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研究及优化方案

中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研究及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产业结构对财政收入差异的影响的研究中,朱广平认为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相对发达的地区财政收入也相对多。另外,很多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并没有对缩小区域财政差异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研究及优化方案

1.我国的东中西部之间、三大区域内部各省之间、省际、某省内部各地区之间乃至县域之间,都存在较大的财政收入差异

1999年以来,专家学者们对中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研究充分表明,我国各区域的财政收入差异十分显著。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东部内部和东中西部之间(王晓润等,2009;胡德仁、刘亮,2011)。胡德仁、刘亮(2011)对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进行了空间和结构分解,得出:东部内部差异、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差异是空间上最主要的差异。营业税收入和消费税的税收返还是财政收入不同项目中对地方财力差异贡献度最高的。朱广平(2000)根据1979—1998年中国三大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得出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快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增长却快于东部地区。谭泰乾(2004)测算了2000年西部十二省市区地方财政收入总水平、平均水平、相对水平等,得出西部十二省市区之间的地方财政收入存在着较大差异。李明贤等(2008)采用1999—2003年中部地区所有县、县级市数据,利用Theil-L指数的计量模型,按照产业结构、人均GDP和城镇化水平三种不同分组方式来分别考察中部县域自身财政能力在不同分组方式中的差距大小。最后得出,无论哪种分组,财政能力的区内差异远大于区间差异,且对总差异的影响最大。李捷等(2010)采用两种聚类方法,即组间连接法和组内连接法,用Markway统计软件对1995—2006年西部十个省市自治区财政收入情况进行了高低分类,得出四川单独为一类,云南、陕西和重庆归为第二类,贵州新疆和甘肃为第三类,宁夏、青海和西藏为第四类。唐蕾蕾、宗颖(2003)采用1988—1999年各省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数据,得到中国各省之间财政收入差距十分明显的结论,并且省际间财政收入差距明显高于人均GDP差距。张伦俊、申山宏(2007)根据2006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税收收入及主要税种收入完成情况的排序,从数据分析角度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方法,对省际间税收的贡献与差异作分析评价,得出了2006年全国各地区税收情况的综合排行榜。王晓润等(2009)利用泰尔指数分解法,考察了我国1994—2007年省际税收收入差异的演变趋势、特征及差异的构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收入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带间收入差异,东部内部的差异是构成总体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胡海婧(2011)测算了2004—2008年各省和东、中、西部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人均财政收入等指标,认为各区域之间财政收入存在很大差异。林国庆(2002)对2000年福建省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现状进行了描述,并从制度、人力资本、政策、区位、历史、文化等角度对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刘强(2007)对1994—2005年浙江省各地级市和1997—2005年各县区的人均财政收入差距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后,认为浙江省各地财力都存在极大的差距。

对于东中西部间财政收入差异的变化趋势,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结论,有学者认为差异正在拉大(任治俊等,2007),也有学者认为差异在缩小(刘亮,2007),这主要是由于采用数据和方法不同导致的;对于省际和县域财政收入差异的变化趋势,学者们形成了较为统一的结论,即差异有不断上升的态势(Tsui K,2005;刘寒波等,2006;尹恒等,2010)。胡华(2007)利用1993—2003年省级数据,通过科布道格拉斯函数和回归方法,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在财政收入上的差异。得出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对第一产业的依赖程度较高,中部地区财政收入对第二产业国有经济的依赖程度较高,东部、中部地区财政收入有自发增加的趋势,而西部地区则没有类似的趋势。李凌、卢洪友(2007)通过1980—2005年间除重庆之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样本数据,揭示了1980年以来我国省际间财政差异的变化趋势,在财政收入方面,受地区经济差异加大的影响,1994年以后财政收入差异有扩大态势。Tsui(2005)运用广义熵指数对1994—2000年我国县级财政的不平衡性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我国县级财政不均衡且成扩大趋势。刘寒波等(2006)运用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部县和县级市1999—2003年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采用Theil指数按照地理、产业结构、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分组对我国县域财政能力的差距进行了考察,得出县域自身财政能力的差距很大,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尹恒等(2010)在利用1993—2005年中国县级财政数据基础上,采用基尼系数、通熵指数等常用指标描述了县级地区本级财政收入的差异,并运用回归模型对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县级地区财力差距十分悬殊,财力不均等存在上升趋势;同时,财力不均等呈现很高的持久性,且这种持久性还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2.区域财政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财政分权等因素的因果关系并无一致结论

近年来,专家学者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财政分权等角度探讨了区域财政差异产生的原因,但并未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

对经济发展水平与地方财政收入关系的论证多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刘溶沧和焦国华(2002)、刘寒波等(2006)强调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财政收入的差距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和直接表现,但谷永芬等(2005)、李永友和裴育(2005)以及侯俊军和刘晓(2008)却认为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没有明确的相关关系,税负的区间差异并不是造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产业结构对财政收入差异的影响的研究中,朱广平(2000)认为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相对发达的地区财政收入也相对多。王金秀(2007)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对东中西部财政收入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各地现有的三大产业布局、产业税负结构差异导致各地实际税负不同,加大了地区间的财政收入差异。

另外,很多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并没有对缩小区域财政差异起到积极作用。Prudhome(1995)认为如果其他条件相同的话,不恰当的财政分权很可能导致资源向少数地区聚集,加大各区域之间的财政差异。曾军平(2000)在比较1994—1997年人均财政收入基尼系数与变异系数的基础上提出,分税制加大了本级财政收入和包括了税收返还与补助在内的财政收入以及财政支出的地区差异。姚洋和杨雷(2003)认为制度失衡下的财政分权由于缺乏科学的转移支付方式并且转移支付的力度不够,造成了我国地区差距的扩大。陈娟和吴国松(2003)认为我国目前实行的分税制为东部地区的财力增长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条件,包括中央地方税种划分、税收优惠政策倾斜和共享税分成比例。于淑俐和唐晓波(2004)从衡量省际政府间财政能力差异的测度指标出发,对分税制改革与省际政府间财政能力差异的相关性以及省际间财政能力的差距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目前实施的分税制,在平衡省际间财政能力方面的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关键要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乔宝云、王道树(2004)认为中国区域间税收收入差异较大,不仅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而且是由于现行税收制度内在地具有扩大税收收入区域差异的特征造成的。安体富、蒋震(2008)具体分析了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财税政策因素,认为现行分税制导致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税收被中央拿走,造成了区域之间财力不均等,扩大了东中西部的财政能力差异。陈国际、刘亮(2009)对2000—2006地区间税收收入差异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地区间税收收入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现行的税收政策和财政体制,而不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陶勇(2010)选择以人口为权数的、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加权变异系数来分析我国地方财政能力的差异,认为财政分权改革过程中政府间财力分配体制设计的缺陷,是导致我国地方财政能力差异扩大的体制性原因。(www.xing528.com)

但是,也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财政分权的确能够缩小区域财政收入差异。马海涛、曾康华(2010)在分析省际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形成的基础上,利用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GDP数据构建回归模型分析了1978—2008年间中国四次财政体制改革对各地区人均财政收入的影响以及差异形成的轨迹,得出中国财政体制改革有利于缩小省际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对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积极作用。

3.转移支付对区域财政收入的均等化效果不明确

许多学者还对转移支付是否缩小了区域财政收入差异进行了研究,使用的指标包括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标准差系数。从实证研究来看,关于中国转移支付对区域财政收入的均衡效果并无一致性的可靠结论。

部分学者认为转移支付基本没有均衡财政收入的效果。曾军平(2000)计算了1994—1997年转移支付前后的省际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发现除1997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加大了地区间人均财政收入的差距,转移支付缺乏均等化效应。刘溶沧和焦国华(2002)在比较1988—1999年各省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异系数的基础上,指出转移支付后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没有明显变化。Dabla-Norris(2005)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演变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体制中转移支付对省际财政差异的平衡效应有限。

但也有学者认为转移支付对财政收入差异有一定的调节效果。Hofman和Gurra(2005)对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财力差异问题进行了研究后发现,转移支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和弥补财政差异的作用。曹俊文和罗良清(2006)比较了1996—2003年省际、三大区域内部和三大区域之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标准差系数,认为转移支付在缩小省际间和三大区域间的财力差距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扩大了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的财力差距。刘亮(2007)运用变异系数测量了1997—2003年省际财力的不平等,发现中央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地区间人均财政收入的差距,并且调节作用在增加。江庆(2007)通过比较1994—2003年转移支付前后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和省际间财政能力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后发现,从人均财政收入角度看,我国转移支付明显缩小了区域间与省际间的财力差距,但从人均财政支出角度看,转移支付效果不理想;从县级财政看,转移支付不仅没有起到缩小县级财政差异的作用,反而起到逆向调节的作用。但也有学者持有不同看法,认为转移支付效果明显。

4.区域财政差异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有学者讨论区域财政差异与人口因素、财政努力度和经济开放。谭泰乾(2004)认为在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既定的条件下,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平均水平的主要因素则是地方人口因素。张伦伦(2006)分析了1995—2004年东、中、西、东北部财政努力度对地区间人均财政收入的影响,认为应重视地区间财政努力度差异的缩小。李建军等(2011)在测算1979—2008年中国29个省财政收支横向差异的基础上,运用协整、VECM和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研究经济开放对我国地区财政收支横向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开放对地区财政收入横向差异的影响不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