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及优势

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及优势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园共育,在现代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特殊的地位。同时家园共育也为教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和经验共享的机会。6.有利于消除矛盾,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家园共育,看似简单,其实非常有讲究。这个案例就提示我们,做好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及优势

家园共育,在现代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特殊的地位。具体来说,它的优势体现在如下方面。

1.有利于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从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面对新的环境,在心理上会有一定的压力。特别对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一家人围着转的核心人物,但到了幼儿园就要考虑别的同伴的喜好与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导致孩子们的同伴也越来越少,这种现象也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更谈不上专注地学习了。而家园共育可以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力量的有效凝结,让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生活衔接得更好,为幼儿构建起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幼儿教育的效果,还能保证幼儿在家、在幼儿园都能保持同一个状态,为幼儿良好品行的树立打下基础。

2.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扩大教育资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父母的言行、情绪均会对孩子产生经常的、牢固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家庭中不同的养育方法,或教育有方,或教育无措;或方法灵活多变,或方法教条死板;或自由放养,或步步监督。也正是如此,所以不一样的家庭也会培养出不一样的孩子。为此,高尔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们却是个严重的问题。”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幼儿的发展都是来源于这两个场所获得的学习经验。倘若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不科学,就会让家庭教育的实际效果难以发挥,甚至可能对幼儿园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由于家长对于孩子的认识是垂直的、纵向的,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则是水平的,二者之间很好地沟通合作,就可以在认知上得到互补,在教育上达成相互合作、支持,提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效果。尤其是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人士,在与教师的沟通中,可以倾听到老师的一些专业的见解,从而获得一些有关幼儿教育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在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的同时,协助老师提升幼儿园教育的效果。

同时,幼儿园教师倘若能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家长就可以在幼儿教育中作为教师合作的伙伴和幼儿教育重要的人力资源,二者共同努力,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则下真诚合作,就会给幼儿教育带来巨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家长的不同职业、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也可以为幼儿园的教育需求提供多种支持和帮助;而教师则可以指导家长充分认识家庭、社区环境的教育价值,学会积极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来教育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合作,可以使来自两方面的学习经验更具有一致性、连续性、互补性。

3.有利于教师和家长的沟通

家园共育,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长工作”,也不是以一方为主、另一方“配合”,而是两个同样肩负着启蒙教育重任的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的携手。所以,倘若家园沟通得好,就可以在家园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有助于家庭与幼儿园、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从而让双方经常交流有关孩子的资讯,这种双向信息反馈便会形成教育的合力

同时家园共育也为教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和经验共享的机会。家长的参与弥补了教师个人的时间、精力、知识、创造力、经验有限的不足之处,为幼儿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家长可以分享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教师也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取更多有关幼儿的有效信息,了解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并从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中获得帮助。(www.xing528.com)

4.有利于幼儿园教学策略的实施

幼儿园作为系统性幼儿教育的主战场,其所有教学改革策略、发展办法都是为了幼儿教育水平进步而做出的。但在幼儿园与家庭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很多家长不认同、也不理解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做法,这种情况的出现既不利于幼儿教育的进步,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一旦家园之间沟通顺畅,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教师在班级里一切行为都会向家长公开,都会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不但可以获得家长的支持,而且可以激发和保持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教师与家长之间就会在合作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沟通中相互切磋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逐步实现家园目标的一致、环境的一致、方法的一致,就可以提升教育质量,从而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5.有利于教学范围,让教学渗透到家庭,更有利于幼儿吸收知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这让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小班幼儿,一般注意力只能集中15分钟左右,这就注定了幼儿园教师需要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和语言将知识传递给孩子。然而,面对一个班少则十几名,多则几十名的幼儿,老师无法做到顾及每一个孩子,而家长的帮助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家园之间沟通良好,教师就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家长将老师传递的知识以孩子可以认知的模式传递给孩子。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幼儿对某些知识吸收得更多。

当然,在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家园良好的沟通,同样可以起到促进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须知,幼儿在幼儿园内学习到和强调的各种品德的培养、各项日常技能的运用,如果不能在家庭中得到贯彻实施和执行,就无法保证这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家园沟通得好,就可以让这些养成教育延伸到家庭中,做好家园之间的衔接,让教育效果最大化。

6.有利于消除矛盾,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

家园共育,看似简单,其实非常有讲究。家庭中的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双方密切配合的前提,共同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达成合力。否则,误解不可避免而孩子有可能是受害方。

幼儿园小班的毛毛周一入园,老师在晨检时发现他在家时被蚊子叮了几个包。老师就把他领到医护室擦了一些药。由于周一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老师过于忙碌,结果忘记将该事通知家长。结果家长在放学接到毛毛后,马上给园长打电话,投诉老师,声称老师不负责任,导致毛毛被蚊虫叮咬。老师感到很委屈。

这个案例就提示我们,做好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总之,家园共育可以让家长与老师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情感桥梁,从而让家长和老师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双方成为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