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数字化非遗资源的创新之路

探索数字化非遗资源的创新之路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非遗”分布相对分散,只有充分整合数据、资源等各类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加以统计、归类、编排和保存,才能实现长期合理有效利用。通过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市县“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其中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收集和整理“非遗”数字资源。宜昌数据库建设已达到标准化水平,成为全国“非遗”数字化的典范。

探索数字化非遗资源的创新之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有些仅仅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遗”濒临消失,传统技艺的消亡使得“非遗”越来越受到重视,保护传承工作刻不容缓。2003 年,我国正式启动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由于“非遗”分布相对分散,只有充分整合数据、资源等各类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加以统计、归类、编排和保存,才能实现长期合理有效利用。2005 年3 月26 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 18 号)中明确了“非遗”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针、领导责任及工作机制,提出了建立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的指导思路;确立了“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遗’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数据库”的要求。2006 年9 月,全国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式成立,“非遗”资源普查工作正式展开,该院图书馆特藏部承担了国家第一、二批“国家名录”的资料立档、实物藏品接收和数据库建立工作[11],建成了申报资料立档数据库及实物藏品数据立档库。文化部于2011 年成立了中国“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心,逐步开展30 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数字化保护工作。由此可见,资源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已成为统一的发展趋势。

湖北省在省文化厅的统一安排下,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基础,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所辖各市县的“非遗”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市县“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过程中,“非遗”保护中心以及各个地区(市县)“非遗”保护中心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遗”进行图像、声音采集,真实、系统和全面记录“非遗”,在此基础上建立“非遗”档案、“非遗”数据库,由此形成了大量的“非遗”数字资源,不仅有助于长久地保存“非遗”,而且有助于保护特色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www.xing528.com)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湖北省每年安排20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并且此项资金逐年增加。2006 年,每年又列支100 万元资金,专门用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搜集、整理和弘扬[12]。其中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收集和整理“非遗”数字资源。以宜昌市为例,该市2003 年11 月被文化部定为“非遗”保护工程首批综合试点,花费6 年时间将近6 吨重的“非遗”资源数字化,建成了“非遗”资源数据库硬件基础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非遗”资源数据库[13]。宜昌数据库建设已达到标准化水平,成为全国“非遗”数字化的典范。为了顺利开展“非遗”普查,宜昌市重新设计了普查工作表格,提炼出传承人、艺种、资源、实物和素材五个要素[14],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完整记录各类“非遗”项目的生存状况,自主研发“‘非遗’普查资源管理系统”软件并投入使用,满足普查标准,确保验收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