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欧洲货币体系的历史与影响

欧洲货币体系的历史与影响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洲货币体系形成的背景,应追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欧洲货币体系发轫于1950年的欧洲支付同盟。欧元对国际货币体系最直接的影响是它将成为一种能与美元相抗衡的国际货币,削弱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欧洲货币体系的历史与影响

(一)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

如果说牙买加体系是个世界性的货币体系,那么,欧洲货币体系就是当今世界较为完善、影响也较大的地区性货币体系。欧洲货币体系形成的背景,应追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

欧洲货币体系发轫于1950年的欧洲支付同盟。该同盟由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17个成员国组成,其宗旨是通过多边清算体制的自动调节,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差额得以抵消,以促使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发展。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加快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1978年12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共体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建立欧洲货币体系(EMS)的协议,其主要内容如下:

1.创设欧洲货币单位(ECU)

ECU是由原欧洲记账单位(EUA)演变过来的,是一种由各会员国货币组成的复合货币。ECU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其作用在于:

(1)用作确定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比价(中心汇率)和波动幅度的标准;

(2)用作成员国货币当局之间的经济往来以及整个共同体财政预算的结算工具;

(3)用作成员国货币当局的储备资产。

作为一种“准货币”,ECU被广泛用于发行债券、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清偿债务等,并形成了银行业间的ECU市场。

2.建立汇率稳定机制

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与原先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基本相同,即成员国货币之间实行相对固定的汇率和同升同降的浮动,对非成员国货币则实行联合浮动。而不同之处在于,它将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限制在一定的幅度内(一般是中心汇率的2.25%,个别的如意大利里拉及后来加入的英镑,放宽至中心汇率的6%),超过此界限,货币当局要采取措施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如卖出强币、买入弱币等。

3.设立欧洲货币基金(EMF)

各成员国将它们持有的20%的黄金、外汇储备存入各国在欧洲货币基金的账户,作为共同体的共同储备,发挥平抑汇率、稳定外汇市场、帮助成员国渡过暂时性国际收支困难等作用。其所有权仍归基金上交国。

(二)欧洲货币联盟及单一货币的进程

1985年6月,欧共体执行委员会发表了一份白皮书,做出建成欧洲内部统一大市场的决定,要求在1992年前实现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很显然,为加强各国经济的一体化,有必要在成员国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货币关系,货币一体化是建成统一大市场和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如果各成员国都保留自己的货币,它们之间的经济交往必须按固定汇率兑换对方货币,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额外的交易成本。有个例子很能说明这方面的问题。假设一个旅游者携带4万比利时法郎,从比利时出发,周游欧共体9个国家,经过10次货币兑换,即使他一分钱也未花,回到比利时时,那4万比利时法郎也只剩下21300比利时法郎了,货币交易的损失竟达47%。1991年12月,欧共体首脑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开会,就继欧共体建立内部统一大市场后,进一步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问题达成协议,通过了称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的《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马约”的目标在于最迟在1999年1月1日之前建立“经济货币联盟”(EMU),在联盟内实现统一的货币、统一的中央银行以及统一的货币政策。同时,“马约”还制定了时间表,EMU的形成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年7月—1993年年底),所有成员国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第二阶段(1994—1997年),建立称为“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独立的欧洲货币管理体系;第三阶段(1997—1999年),最终建立欧洲的中央银行和发行单一的货币(即欧元)。

(三)欧元的问世及其影响

1999年1月1日问世的欧元,是欧盟的一大创举。无论从世界货币发展史还是从当代国际金融格局的重组来说,都意味着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性变革。

欧元(EURO)是“欧元区”内唯一合法的通货。欧元是在欧洲货币单位(ECU)基础上产生的。1999年1月1日,ECU以1∶1的比率自动转换为欧元。但欧元与ECU的性质已不相同,它不再是一种篮子货币,而是欧元区各国通用的单一货币。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纸币、硬币(辅币)开始流通,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原持有的外汇储备,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保管,多余的部分,由欧洲中央银行售出。

欧元是一种国际货币,发挥国际上的计价单位、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三种职能。欧元对国际货币体系最直接的影响是它将成为一种能与美元相抗衡的国际货币,削弱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欧元问世并良好地运行,这是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在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国家有几种货币同时流通的情况,即复本位制,但从来没有几个国家通用一种货币的情况。在保持各个成员国作为主权国家地位的情况下,各国都使用同一种货币,这种货币由一个超国家的中央银行来发行,并由它来制定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负责这种货币对内和对外价值的稳定,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的货币制度和货币主权的挑战。但是,欧元的运行并非一帆风顺。欧元区各国经济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不断累积,给欧元区经济稳定发展出了个大难题。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殃及了欧洲。2009年12月,希腊债务危机爆发。2010年11月,爱尔兰债务危机爆发。同时,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也陷入主权债务泥潭而难以自拔。欧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www.xing528.com)

补充阅读

欧元指导汇率体系

欧元指导汇率体系(Reference Exchange Rates)是在欧洲央行行长理事会1998年7月的会议上所制定的。根据该会议,在欧元区内欧洲央行和各国央行不会设立官方的欧元定价程序,但为满足每日发布指导汇率的需求,欧洲央行将搭建欧元指导汇率体系,负责计算并每日发布欧元兑其他货币的指导汇率。当时纳入该体系的包括美元、日元等17种货币,随后在2000年9月28日,又加入港元等12种货币。该体系的运转过程是这样的:世界各地央行,包括欧元区国家央行每天在欧洲中部时间(C.E.T)下午2:15左右有一个协调定价机制(Concer-tation Procedure),基于此,欧洲央行计算并通过电子交易系统和网站发布欧元兑这些货币的指导汇率。

从2005年4月1日开始,欧洲央行将在其每日统计并发布的欧元指导汇率体系中加入人民币等7种新货币,即将每日发布欧元兑人民币、泰国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卢比和菲律宾比索等5种亚洲货币,以及俄罗斯卢布和克罗地亚库纳等2种欧洲货币的指导汇率。至此,该体系纳入的货币达到30多种。据欧洲央行的官员介绍,这次选择这7种货币,是“基于交易量等因素”的考虑。欧洲央行的官员还表示,虽然目前该体系中以欧洲货币居多,但“我们将纳入更多的国际货币”。

课后思考题

1.汇率的本质是什么?

2.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些?

3.本币贬值对国民经济有哪些重要影响?

4.怎样理解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5.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项目之间有什么关系?

6.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

7.结合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的变化探究其背后的意义。

8.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哪些特点?

9.阐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以及崩溃的原因。

10.欧元是如何产生的?欧元启动对国际货币体系有哪些意义?

11.试分析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注释】

[1]以外币表示的国外资产。例如,英国进口商用英镑购买中国商品,这种支付手段对英国人而言,不是外汇,因为英镑对于英国人来说是本币。但对于中国出口商而言,则是外汇。

[2]外汇必须是能够在国外得到偿付的货币债权(空头支票、拒付的汇票不包括在内),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金。不能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的外国钞票也不能视为外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