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斐波那契数列的投资应用:市场走势的周期模式

斐波那契数列的投资应用:市场走势的周期模式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谢女士说,这也为她今年炒股赚钱并学会成功地逃顶打下了基础。而将斐波那契数列应用于投资则称为“周期”。艾略特认为,市场走势不断重复一种模式,无论趋势的规模如何,每一周期皆由5个上升浪和3个下跌浪组成。

斐波那契数列的投资应用:市场走势的周期模式

1.思考题:请你对道氏理论、波浪理论、信心理论、随机漫步理论、股市发展阶段与成长周期理论、相反理论、亚当理论、黄金分割率理论的核心观点进行总结,并对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评析。

2.讨论题:在股市比较平稳运行时,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与减持(股票)行为引起的市场反应一般为:增持,公司股价上涨;减持,公司股价下跌。如果是股市向好或走差,对应的上述情况还会产生放大效应。请你分析讨论: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与减持的原因一般会有哪些?市场投资者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3.辩论题:在中国股市里,企业分红率比较低,机构投资者往往投机性也很大,造成中国股市波动比较频繁,很难走出持久的牛市行情。不过,也有像巴菲特这样的大师以价值投资成为世界最成功的市场投资者。而中国市场也有像贵州茅台、长春高新这样长期走出上涨趋势的股票,投资者如果能长期持有这样的股票,肯定会挣得盆满钵满。因此,证券市场里就长期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你更倾向于哪一方呢?说出你的理由。

辩方A: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应该坚持采用价值投资方法!

辩方B: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应采取技术分析法进行投机性投资!

4.案例分析题:数学美女巧用斐波那契数列炒股,躲过两次大跌。

【案例背景】重庆“85后”美女股民谢女士2015年成功躲过两次大跌,让自己的账户资金翻了两倍。

(1)大学时期就很有理财头脑

谢女士就读于重庆理工大学数学系,大一开始就不向父母要钱了,在校园里做生意。卖过化妆品,开过洗衣房,当过二房东,生意都不错,到毕业的时候已经赚了20多万元。

(2)第一次炒股从20万亏成3万。

大学毕业后,谢女士第一次接触到股市,“我当时觉得很有意思,第一次跟着乱买了4万元,就遇到了涨停。”

第二天,她就把自己所有的积蓄20万元投入了股市,并辞了工作打算专职炒股。

“选股基本靠消息,后来发现也没有几个靠谱的,买卖全凭感觉,一年下来账户里的钱直接从20万变成了3万元。”

虽然亏了不少钱,谢女士却觉得给自己上了人生最宝贵的一课。“从那以后,我开始喜欢股市,买了很多炒股的书,还会主动跟朋友分析行情指数。”谢女士说,这也为她今年炒股赚钱并学会成功地逃顶打下了基础。

(3)斐波那契数列是她的炒股秘方。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美丽、和谐的数列,即1、1、2、3、5、8、13、21…直至无穷大。这些数字前一个数字和后一个数字的比值就是黄金分割率0.618。

而将斐波那契数列应用于投资则称为“周期”。从重要的市场顶部或底部起计算未来,得出的时间目标。其中的垂直线分别标志着未来第3、第8、第13、第21、第34、第55及第89个交易日的位置。这些日子可能意味着市场的重要转折点。

谢女士的心得是:“当遇到大跌的时候,基本上第3天我会以20%的仓位进入。如果之后还没涨,跌到第5天我会追加三成进去,这时候的反弹概率有50%。若到第8天还在跌,我就会全仓进去。基本上反弹的时候,3天时间可以赚15%~20%。”(www.xing528.com)

(4)每天都要做操作计划。

谢女士每天收市后都会根据判断,做自己第二天的操作计划。“告诉自己低开如何操作、涨了如何操作,等等。”

“我觉得做股票不是赌博,50%概率涨我不会进,50%概率跌我会出,空仓不会亏钱,我只做大概率事件。”

谢女士一直在强调,再有自信都要给自己留好后路,有100万资产拿50万炒股就行了,更不要去配资。同时要了解自己最大的承受能力在哪里,才能做好方案。

(5)主要看深证综指。

谢女士认为:做股票就是要分清楚现在是牛市还是熊市(其判断依据是市场平均市盈率的60倍)。“我是纯粹的技术派选手,我不听任何消息。在选择判断标准上,我主要看深证综指,因为上证指数的大盘子股票太多,指数是失真的。”

“牛市太简单了,随便买,买了不动,翻倍就出。至于逃顶,市场平均市盈率大概60倍左右就要逃了,不要妄想去找最高点。”

问题:(1)你认为谢女士股市成功靠的主要是“斐波那契数列炒股秘方”吗?

(2)一个想在股市活动的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股市投资者?

投资名人故事

波浪理论创始人——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

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1871—1948),1871年7月28日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的玛丽斯维利镇,早年从事过多种职业,后成为一名杰出的会计师。晚年,艾略特以其著名的波浪理论而闻名于世。

1927年艾略特因病退休,在休养期间,他开始将所有的注意力转向了研究股票市场的行为上,揣摩出了股市的波浪行为。1934年,艾略特与正在投资顾问公司任股市通讯编辑的查尔斯·J.柯林斯(Charles J.Collins)建立了联系,告诉了他自己的发现。1938年,柯林斯为他出版了《波浪理论》(The Ware Principle),并举荐艾略特担任了《金融世界》(Financial World)杂志的编辑。1939年,艾略特在这份杂志上发表了12篇精心撰写的文章宣传自己的理论。1946年,艾略特完成了关于波浪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自然法则——宇宙的奥秘》(Nature's Law——The Secret Of the Universe)。

艾略特利用道琼斯工业指数平均值作为研究工具,发现不断变化的股价结构性形态反映了自然和谐之美,提炼出市场的13种形态(Pattern),给出了类似自然界波动规律的“数学表达模型”。艾略特认为,市场走势不断重复一种模式,无论趋势的规模如何,每一周期皆由5个上升浪和3个下跌浪组成。由此,可运用演绎法则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依据波动原理进行市场走势预测,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艾略特波段理论(Elliott Wave Theory)。

波段理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八浪循环”。波浪的形态是艾略特波浪理论的立论基础,浪与浪之间的比例关系及浪间的时间间距则是艾略特波浪理论另两个关键要素。同时,波浪理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道氏理论、技术分析、经济基本面分析以及新闻价值型都有一些神奇的关联。

波浪理论是较为复杂的一种证券分析技术,但它是证券市场里最常用的趋势分析工具之一。作为描述股市的一种语言,它帮助了无数股民洞悉股市。因此,波浪理论是艾略特为人类知识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