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和方法探析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和方法探析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育多采用单篇阅读,很少采用整本书阅读。新课改后,新课标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提出整本书阅读的理念。以经典文学作品为阅读材料,通过班级读书会这种教学组织形态,依据学生不同学段年龄特点,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不同类型的书籍,在教师的组织下,围绕话题展开整本书的讨论学习。整本书阅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指内嵌于语文课程中、作为一种正式学习活动的整本书阅读。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和方法探析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育多采用单篇阅读,很少采用整本书阅读。新课改后,新课标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提出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阅读教学观念,从整本书的整体角度来组织阅读教育计划,引导学生规划连续阅读,让学生改变这种零碎、肤浅的阅读过程。我研究的整本书阅读,阅读主体是初中学生,阅读材料主要是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文学名著中,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主动构建作品意义,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整本书阅读与群文阅读不同,群文阅读是根据议题组织成的没有直接联系的文本,整本书阅读则是具有内在逻辑的文本;群文阅读考验是横向文本之间的比较,而整本书阅读考验的是纵向文章脉络的把握。整本书阅读与传统的课外阅读相比:课外阅读定位于课外的阅读,阅读行为是学生自发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难以保障;整本书阅读定位于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阅读时间可以安排在课外。从课程形态看,“课外阅读是教材的延伸,是处于课程边缘位置。整本书阅读是具有独立价值的一种课程形态”。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针对整本书阅读开展的教学活动。以经典文学作品为阅读材料,通过班级读书会这种教学组织形态,依据学生不同学段年龄特点,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不同类型的书籍,在教师的组织下,围绕话题展开整本书的讨论学习

整本书阅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指内嵌于语文课程中、作为一种正式学习活动的整本书阅读。我研究的整本书阅读是以经典文学作品为阅读材料,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展开的阅读。(www.xing528.com)

整本书阅读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阅读力”“思考力”和“表达力”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教师指导阅读策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方式通常以默读、跳读、浏览、略读为主,阅读评价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测,关注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层次,重视学生阅读后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阅读批判和反思的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