最初,教士用教会的一些教规约束骑士,引导骑士虔诚地信奉上帝,接受基督教的洗礼,而且还煽动骑士参加十字军东征,讨伐“异教徒”,这一点将在下一节中做详细的阐述。战争中将涌现许多著名的教会骑士团,成为独立于世俗封建领主的强大政治军事势力。就这样,依靠宗教的影响力,教士和骑士在中世纪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宣称世界上地位最高等级是教士,精英等级则由骑士组成,最底层是辛勤劳动的大众。

卡佩王朝初期,国王没有固定的宫殿,时常奔波于巴黎和奥尔良两地。王室领地很少,税收自然也很少,王室成员的生活并不宽裕,可即便是这样,卡佩王朝的国王们依然省出钱和物品来救济贫民,这使得王室受到百姓的敬仰。各地贵族虽然不听从国王的指令,但表面上还是承认国王的尊贵,历任国王进行加冕仪式的时候,都会很隆重地到兰斯大教堂,用最高级的圣油来涂身。国王这种隆重的加冕仪式,代表着他的王位是由神授予的,是法兰西唯一的国王。但是国王的王位坐得很不稳当,行事更是受到贵族领主的掣肘。面对这种窘境,于格·卡佩在位期间就开始谋划让自己的儿子登基。他把国内的贵族聚集在一起,让大家推举他的一个儿子作为王位的接班人,于格在自己即位同年的圣诞节,便立即为儿子罗贝尔加冕。于格·卡佩通过贵族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关系,牵制贵族,让王室和贵族之间形成微妙的平衡,这种做法被卡佩王朝以后的历代国王所沿用。

『第2任国王』
罗贝尔二世(970—1031)(法兰西国王996—1031),虔诚者罗贝尔

于格·卡佩开创了这种类似于中国册封太子的制度,令卡佩王朝存活了300多年,而在它之后统治法国的瓦卢瓦王朝和波旁王朝,都算是卡佩王室的旁支,所以卡佩王朝的后人可以说是一直统治法国到近代才结束。于格·卡佩在西法兰克王国建立了完整的封建制度,正是有了这种能够稳固王位的制度,法兰西才有机会逐渐孕育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和民族意识。

罗贝尔二世,是法王于格·卡佩和阿基坦的阿德莱德的儿子。996年,罗贝尔二世与自己的表妹伯莎近亲结婚,被教皇格列高利五世处罚,开除教籍。虽然如此,罗伯特二世却是一个虔诚的君主,他在宫廷内积极推广基督教,更是以无情对待异教徒著称,因而获得了“虔诚者罗贝尔”的称号。

为了恢复法兰西国王的权势,罗贝尔不断地和那些不愿效忠王室的领主发生摩擦,甚至导致战争。为了扩大王室权利,他热衷于夺取那些领主死后没有合法继承人的空余封地。1003年他筹措了一支军队,侵入勃艮第领地,可是由于王室军队的配给和战斗力不足,最终被击败。但是罗贝尔并没有放弃勃艮第,在1016年,他终于合并了勃艮第的领地,收获了勃艮第公爵的头衔,王室领地扩大了一倍以上。

1017年,他效仿父亲于格的做法,为自己的儿子(次子)亨利一世加冕。1031年7月20日,他和儿子亨利一世发生冲突,在默伦去世。

亨利一世于1016年至1032年间,同时领有勃艮第公爵头衔。1032年,他将勃艮第分给了他的弟弟罗贝尔·卡佩,从此以后,长期影响法国政坛的勃艮第派,就是从勃艮第公爵罗贝尔·卡佩开始的。

『第3任国王』
亨利一世(1008—1060)(法兰西国王1031—1059)(www.xing528.com)

『第4任国王』
腓力一世(1052—1108)(法兰西国王1059—1108)

亨利一世的父亲罗贝尔二世,在位期间曾经出兵帮助其外甥、年轻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平定诺曼底贵族的反叛,而这位威廉就是后来英格兰的征服者,著名的“征服者威廉”。威廉的权势日趋扩张,尤其在威廉和佛兰德伯爵的女儿成亲之后,亨利一世愈发感受到威胁。1054年和1058年,亨利两次入侵威廉的诺曼底,但两次均被击败。从此以后,诺曼底和法兰西王室关系破裂[1]

亨利一世去世时,腓力年仅八岁,由母基辅罗斯公主安妮摄政直到1066年,这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位摄政的王太后。

1072年,腓力与荷兰伯国的公主贝莎结婚,婚后夫妻感情失和,于1092年离婚。而后腓力娶了安茹伯爵的夫人贝特德,遭到教皇乌尔班二世的处罚。腓力被迫放弃了和贝特德的婚姻,却依然屡屡幽会,腓力一世成为法国第一个和教会直接对抗的君主。

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莱蒙召开高级宗教会议,宣布发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1099)(详情见下一节)。法王腓力一世由于对教皇心存芥蒂,拒绝参加十字军。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法兰西王室虽然没有参加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但腓力一世的弟弟佛蒙达伯爵于格却是主要的参加者之一。

『第5任国王』
路易六世(1081—1131)(法兰西国王1108—1131)

早在1098年,胖子路易就被父亲腓力一世指定为继承人,而且在父亲腓力去世之前,他已是实际统治者。他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巩固王权的重中之重就是驾驭那些拥有领地的大贵族。他亲身经历了父亲腓力和教会对抗所带来的不利,因而他登上王位之后,实行了绥靖政策,与教会保持了良好关系。为了拉拢市民,他支持城市的公社运动,给予市民相对的自治权,把王室与中产阶级的利益结合起来,客观上保障了市民的一些利益。

另外,路易在王廷内设置了具有行政机构意义的“御前会议”,该会议由国王召集,吸收大贵族、国王封臣和宫廷官吏参加,具有咨询、立法和司法的职能。但是在御前会议上,国王时常受到大贵族的掣肘,很多问题议而不决。于是国王便下令改组御前会议,让更多市民参加会议,以便获得更多的支持。

经过多番努力,路易获得了教会和市民的支持,然后把主要心力花费在与贵族的争斗上。他不断征伐国内桀骜不驯的贵族,逐一拆毁诸侯的城堡,并强制在他们的领地上驻扎忠于王室的卫队。在路易六世统治末期,他成功地削平了卢瓦尔河以北的封建割据势力,卡佩王朝的统治已经趋于稳固。

路易六世另外一件功绩,就是他经过多方筹谋,终于在1137年为自己的二儿子路易迎娶了阿基坦公爵的独生女埃莉诺公主。要知道卡佩王朝建立之初,由于王室力单势微,国王和王子们迎娶的王后和王妃只能是些偏远小国的公主。这位阿基坦女公爵对法国乃至整个西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