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确阅读迁移目标,有的放矢

明确阅读迁移目标,有的放矢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鲁迅的文章略显晦涩,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面对这种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分析阅读教学的迁移目标并以思维发展程度为依据进行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二)划分阅读教学的迁移目标1.知识迁移知识迁移是语文阅读教育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迁移。

明确阅读迁移目标,有的放矢

(一)分析阅读教学的迁移目标

实现迁移的前提是两个问题的相似性,关键在于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深度加工,学习者自身的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学习方式和自我效能感。“事倍功半”是语文阅读教育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大多数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目标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建构。其实,语文阅读学是一种思维意识教学。由于不同层次的思维有不同层次的学习和认知,从而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也不同。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和教育家布鲁姆都认同“学习是有层级的”。布鲁姆将教育目标进一步细分为六个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和综合。这是一个从低水平学习到更高水平的学习过程。语文教师不仅要保证同层次思维的完整性,更要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还要保障不同层次思维之间的连贯性,这不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甚至是整个语文教育领域的 共识。

朱绍禹教授也曾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复述性阅读、解释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作为一个从机械化到自主化的过程,它不仅符合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也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对语文阅读教育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鲁迅的文章略显晦涩,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面对这种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分析阅读教学的迁移目标并以思维发展程度为依据进行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从现状来看,目前较为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步骤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扫清字词障碍,保障学生能够做到通读课文;第二步是分析文章脉络、理清故事线索、探究人物形象,从细节着手解构课文;第三步是总结写作特色、语言风格;第四步是升华文本,概括文本主题,评价文本意义。这种教学步骤符合教学规律,且能够将框架迁移至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中。在分析阅读教学的迁移目标时,教师首先需要了解阅读水平可以分为几级,如何才能实现某一层次的阅读教学目标,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和长期的思维发展息息相关,阶梯式的阅读迁移训练才能够促进正迁移的发生,避免学生进入负迁移的误区。

(二)划分阅读教学的迁移目标

1.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是语文阅读教育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迁移。新手教师不擅长应用迁移策略,可以考虑从知识迁移入手,循序渐进。同时,在小学过渡阶段,教师也应该更加侧重对知识领域的迁移,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了解新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新生对语文学习的不适应感和畏难情绪。

在语文阅读教学领域,我们可以将知识划分为背景知识和字词句知识两大模块。常见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背景和写作背景等。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中有鲁迅所作的《少年闰土》,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则选录了鲁迅所作的《从百草园三味书屋》,教师要想实现知识迁移,首先要找到二者之间的连接点,即作者鲁迅。鲁迅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中旗帜鲜明,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在小学阶段必然已经对鲁迅有了深入的了解,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迁移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迁移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里,是学生主动汲取,而非教师被动灌输。(www.xing528.com)

2.技能迁移

语文技能是一个较为笼统、模糊的概念。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听、说、读、写四个主要方面,又可分为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技能的迁移渗透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要想实现技能的迁移就不止需要关注语文阅读的表层,更需要深入到语文阅读的里层,共同的规则是形成技能的前提条件,技能的迁移是程序性知识之间的转换。

技能的迁移是迁移的较高层次,一方面对学生而言难以建立起成熟的阅读技能体系;另一方面学生也难以形成“技能”这一概念,有意识地将已获得的阅读技能应用到同类型的阅读文本中去,因此技能的迁移格外需要教师的引导。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什么是阅读技能,以及如何掌握阅读技能;其次,要让学生娴熟地运用已经掌握的技能;最后;鼓励学生主动运用技能解读文本,实现触类旁通,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

3.情感迁移

情感迁移是语文阅读迁移教学的最高层次,也是最难以实现的目标,情感是不可量化、没有章法的,如果要将情感的迁移确立为迁移目标,首先要找到迁移的立足点。立足点可以是某种确切的情感,如亲情。例如,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中选录的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莫怀戚的《散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兼顾知、情、意三个维度,但是对于许多非专家型教师而言往往只能够实现对“知”的训练,却无法兼顾“情”与“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会将阅读教学任务刻板地划分为语言形式任务和思想内容任务,在分析课文时着眼于某一字、某一词、某一句,而非着眼于整篇课文。诚然,阅读教学是存在轻重、主次的,但过分强调对某一字、某一词、某一句的解读不仅会扼杀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还会导致对文本整体的解读十分片面、零散。实际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是教学活动的立足点与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且循环往复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缺一不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