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潜心译经与兼容创新:优化治学精神

潜心译经与兼容创新:优化治学精神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玄奘以其出色的组织能力,将如此庞杂、细致的译经工作管理得有条不紊,环环相扣。这对于玄奘而言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和认可。玄奘一生舍身求法、潜心译著,这本身就是一条不断探究、不断进步的学习之路。“专精而不封闭,开放而有所守”,这正是玄奘兼容创新的治学精神,他在19年里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数量之多、难度之大、质量之高,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使其与鸠摩罗什、真谛被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潜心译经与兼容创新:优化治学精神

玄奘不畏艰险、历尽坎坷西行求法,从印度带回了大量的佛经。但这些佛经都由梵文写成,只有翻译成中文,才能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玄奘回到大唐之后的十九年,是他翻译著述的十九年,是他教育讲学的十九年。

玄奘精通梵文与汉语,又对佛教教理研究透彻,再加上他信仰虔诚、毅力坚韧,是主持译经工作最完美的人选。他曾在长安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等寺院都开设过译场,选择了全国各地在佛学和汉语方面造诣极深的高僧、居士加入自己的翻译团队,有人负责校译梵文的宣读是否有错误,有人负责把梵文的读音写成汉字,有人负责把梵文的字义翻译成汉文,有人负责整理翻译过来的文字是否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有人校勘原文是否有错误,有人负责润色,有人负责正音……玄奘以其出色的组织能力,将如此庞杂、细致的译经工作管理得有条不紊,环环相扣。在玄奘之前,中国的翻译采用的是“直译”,就是直接翻译,为了准确而放弃文采,是保留原始而较为死板的翻译。而玄奘主张“既需求真,又需喻俗”的译经原则,总结了几百年来翻译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五不翻”理论,即:佛经有秘密的含义可以不翻译;当一个词或一个佛经专门术语有多种含义的时候可以不翻译;中国没有的东西,找不到对应物的可以不翻译;约定俗成的可以不翻译;有一些语句是有利于引发出人的善心的,能够使人心中产生一种由衷的尊重之情的可以不翻译。“五不翻”理论将“直译”和“意译”融会贯通,确立了一种新的翻译风格,成为中国佛教译经史上的“新译”标志,至今被奉为佛经翻译工作的准则

当年玄奘前往印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师从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这部佛典是玄奘最看重的,也是最急于翻译过来介绍给大唐的僧人和信徒的。《瑜伽师地论》是一部反映人类智慧的极其精深的重要典籍,梵文共有四万颂,一颂翻译成汉文是四句,整部佛典翻译下来就是十六万句,至少百万汉字,翻译任务繁重而艰难,玄奘带着他的译经团队全力以赴,夜以继日,花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将其翻译完成。唐太宗看过《瑜伽师地论》的汉译本之后,赞不绝口,当即下令由国家出资将《瑜伽师地论》抄写9份,分发到全国最重要的寺庙保存,供人阅读传抄。原本信奉道教的他不但承认自己之前对于佛教有很多谬见,还亲自撰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放在所有汉译佛经之首,这篇序文781个字,唐太宗用浓重的笔墨盛赞了玄奘西行取经的壮举,也充分肯定了玄奘的佛经翻译事业。这对于玄奘而言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和认可。(www.xing528.com)

玄奘一生舍身求法、潜心译著,这本身就是一条不断探究、不断进步的学习之路。西行路上他一路巡礼佛迹,一路增广见闻,吸收沿途各地的佛学长处,提高自己的佛学修为。到了印度,他没有满足于单纯学习《瑜伽师地论》,还研学了很多其他佛典;他没有满足于向那烂陀的戒贤法师学习佛法,也拜了很多其他地方的高僧为师;他的学问也不局限于瑜伽行派,还涉及当时印度的大量学派和学说。玄奘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他离开那烂陀之后,在整个印度游历访学,秉承着那烂陀兼容并包的学术态度,只要遇到学有所长的人,他都会不耻下问、精求甚解,而且他博闻强识、智慧超群,很快就学有大成,成为佛教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大师。

“专精而不封闭,开放而有所守”,这正是玄奘兼容创新的治学精神,他在19年里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数量之多、难度之大、质量之高,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使其与鸠摩罗什、真谛被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此外,他还培养了众多弟子,开创了中国佛教史上的法相宗。玄奘一生为无量苍生的解脱事业鞠躬尽瘁,千年之后,我们仍震撼感动,敬佩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