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对元杂剧角色的深远影响

佛教对元杂剧角色的深远影响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佛教崇尚内心清净,远离人世间一切污浊之物的影响,提倡“耳根清净”。从中能够推测,这诸多名称都有皈依佛教的意味,自俗人到“净人”、“净行”的转化,也都是正在扮演的戏剧角色的转换。元代杂剧中,不言自明的一项规则是,“旦”通常是女主人公的称呼,“末”往往表示的是男主人公。

佛教对元杂剧角色的深远影响

(一)“净”的名称或来自佛教

1.僧职人员与佛教

佛教文化中,出家人每月一次的布散集会上,通常由“净人”吹锣、击鼓、表演,如唐道宣在《行事钞》中记载众僧人云集于道,于开唱时出,使沙弥等人击鼓吹笙。不得多,应打三通。吹螺亦尔……一若唱二时至,亦使沙弥净人唱。[2]

“净人”在这里即转换成为了专门掌管音乐的僧职人员。例如茶圣陆羽,对佛教笃信不已,自小即在禅宗寺院中长大,后来成为寺院中“扫寺地、洁僧厕”的净人。在《陆文学自传》中,他“著(谑谈)三篇,作木偶之戏”[3],此处就是“净”的典型装扮。这样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后人以“净人”的身份来扮演戏剧

“净”从最初的意义上分析,其中有佛教文化的影子,从字面上看,有干净、不被污染之意。因佛教崇尚内心清净,远离人世间一切污浊之物的影响,提倡“耳根清净”。在佛教文化中,寺院称为净院,佛教信徒称为净侣,小和尚称作净人,佛居住的地方称为净土,佛门为净门,连同居住于寺院打扫卫生的勤杂人等也称作净人。

佛教中还包括一种“说净”的仪式,表演时,“净人”需要假装扮为施主。如此一来,用“净”来代表“演员”的情况即发展得越来越普遍了。

“说净”是佛教文化中的一个特定称谓,佛家僧侣通常借助化缘来维持生活,因此也被称作“乞士”。他们的生活资料都是别人施舍而来的,时而遇见乐善好施的施主,他们一掷千金,被施舍的僧人们即所得不菲。但是,佛教清规中又戒贪欲。因此就通过“说净”来避免贪婪,它是一种特殊的佛教仪式。

“说净”也叫“净施”。在佛法清规中,僧人在获得金银、食物时,不能够擅自积蓄,必须要寻求一位“施主”,请求他代替保管多余的财物。其日常生活用品,由“施主”另外施舍予其他人,借此洗除、扫清内心的贪欲,这一过程即被称作“说净”或“净施”。这一活动又有两种形式:一为“展转净”;另一为“真实净”。“展转净”的程序比较复杂。首先,自己要找寻到将财物施予的主人,此人必须是佛教中的出家人;其次,再寻找一位中间人,自己与施主间财物交接,要借助中间人去实现。对于“展转净”的作法,《行事钞》这样记载:展转者,以手揽衣,言,此乃谁人衣,因作净故舍施予某人。彼受者言汝施与谁?答言:施与某甲(净主名字)。受施者再言:此乃某人衣,因作净故施予我,我今受之。[4]

而“真实净”就简单了很多,僧人直接找一位世俗中较为可信的人作为“施主”,将财物交给他代为保管,这位施主即是“净人”。

2.“净”角色中的戏剧性

之所以刻意详解“说净”这一仪式,除了“净人”“净主”和戏剧角色“净”在名称上相关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蕴涵着强烈、鲜明的戏剧性。其中,“施主”的装扮是五众,而五众当中的沙弥等人即是“净人”,“施与”的活动也是仪式性的的施与,如此一来,便成为了做戏。在《行事钞》的卷一中有:“初,中萨婆多问曰:‘此净施法真邪假邪?’,答:‘一切九十六种外道,无净施法。佛者慈悲,令人施净。是方便施,非真施也。令诸弟子得蓄长财,而不犯戒’”[5],因此“净人”实际上即演变为用以扮演的一种角色,一部分是出于宗教的原因。

除此之外,佛教文化中,将接受五戒、皈依三宝的家居男士称作“优婆塞”,也叫“净行”。佛经记载,僧人入教时需念:“我等某人,皈依佛,法,僧,净行”[6],可见,受戒是一个脱胎换骨的仪式。从世俗之人过渡到居士,它是在进行戏剧意义上的一次角色转换。这可谓戏曲角色“净”之名称的很重要的一种来源。

综上所述,由“净人”“净行”等指称上看,有的是年轻的沙弥,有的是刚受戒的居士,此外还包括世俗施主与寺院的杂役。从中能够推测,这诸多名称都有皈依佛教的意味,自俗人到“净人”、“净行”的转化,也都是正在扮演的戏剧角色的转换。

(二)角色“旦”的外来身份

关于“旦”角色的外来身份,黄天骥先生在《“旦”“末”与外来文化》[7]一文中有详细的论证,笔者在黄先生的研究基础上,对此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

元代杂剧中,不言自明的一项规则是,“旦”通常是女主人公的称呼,“末”往往表示的是男主人公。而为何有此种称呼,历来说法不一。

1.“旦”与引舞的相同之处

近年来,有学者依据《辍耕录》当中所记载的《老孤遣妲》《槛哮店休旦》等官本杂剧以及院本中的《老孤遣旦》《哮卖旦》[8]等,推测出“旦”是妲的省略文,这种推断大致是符合事实的。

妲的前身,据推测为宋代时期的“引戏”。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引戏,院本狚(旦)也”,至明清之际,院本仍旧在场上敷演。由此推断,此记载真实可靠。自宋金杂剧的演出体制上看,它在演出时,首先是一位演员上场说一段话,引出其余的演员,这一类起到引导之用的表演者,被叫作“引戏”。

引戏与引舞有些许类似,陈旸在《乐书》中记载有:宫廷歌舞在演出开始之前,有女伎乐64人,执花舞者40人,引舞之人2人[9]。从这里可以看出,引舞是有着特殊职责的。

《教坊记》有:开元年间,使众女伎歌舞,僧弥上场后,当表演时,宫中戏人为前后,僧弥置于中间,女伎中优者为首,称引队,众人瞩目,必以能见之[10]

由此可知,在歌舞表演场合中充当领舞角色,舞蹈伎艺超群,能使全部表演人员整齐划一的进行表演的一位演员,就被称为“引舞”。这也说明,引舞的概念出现得更早,引戏是在其影响下产生的。

“引舞”是唐代歌舞兴盛时的体制内容,发展到宋代即出现了“引戏”,《古剧脚色考》一书中,王国维先生考证:现在所说的引戏,即是早先的引舞,现在所说的戏头即为早先的舞头,这一说法是有根据的。可以想见,从引舞而衍生出了引戏一词,“引戏”衍生出“妲”,这即是“旦”这一角色的最初来源。

推断出“旦”的前身为引舞,所以在宋代杂剧中,“旦”或者“引戏”的一项重要职能便是跳舞。《水浒传》中描述引戏穿着打扮时有:着靓色罗巾,围紧致腰带,彩袖飘舞。[11]

从引文中的罗巾、彩袖、腰带可以看出,它必定与跳舞动作有关,都属于舞衣,尤其是“引戏”脚上的靴子,也是舞衣中的必备。唐代元稹在歌咏弄参军的装束时说:“缓行轻踏皱纹靴”,由此可知,靴为舞衣的装束。在《武林旧事》的记载中,宫廷戏班刘景长的引戏是吴兴祐,书中卷七有“引戏刘,做新曲,使吴兴祐伴以舞。”[12]

从这里可以看出,引戏者吴兴祐其表演手段即是舞蹈。除此之外,《笔花集》中有:扮演旦的角色,舞姿缥缈。其中,着重强调了旦在舞蹈时的姿态。对于其他的舞蹈技艺作者无从谈起。这也从侧面说明,戏剧表演中的舞蹈与角色旦,二者之间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关涉。

在早期的史料典籍中,旦就作为角色的名称出现过。《教坊记》所出列的曲名中,有一曲叫做“木笪”,有时它也写作“莫靼”,有研究者认为,“笪”与“旦”之间存在着某些音节上的关联。旦的写法,虽然至少有三种,但所表示的是同一事物。据古代文献记载,韩熙载宦养精通声乐之人40余人,演出时和宾客角色生旦等一同居住。[13]

由此可知,唐时“旦”的称谓业已出现,只是在写法上有所不固定。只能说明在宋唐之际,某些与旦同音的字,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事物,而对于字形上的笪、妲、靼等,这些都已变得不再重要。

中原汉文典籍的资料中,得到的结论至少是旦与舞密不可分。而更为令人惊奇的是,在印度的梵文中,表示跳舞、舞蹈的词,音节的主要成分,仍然与“旦”非常相近。

追根溯源,早在汉代,旦作为演员称呼即已出现。桓宽及早认识到了现实生活的不如意,他的书中记载,雕刻闲杂物等,赏玩玄妙之器,伎艺胡戏,鼓舞妲生,无所不尽。[14]

上述引文中,作者涉及到角色妲,并且指出它和西域胡人有关。在当时,印度文化中的佛教文化已经传遍了西域、中土

2.“旦”在梵文中的表演含义

在我国唐宋时期,中印文化交往异常频繁,印度的宗教文化、歌舞、乐曲等都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相应地,梵文语言中,大量的词语也跟随宗教一同进入我国。当时的学者依音造义,将传入的梵语译文音节,误以为是外来词汇。黄天骥先生在《“旦”“末”与外来文化》[15]一文中考证后得出结论:旦这一戏剧角色名称,来历上的前因后果即是如此。黄天骥先生认为角色名称旦的确是自印度而来的外来语,但并不是说中国所有的古代舞蹈都是自印度传入的。因为在先秦时,我国宫廷乐舞就已经很完善了。只是当时的演员是优倡或者俳优,还没有“旦”的名称。后来唐代的人借助这个外来语汇来称呼戏中的舞蹈演员,这表明外国乐舞的传入,改变了我国固有的文明,这同样说明,有唐一代,音乐舞蹈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www.xing528.com)

在我国唐代,舞蹈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大体上分类有软舞舞蹈和健舞舞蹈,其中健舞舞蹈大部分来自于西域胡人的传统,有名的如柘枝舞等。常任侠先生认为:“健舞的舞蹈名称,最初来自于印度的梵语。梵文健舞的姿态,叫做Tandava-Laksanam”[16]

从梵文来看,Tandava的汉语译音为旦打华或者旦多婆,通常情况下,指所有的舞蹈。但特定场合下它指动作剧烈的某些舞蹈,例如强烈崇拜着的狂舞即是一种。古代的南印度地区有舞王庙,在庙的墙壁刻画着108种舞姿舞态。这些姿势“在今日京剧舞台的武打场中、杂技场中,尚有不少存在”[17]。由此可知,Tandava指称的舞蹈即是健舞中的一种。除此之外,梵文中,Nata的意思为舞蹈,Tandi是舞蹈艺术手册的名称;它们的重要音节都是“旦”或者与“旦”相似的音节。

除受梵文影响外,中亚地区的舞蹈一词也与“旦”字读音相近,如土耳其语中的dano、dansetmek(舞蹈),像波斯语中的dance(舞蹈)、danan(表演),甚至英语的dance(跳舞)一词,从主要音节上看,它们都是由“旦”构成。

总而言之,以印度梵语为代表的其他国家语言文字中,表示舞蹈或者跳舞的词语,其主要音节都是“旦”。唐宋,随着梵语传播的长驱直入,人们将引舞称为旦,极大程度上是受Tandava的影响,将其中的重要音节译为旦。正是基于此种原因,史料记载中才允许出现与旦相近的谐音,如笪、靼等,而且难以自语言意义的角度上对旦给出合理的解释。笔者由如上所述猜测,当时的引舞大致是由女性角色担任,因此旦字加上了女字旁,而变为了妲,但之后为了书写方便,又成为了习惯,将其还原为旦。从中作者可以窥测“旦”这一角色名称的来源,大概其出自梵文,与佛教文化有关。

(三)角色“末”与佛教梵音

“末”这一角色名称,同“旦”一样,在唐代或者更早的文献中即出现过。黄天骥先生在《“旦”“末”与外来文化》[18]一文中也有研究。

马令有“韩熙载好戏服,入末,以娱笑余生”,[19]此处所言“入末”,实际上是在说韩熙载做“舞头”时,唱念中歌辞酸不溜秋的意思。

与“旦”情况相同,末作为外来语,也有其他的谐音写法,如耱、秣等。《周礼》四夷之乐有“袜”。《东都赋》有襟秣,盖优人作外国装束者也。一为末泥,乃隐语,类四夷样貌,省作末。[20]

1.“末”的来源地考证

对于“末”的来源地,根据黄天骥先生的推测,也发源于印度。

黄先生认为,元杂剧角色中的末,其来源与佛教文化相关。对于这一角色为何称为末,长期以来争论不休。撇开戏剧不谈,以往解释中,较为公认的观点是,末是微末之意,如徐渭有“末,优之少者为之,故居其末”。[21]

而在戏剧演出的班子中,末所居的位置,恰好在于首。《梦粱录》中有“杂剧中,末泥为长”。[22]由此可知,末的含义在戏剧中,不能解释为微末。

元代杂剧中,“末”这一角色也是自前代歌舞伎艺体制中流传下来的,尤其是承袭了西域歌舞因素。末也叫“末泥”,在宋代的戏剧演出中,末泥与引戏一同组织戏剧,“末泥负责主要张本,角色引戏负责领舞”。此为末的职能之一。

2.“末”的歌唱职能

末的职能为唱念,记载中有“末泥一曲清歌引人醉”。

在我国宋代,角色末主要负责歌唱表演开始前的提示,从作用上看类似于上文引述的“主张”。在末出场时,要配以念白等,然而其中歌唱是最主要的部分。在上文所引的材料中,均涉及到歌唱的问题。《笔花集》中讲末的特色即唱,张炎诗中有“明珠一颗盘中走”,表达一位末角色的歌声清亮。从这里看出,末角色需要唱功纯熟。

末这一角色承担着重要的歌唱任务,因此它在宋代至金代的戏剧中出现较多,很多史料典籍中都涉及到它。如《梦粱录》中有:“戏剧演出大致四五人,末泥为先,扮寻常艳段,后乃正剧,引戏,末泥,各行其是,副末称作孤。”[23]

这些诸多角色合起来也被称作“五花爨弄”。

戏剧工作者治史的观点是,引戏和引舞之间有承前启后的关系,正如舞头和戏头的关系,戏头与唐时期的乐舞表演中所讲到的舞头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这里可以厘清一条线索,即舞头发展为戏头,戏头发展为末。唐宋的歌舞伎艺中,舞头、引舞,都属于乐正管理,杂剧中的戏头、引戏,都在甲长名下。《宋史·乐志》记载:

展为戏头,戏头发展为末。其乐正掌事,掌器。演奏之人分三类,引舞,舞头,乐师诸人习乐。[24]

从此处可知,演员分为三个级别,其中舞头、引舞,都是第二级别的角色。

东京梦华录》中有“第五盏御酒。……参军负责组队,选取二百余位年方十三的小儿列队,开始以四人击鼓,上有一联,谓如:彩凤青鸾话语,参军色作语问。后舞蹈向前,作乐,亦舞亦唱。最后致敬语。”[25]

引文中有“小儿班首”,从名称上看,是舞头的意思。在歌舞表演中,舞头的职责是致语、进口号,即是要借助念诵以及歌唱来引导戏剧演出的进程。

除此之外,唐宋的宫廷乐舞歌唱中,舞头一职较为重要。然而对于其职责的了解也许存在差异,与其名称不相符。舞头是专门掌管音乐的角色,花蕊夫人在《宫词》中有:引戏着罗衣,唱新词,每日内庭闻教队,乐声飞上到龙墀。

所引的这首诗,为研究戏剧角色的学者提供了一点认识。在描绘的唐宋的宫廷歌舞中,舞头的职责,不与舞有关,而是掌管歌唱。正是在此意义上,花蕊夫人才从音乐出发,来表现舞头的演出状态。

从上述材料分析中,传达出这样一种观点,在唐宋的宫廷歌舞中,引舞司舞,舞头司歌,它们各司其职。《西河词话》当中说,古代歌舞相区分,历无同奏,舞头、引舞各行其是,至唐时,稍有所变。

在古代,引舞和舞头分别担任不同的职务,早期的歌舞戏《拨头》《兰陵王》等,都属于面具舞,限制了同时歌舞,从而有了歌舞不同时出现的情况。有歌就没有舞,有舞就没有歌。

3.“末”的梵语含义

搞清楚角色“末”的来龙去脉,就能够解释“末”的含义了。

根据前文的介绍,末的前身为舞头、戏头,它们都含有念唱的功能。或者说,都和发音有关,在梵文中,喊叫的汉语音译恰好是“末”,梵文语音为ma。

梵文的ma为长音节,若以短音发音,即会出现于末相同的mo音,二者之间有相同的部分。一是代表音阶中的第四个音符,二是表示佛教中神的异名。音阶符号显然与念唱相关联,而在梵语中,和唱念相关的词中,一部分即以ma为重要的音节部分。如末羯,译为精通唱歌跳舞之人,末戈陀,译为歌唱赞美祖先的人,再如芒科,译为作颂词者或宫廷诗人。第二种解释和湿婆神有关,其除舞神外,也与音乐有关。在唐代末期,一首乐曲名称为末醯首罗,《唐会要》的记录中有关于该乐曲的,提到了末醯首罗,言其属于太簇乐。从此处看出,梵语中,“末”的读音,的确和歌唱、念诵紧密相关。借助畅通发达的丝绸之路,佛语梵音渐次进入我国,汉唐人们即将专门掌管念唱的戏剧演出人员,称为“末”了,这也是能够理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