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尸体腐烂过程中的膨胀现象:微生物分解引起的肿胀和颜色变化

尸体腐烂过程中的膨胀现象:微生物分解引起的肿胀和颜色变化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尸体腐烂过程中,名称起得非常写实的“膨胀”阶段的特点是尸体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变得肿胀,同时伴随颜色的变化,也就是所谓的“微生物分解”过程。由于气体并没有足够多的方式从尸体中释放出来,于是便贮存在细胞中。不过,相比之下更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由于腐烂导致天然出气口的塌缩或闭锁,尸体最终会在气体的作用下膨胀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尺寸。

尸体腐烂过程中的膨胀现象:微生物分解引起的肿胀和颜色变化

在尸体腐烂过程中,名称起得非常写实的“膨胀”阶段的特点是尸体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变得肿胀,同时伴随颜色的变化,也就是所谓的“微生物分解”过程。和自溶与生物作用无关正好相反的是,微生物分解完全依赖于体内微生物的活动,而与生物酶的活性无关。其实在每个活着的人体内都有可以分解尸体的微生物存在,但随着死后自溶作用的影响以及随后的细胞裂解,微生物们得以成功侵入到在活着的宿主体内难以接近的禁区。更重要的一点是,腐烂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忽然充满了高养分的液体,它们可以算是进入了一场“豪华盛宴”。虽然在胃部生存着一部分真菌,但是大多数微生物都是来自肠道的“正常菌群”,比较常见的有乳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等。梭状芽胞杆菌又叫作“尸毒梭菌”,从其名称就能看出终于到了此类微生物发挥作用的时刻。由于电视上不断播出益生菌复合维生素和养乐多等产品的广告,如今人们对于体内的共生微生物都有了比较普遍的了解,但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体内共生的菌群越多,死后的腐烂过程就进行得越快。当你被鼓励参加“乳酸菌挑战赛”时,这个冷知识可能会对你有用,所以很有必要记住它!

虽然微生物分解也是从死亡后的第一时间就开始了,但是它的种种迹象要经过很多天后才能显现出来。令血液呈现鲜红颜色的血红蛋白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变成硫化血红蛋白——一种与正常血红蛋白完全不同、带有难闻硫黄气味的物质,并令皮肤出现从绿到紫,最终发黑的颜色变化。由于这一变化起始于肠道,因此最先会被注意到的迹象是右下腹部(盲肠以上位置)的绿色斑点,随后色变很快在整个腹部乃至全身蔓延开来。从19世纪初开始不断涌现的“死亡候诊室”或者“死者之家”,就是基于绿色斑块是腐烂不容置疑的证据这一点而建立的。就像梅兹博士在《奎格利》的《尸体:一段历史》中指出的那样:“腐烂是唯一确凿的死亡迹象。”“死亡候诊室”或“死者之家”的作用除了保护活着的人不被死者影响之外,也能防止假死或未死之人被误认为死亡而埋葬,每一名死者都会在那里停放至尸绿出现后再下葬。

继下腹部之后,在肩膀和大腿等处也会出现如大理石纹路般的腐烂征象,这是由于在微生物活动初期,能够导致颜色变化的细菌会首先顺着受到阻力最小的血管迁移。随后,血管也会发生破裂,于是各种微生物便在体内自由扩散开来。身体组织内充满了由各种细菌活动产生的气体,其中的产气荚膜梭菌还会在活着的人身上造成“气性坏疽”。在尸体中,产气荚膜梭菌会制造出“组织气体”,就是这种气体令尸体在被移动的时候,由于皮下像一块雀巢充气巧克力似的充满气体(虽然远没有巧克力那么美味),而发出被统称为“爆裂声”的噼里啪啦或爆开的声响。由于气体并没有足够多的方式从尸体中释放出来,于是便贮存在细胞中。有时候,气体也会经由肠道离开,于是便有了所谓的“死后放屁”,又或者从口腔释放,就像死者打了个嗝或者发出一声呻吟(气味都非常难闻)。不过,相比之下更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由于腐烂导致天然出气口的塌缩或闭锁,尸体最终会在气体的作用下膨胀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尺寸。在体内不断增长的气压的作用下,尸体的眼睛和舌头都会向外凸出,生殖器充血,同时腹部的情况只能用“牛一样的大小”来形容。

我是通过一种最痛苦的方式对这种气体建立起深刻认识的。那是我的第一次腐尸解剖,主管安德鲁就在一旁看着。为了能够对正在处理的部分看得更清楚些,我便朝着尸体的上半身弯下腰去。我拿起PM40解剖刀,自信地像往常一样去做切口,就在刀片与鼓胀腹部绿色的皮肤接触的那一瞬间,尸体紧绷的皮肤表面竟涌起了一阵波动,随后发生的事情就像是一个来自地狱气球在我的面前迸裂:我几乎被一阵有生以来闻到过的最恶心的臭气迎面击倒。其实,我当时还戴着一个面罩,但是和这股气体喷发的杀伤力比起来,它的作用简直是九牛一毛。为了让你们比较容易想象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气味,我先来分析一下它的成分:腐胺和尸胺,都是蛋白质降解后的产物;还有硫氰化物(臭鸡蛋的气味)和甲烷(放屁会臭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一种叫作“粪臭素”的成分,我认为如果它的发音(Skatole)能够改成“scat-hole”也许能更真实地反映出这种气味的本质,因为“scat”源自希腊语中表示“粪便”的单词。我眯着眼睛转向安德鲁,面罩上飞溅得满是黄色和绿色的液滴,甩给他一个“你为什么不提醒我”的怨念表情。他一边大笑一边回答道:“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你将永远记得靠后站的重要性。”(www.xing528.com)

非常好的一课,并且我真的受教了,我的先生。这也是我为何在此后的每一次尸检中,除非实在太不舒服了,其他大多数情况下都尽量戴好面罩的原因……

尸检中刺破的腹部给了里面鼓胀的气体一个逸出的出口,但是假如没有进行这一操作,那么气体仍将不断产生,把体内的液体从七窍不断挤出,直到皮肤组织再也承受不住而最终发生真正的爆裂——这种情况可能在死后两周左右出现。或许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但确实哪怕这样,我们也要继续完成常规的尸检:取出所有的器官并逐一检查。显而易见这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所有的器官早已完全丧失掉了其原本的结构和完整性。它们原来各自的形状以及相应的尺寸都已消融在一摊烂泥里。到了这个阶段,所有一切都稀烂地搅和在一起:脏器、脂肪、水疱中的液体渗出物等。我曾尝试过去取出一些脏器,但捧着它们的感觉就像捧着糖浆似的,并且浆体还不断地从指缝里往下流。

腐烂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会令尸体变得面目全非,死者真实的身材、种族、发色以及面部特征等,有时候甚至连性别也包括在内,都被模糊掉了。像在利物浦这样的小城市里,很多人死后都会在报纸上发布讣告,旁边附有一张生前的生活照。在对腐尸进行尸检的时候,我总会在脑海把死者的模样进行一番描绘,但后来都会发现,他们实际生活中的样子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正是这一点,让我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便意识到,对已经腐烂的尸体而言,即使是由亲人和朋友亲自来辨认,其结论也并不总是那么可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