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斗酒诗与酒神精神的文化内涵

斗酒诗与酒神精神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酒的文化内质,就是酒神精神。酒神精神是一种火热、狂放、豪爽,无拘无束、自由洒脱的精神。南北朝时,饮酒必有歌舞相伴,因此为酒而作歌,酒又催生歌舞。他的诗词、书法都很好,经常是酒酣落笔,号称“四明狂客”。宋代的苏舜钦,得到范仲淹的提携,同时娶了宰相杜衍的女儿为妻。苏轼也是一个酒后吐真情做好文章的文人,他的诗词和绘画,往往也是酒后挥毫趁兴而作。

斗酒诗与酒神精神的文化内涵

酒的文化内质,就是酒神精神。酒神精神是一种火热、狂放、豪爽,无拘无束、自由洒脱的精神。酒文化的精神气质,与文学和文人的精神气质是相同的。文学的本质是感情的抒发,文人没有激情、没有豪放旷达、没有追求自由洒脱的胸怀,是写不出好作品的。之所以很多文学作品是在诗人酒后或者在酒场上产生的,那就是酒激发了文人骚客的激情,点燃了诗人的灵感之光。

南北朝时,饮酒必有歌舞相伴,因此为酒而作歌,酒又催生歌舞。“前世乐饮,酒酣,必起自舞。《诗》云‘屡舞仙仙’是也。宴乐必舞,但不宜屡耳”。[1]很多酒场合,都要作歌相合。做寿宴,有《寿酒歌》:“天命大晋,载育群生。于穆上德,随时化成……”酒宴宾客,有“东西厢歌十二篇”,如《嘉会》中就有“恺乐饮酒,酣而不盈。率土欢豫,邦国以宁”[2]的诗句。从这些记载中可知,很多诗歌,就是为饮酒助兴而作的。《魏书》中记载了饮酒作诗的场面,“高祖飨侍臣于玄瓠方丈竹堂,道昭与兄懿俱侍坐焉。乐作酒酣,高祖乃歌曰:‘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彭城王勰续歌曰:‘愿从圣明兮登衡会,万国驰诚混江外。’郑懿歌曰:‘云雷大振兮天门辟,率土来宾一正历。’邢峦歌曰:‘舜舞干戚兮天下归,文德远被莫不思。’道昭歌曰:‘皇风一鼓兮九地匝,戴日依天清六合。’高祖又歌曰:‘遵彼汝坟兮昔化贞,未若今日道风明。’”[3]诗句多是君臣之间自吹和奉承之意,但也说明酒助诗兴,很多诗篇也就是因酒而发的。

唐代胡楚宾,“属文敏速,每饮半酣而后操笔。高宗每令作文,必以金银杯盛酒令饮,便以杯赐之。楚宾终日酣宴,家无所藏,费尽复入待诏,得赐又出。”[4]胡楚宾为学士,文采敏捷,每当作文必饮酒半醉才动笔,然后一气呵成。唐高宗很是欣赏他的文采,诏他作文时用金银酒杯盛酒,待他文章写成就用酒杯赏赐。尽管如此,胡楚宾因整天喝酒宴客,家中并无积蓄,只等皇帝诏入,得赏赐后又出来换酒喝。好在他生性谨慎口紧,不敢谈半点宫中事体。即使喝醉后有人打听,他也会糊弄过去。同时的贺知章,不仅是大文豪,也是主管文化的大官,他性格旷放,经常谈笑风生,是当时贤达追慕的对象,也就是说文学粉丝很多。贺知章也提携过不少有才之人,李白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诗词、书法都很好,经常是酒酣落笔,号称“四明狂客”。“遨游里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贺知章的好朋友张旭,是著名的书法家,“旭善草书,而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癫”。[5]张旭被人们称为癫子,是说他挥洒书法时候的状态。张旭书法,必在喝醉酒后,进入狂呼嚎叫的状态,信手挥笔,其字如有神助,变化无穷,所以又叫作狂草。

皇甫湜有文才而自负,当时裴度要修福先寺,于是向白居易讨要碑文。皇甫湜知道后气愤地对裴度说:近处的我你不取,而要远求白居易,请允许我从此辞去。裴度于是让皇甫湜写碑文,“湜即请斗酒,饮酣,援笔立就”。[6]皇甫湜果然是人才,斗酒喝下去,进入酣醉状态,碑文立马写成。裴度看了碑文,很是满意,于是重赏了皇甫湜。皇甫湜一看大怒,说自从我做了《顾况集序》后就没有给人写过文章,如今你这碑文三千字,篇幅也有三大篇,为何给我这么薄的待遇呢?裴度也算大度之人,笑着说:你这家伙真是狂放不羁呀!于是重重酬谢了皇甫湜。(www.xing528.com)

王勃因作《滕王阁序》而出名,被世人称为天才。“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7]王勃写文章,也要酒醉后落笔,喝醉了酒,文思如泉涌,精彩的是一气呵成,不改一字。

宋代的苏舜钦,得到范仲淹的提携,同时娶了宰相杜衍的女儿为妻。当时杜衍、范仲淹等人为朝廷推荐贤达之人,意欲有所变革。而御史中丞王拱辰等不满意他们的作为,苏舜钦好喝酒,也不拘小节,苏舜钦用卖旧书报的公钱买酒喝,还招了乐妓一起喝酒。于是被王拱辰抓住,以自盗的罪名被弹劾流放到吴中,后郁郁不欢而死。苏舜钦诗文书法都好,“善草书,每酣酒落笔,争为人所传”。[8]且不说苏舜钦酒酣落笔,书文为人所传诵,即宋代的廉政纪律是很严格的,苏舜钦一伙卖一点旧报纸,用这点钱买了酒喝,就被罪责为自盗,而且被流放。苏轼也是一个酒后吐真情做好文章的文人,他的诗词和绘画,往往也是酒后挥毫趁兴而作。黄庭坚评价说:“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苏轼的创作体会也是:“枯肠得酒芒角出,肺肝槎牙生石竹,森然欲作不可留,写向君家雪色壁。”意思就是在饮酒中得到灵感,创作的欲望不可抑制,于是在别人的墙壁上挥洒。

现代文化人也说过“举杯常无忌,下笔如有神”,[9]画家钟灵作画,也喜欢在与酒“热恋”后,酒酣落笔:“先师白石老人有云:‘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我觉得饮酒也可以说‘妙在醉与不醉之间,大醉为亵渎酒神,不醉为冷落仙子’。饮酒微醺,飘飘欲仙,精神振奋,头脑清醒,余香满口,吹气如兰,个中妙趣,有不可言传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