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演员的位阶转换及其对角色表现的影响

演员的位阶转换及其对角色表现的影响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角色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处的身份位阶是不同的,好的演员需要心理位阶转换的训练,以提升演员的弹性和适应力。同样将生活的真实映射到动画中,通过位阶的合理设计,动画角色就栩栩如生起来,迪斯尼动画中的女巫大多是高心理位阶,且缺乏弹性的,趾高气扬,让人望而生畏。而迪斯尼的公主们则是位阶转换的灵活者,时而高贵优雅,时而平凡可爱。然而位阶的高低变化,并不是划分悲剧和喜剧的标准。

演员的位阶转换及其对角色表现的影响

角色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处的身份位阶是不同的,好的演员需要心理位阶转换的训练,以提升演员的弹性和适应力。而人生也如此,一个人如果无法在生活中灵活转变位阶,也会被视为情商低的表现。过度扮演低位阶,会让人无法自信,自己给自己设定天花板,甚至被身边人欺辱嘲笑。过度扮演高位阶则会缺乏忍耐,让人感觉不可接近,甚至有控制和暴力倾向。

同样将生活的真实映射到动画中,通过位阶的合理设计,动画角色就栩栩如生起来,迪斯尼动画中的女巫大多是高心理位阶,且缺乏弹性的,趾高气扬,让人望而生畏。主角身边的仆人则大多是低心理位阶,是被嘲讽和捉弄的对象,起到小丑的角色。而迪斯尼的公主们则是位阶转换的灵活者,时而高贵优雅,时而平凡可爱。让观众尤其少女观众将动画角色映射到自己身上。

而位阶转换则增添了动画作品的戏剧性。当一个人突然失去了他固有的心理位阶,比如突然被香蕉皮滑倒的一刻,就产生了喜剧的效果。很多经典的喜剧,往往有低位阶的人突然麻雀变凤凰的情节。很多经典的悲剧,往往是英雄或者高贵的王子公主最终落难。然而位阶的高低变化,并不是划分悲剧和喜剧的标准。大多数时候,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位阶变化的程度和最终的结局。

在即兴戏剧中,有个经典的游戏,主人和仆人,分别扮演主人和仆人的演员要在表演中学会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在规定的时间内转换心理位阶,起初演员之间都会假装友好,实则通过故意搞笑,夸张的表演破坏位阶规则,凸显自己。这时,戏剧指导则会让演员暂停,说服演员打破心理外壳和面具,去掉比较、竞争和怕输的心理,让演员内心软化和接受场上的信息,更加灵活地运用位阶关系进行反应和行动。奇迹发生,即兴表演的场景变得更加生动和真实了。

同样,从视角理论我们可知,人的心理位阶与环境相关,在设计角色心理位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和发掘角色所处的环境。当一个角色在不同的环境中转换位阶,变换自己的肢体、语言及表情以适应其位阶变化,或者以违和的心理位阶呈现在特定环境中,比如多动症的小丑在严肃的皇家会议上,都会制造一定的喜剧效果。(www.xing528.com)

而在动画表演的设计中,动画工作者所处的是一个类似上帝视角的角色,为每一个角色赋予其独特的角色和性格,而性格一旦设定,其角色在这部动画中的命运也相应注定了,让观众感受的就是这个角色的心理位阶,并通过其肢体、动势、仰头的角度、看人的眼神、说话的语气,表现出其个人的位阶,进而展现角色的态度,并进而通过位阶的转换,制造喜剧和悲剧的效果。

比较典型的位阶表现,在肢体表现方面,位阶高的角色一般能量中心会比较靠上,用额头或者肩膀带动身体的行动。低位阶的角色会将能量中心下移,放到膝盖或者脚面,甚至因为低身份,经常干体力活,吃不饱或经常或用鼻子找吃的,会有一些驼背并喜欢探出鼻子。在头部和眼神方面,高位阶往往是仰头,或者居高临下的俯视,眼神一般会直视与之交流的角色。而低位阶则一般会含着下巴,压住自己的嘴角,眼神看着地面,并回避与其他角色的眼神交流。在语气方面高位阶的人会中气十足,而心理位阶底下的人则会相应地更多使用气声。

同时在一个场景中,两个人的心理位阶差距,以及位阶差距的变化也会产生一定的喜剧效果。在美国的动画作品中,一般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位阶差较小,这为角色之间更多的交流创造了可能。而另一些神话题材或者奋斗题材的戏剧中,则会故意扩大角色间的心理位阶差异,营造戏剧性。在《机器人总动员》中,瓦力爱上的是比自己先进几百年的机器人伊娃,为瓦力争取自己的爱情制造了巨大障碍,但同时也带来了创作上的巨大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