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人酒趣:南齐时的文人好酒,金朝的萧韩家奴饮酒赋诗,正直的王鼎发牢骚

文人酒趣:南齐时的文人好酒,金朝的萧韩家奴饮酒赋诗,正直的王鼎发牢骚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齐时的文人好酒,其酒趣也不亚于相如卖酒。金朝的萧韩家奴,通辽、汉文字,有文才,经常与皇帝饮酒赋诗,虽然是酬酌之作,但也不忘规讽。其时的王鼎,也是正直不阿的文人,人有过失,他必当面诋评。正直的文人也有发牢骚的时候,王鼎请客,喝醉了在酒席上发牢骚,埋怨皇上不识人才,使他不得晋升。也就是说祝允明是一大文人,但是吃喝嫖赌都来,要求得他的诗文,大多是要贿赂妓女,方能得到。

文人酒趣:南齐时的文人好酒,金朝的萧韩家奴饮酒赋诗,正直的王鼎发牢骚

汉代的司马相如因酒与卓文君相识而一见钟情,半夜私奔,后又令文君当垆,自己做酒保的故事,传为世代佳话,这在前面也叙述过。南齐时的文人好酒,其酒趣也不亚于相如卖酒。

灵鞠早些时候文章很有盛名,后来进入南齐就开始衰落了,人也变得颓废,经常蓬头垢面,也不理家业。他很好喝酒,喝了酒就喜欢批评他人。一次在沈渊处,一起品评王俭的诗,沈渊说王俭的文章大有长进。灵鞠说道:比我没有长进的时候如何?这个话就是针对王俭的,因为早些时候王俭曾说灵鞠不仅仕途没有长进,文才也没落了。看来,王俭是有仇不报非君子。檀超也自视其高,嗜酒如命,喝了酒就爱自吹,说我感觉我是最好的。不过,当时的皇上喜欢他自吹,很赏识他,他的官运比较好,做到了司徒右长史,后来和江淹一道主管史书的修撰。卞彬好饮酒,喝了酒就“摈弃形骸”,不检点,不修饰,浑身破烂肮脏。他写了一篇《蚤虱赋序》,是对自身的描述,他说因为家贫,一件衣服十年不换,人又多病,生性又懒惰,所以浑身发臭,苇席间长满蚤虱,整天瘙痒不止。总之,文章不堪入目。卞彬由于家贫,经常饮酒都没有下酒菜,叫作饮寡酒。他写文章经常带刺,爱讥讽时事权贵,好在皇帝心宽,没有加罪于他。最为精彩的是他以禽兽比权贵:“羊性淫而狠,猪性卑而率,鹅性顽而傲,狗性险而出。”[10]

杜甫诗歌,由于长期封他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所以感觉这一布衣老头很老实。其实不然,喝了酒,杜甫也要做出些出格的事。战乱中,杜甫流落到剑南,后在成都西郭,即现在的杜甫草堂一带,结草庐而居。当时的严武节度剑南西川一带,因为与杜甫是世代旧交,对杜甫很友善,曾亲自登门拜访。杜甫见严武,却衣冠不整,且性格急躁傲慢。一次喝醉了酒,登上严武的卧床,瞪着严武说:“严挺之有这种儿子嗦!”严武也是凶猛之人,哪里忍得了这样的侮辱,于是要把杜甫和梓州刺史章彝一起杀掉。没想出门的时候,门帘挂住了他的帽子,而且挂了三次,看来是天要留人,他的左右趁机告诉了严武的母亲,其母急忙出来制止,杜甫方得保全性命,独章彝被杀。史书上说,“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人都是复杂的,杜甫“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大历年中游岳祠,被水围困,十余日没有吃喝,县令得知,划船相救,“令尝馈生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杜甫一生喜欢酒,也死于酒,据说就是这次牛肉吃多了,酒喝多了,半夜里被胀死了。然而他的诗歌传于世,被称之为“诗史”,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11]

可惜李杜,成于酒,李白“斗酒诗百篇”,然而也败于酒。李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但却喜欢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唐玄宗要写乐府新词,急诏李白进宫,李白却醉卧在酒店里。“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倾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喝醉了进宫,用凉水清醒清醒,提笔就写下十余章,深得唐玄宗喜欢。也是酒惹的祸,喝醉了不知天高地厚,竟要高力士为他脱靴,由此被逐出朝廷。“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一代诗仙,竟也死于酒中,悲乎哀哉!

五代的郑云叟“以山田自给,俱好酒能诗,善长啸”。[12]他有一个大酒瓠,据说能避寒暑,不管天热天冷,酒装在里面很久都不会坏。郑云叟每天就携着酒瓠,游戏于山水之间,喝酒吟诗,不亦乐乎。高祖继位,久闻郑云叟的名声,诏他为右谏议大夫,云叟称病辞谢,上了一篇辞谢表。高祖一看这篇表,更是喜欢,让周围大臣传看,并赐号为逍遥先生,以谏议大夫的官位,每月给以俸禄。

金朝的萧韩家奴,通辽、汉文字,有文才,经常与皇帝饮酒赋诗,虽然是酬酌之作,但也不忘规讽。皇帝喜欢打猎,每次打猎萧韩家奴都要规谏。遇到打猎死伤的人数、动物数,萧韩家奴都要记录在册。皇帝很是不爽,要萧韩家奴删掉记载,萧韩家奴说史家的笔就应当纪实书写,皇帝没有办法。一次皇帝问萧韩家奴,我国创立以来,谁是贤主?萧韩家奴回答说是金穆宗。皇帝责怪他说:“穆宗好酒,喜怒不常,视人尤草芥,卿何谓贤?”萧韩家奴回答说:穆宗虽然暴虐,但是他徭役赋税很少,人民能安乐生活,纵观穆宗一生,无罪被他杀死的人,没有超过如今打猎死伤的人数,“臣故以穆宗为贤”。皇帝默然不能相对。其时的王鼎,也是正直不阿的文人,人有过失,他必当面诋评。“一日宴主第,醉与客忤,怨上不知己,坐是下吏。”正直的文人也有发牢骚的时候,王鼎请客,喝醉了在酒席上发牢骚,埋怨皇上不识人才,使他不得晋升。当然这些话就传到皇上耳朵里了,于是龙颜大怒,黥面棍杖后罢官,王鼎被发配到镇州。后来即使大赦天下,王鼎也没能赦免。幸好当地守臣请王鼎为皇上写贺表,王鼎趁机写了一首诗让使者带给皇上,其中一句“谁知天雨露,独不到孤寒”[13]打动了皇上,被诏复职。王鼎也是奇人,他在县衙做小官时,在庭院中小憩,突然一阵狂风吹来,把他的卧榻抬到高空,王鼎面无惧色,对龙卷风说:我是朝中正派之人,邪不压正,可慢慢把我放下来。一会儿,卧榻落在原位,狂风遂止。

明代有一奇人叫祝允明,生下来就多了一个指头,所以自号枝指生,自幼好学,五岁能写文,九岁能作诗,稍后博览群书,“文章有奇气”。在酒席上更是思如泉涌,“尤工书法,名动海内。好酒色六博,善新声,求文及书者踵至,多贿妓掩得之”。也就是说祝允明是一大文人,但是吃喝嫖赌都来,要求得他的诗文,大多是要贿赂妓女,方能得到。言下之意,可能一天到晚他待在妓女处的时间为多。这人不讲规则,蔑视法度,也不想办法赚钱,有了钱就邀约朋友豪饮。还有多的钱就分给大家,身上不留分文。祝允明到了晚年,生活更加困难,每次出门后面追债的人相随于后,老先生却不以为忧,反以为喜。

其时的唐伯虎,也是个性古怪之人,“与里狂生张灵纵酒,不事诸生业”。祝允明曾规劝过唐伯虎,这才有所收敛。后来乡试考了第一,朝中官员很欣赏唐伯虎的文章,但因其后一次考试作弊牵连到唐伯虎,只给了他一个小吏的职位,唐伯虎愤而不就职,回家后更加放浪形骸。当时宁王宸濠看他是个人才,重金聘请他,唐伯虎察觉宁王宸濠有叛逆之心,就假装喝酒发狂,做些丑陋的事。“宸濠不能堪,放还。筑室桃花坞,与客日般饮其中,年五十四而卒”。[14]画影中的唐伯虎,风流潇洒,惹得众美女粉丝追捧,却原来是个酒鬼。

[1] 沈约:《宋书》,102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2] 沈约:《宋书》,107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3] 魏收:《魏书》,229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4] 刘昫:《旧唐书》,1005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www.xing528.com)

[5] 刘昫:《旧唐书》,1010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6] 欧阳修等:《新唐书》,711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7] 欧阳修等:《新唐书》,806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8] 脱脱等:《宋史》,2030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9] 李国文等:《将进酒梦如烟》,136页,北京:团结出版社,2008

[10] 萧子显:《南齐书》,148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11] 欧阳修等:《新唐书》,806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12] 薛居正:《旧五代史》,212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13] 脱脱等:《辽史》,176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14] 张廷玉:《明史》,1316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