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应不当的言辞:舆论的口误

回应不当的言辞:舆论的口误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结近年来引起公众负面情绪的回应通报,可以发现,有数个雷区易于引爆公众的不满,在舆情回应中需要谨慎规避。例如,某地发生爆炸事故,官方通报在末尾表示遇难者家属情绪稳定。事件处理有始有终,舆情回应形成闭环,是公众所期待的结果。“回应了,但好像没回应”的回应方式,暗含着对公众监督权的漠视,当突发事件再次发生时,公众视线重新回到“没有调查结果”的事件,舆情可能会以更加猛烈的形式卷土重来。

回应不当的言辞:舆论的口误

新媒体时代,人人拥有对话政府的机会。政府部门在回应舆情时,必须注意语气与方式,用公众听得懂的“人话”,讲好他们关注的“人事儿”,才能赢得人心。总结近年来引起公众负面情绪的回应通报,可以发现,有数个雷区易于引爆公众的不满,在舆情回应中需要谨慎规避。

1.通篇公文

公文汇报的内容重点是工作成效,而公众关注的内容是事件的原因和结果,这是发布者视角与公众视角之间需要折中的冲突之处。

例如,河南某地发生火灾,该市官方自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发布通报,在短短263个字的通报中,165个字都在介绍“各级领导重视”,列出了各级领导的职位和姓名,而公众关心的内容则以“暂无人员伤亡,事件原因正在调查”寥寥两句概括。

在公众看来,积极处理突发事件本来就是各级领导的分内之事,而不是需要大书特书的显赫功绩,而安抚公众情绪、消除恐慌和谣言、澄清事实才是舆情回应的任务。公文式的通报,大讲“我做了什么”,却忽视“你想知道什么”,显然不符合当下舆情语言的要求,容易被公众视作“利用处理事故来讨好领导”和“官本位思维作祟”的行为。

2.没有人情味儿

自媒体时代,大量的民间话语涌入公共讨论,使舆论中的语境越来越接地气,政府部门如果不改变以往模板化的语言模式,就会与公众语言形成沟通障碍。如果不在冰冷的回应中提高温度,即使回应的内容是客观事实,也很难得到公众情感上的呼应。

例如,某地发生爆炸事故,官方通报在末尾表示遇难者家属情绪稳定。至亲在突发事件中遇难,以人之常情推想如何能“情绪稳定”?新华社短评直斥其为“官话”而非“人话”。

3.话说一半

面对许多舆情事件,政府部门会把“正在调查中”作为标准答案,然后再无下文。这不仅会招致公众对政府“懒政”“不公开透明”的批评,也会导致相关工作人员产生惰性,把“万能回应”当作最佳答案而不寻求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长此以往,损失的是政府的形象与口碑。

事件处理有始有终,舆情回应形成闭环,是公众所期待的结果。“回应了,但好像没回应”的回应方式,暗含着对公众监督权的漠视,当突发事件再次发生时,公众视线重新回到“没有调查结果”的事件,舆情可能会以更加猛烈的形式卷土重来。

4.雷言雷语

2014年,四川某地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带女下属开房弄丢配枪,枪械安全与工作作风两大问题瞬间拉满关注度。该地公安局副局长解释:这不是“丢枪”,而是枪支的“暂时失去控制”。这一雷人词汇迅速走红。“暂时失控”听上去比“枪支丢失”安全得多,但用较为安全的“新说法”描述影响恶劣的事实,大事化小的意图昭然若揭。(www.xing528.com)

2011年,陕西某县群众反映该县森林公园大量树木枯死。记者调查发现,该园区道路绿化死亡率过半,而县林业局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百姓就是事儿多,是吃饱了撑的”。对舆论监督的蔑视令人瞠目结舌。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作风建设的加强,基层管理人员工作素养与服务意识提升,类似的雷言雷语已经减少,但过去的负面案例,仍当引以为鉴。

5.过于强调身份

《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2016年7月修订版)》第五条指出,对各级领导同志的各种活动报道,慎用“亲自”等词;第七条指出,报道中一般不有意突出某一类型群体或某一种身份。如灾祸报道中,不使用“死难者中有一名北大学生,其余为普通群众”的类似提法。前者,规避了主管部门领导高高在上的俯视感;后者,避免了在人民大众之间形成身份对立。

在舆情处置者眼中,“百忙之中亲自指挥”“发表重要讲话” 等内容表达了领导对事件的重视,但在公众视角中,高度重视是领导的应尽之责,过度强调反而暗含着“官架子大”“日常工作脱离群众”的意味。

6.文过饰非

突发事件发生后,一种常见的思维就是淡化问题并从正面角度叙事,用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优秀事例来平衡负面影响,但这种应对方式经常难以奏效。

2009年,某地煤矿发生一起严重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08人遇难,企业宣传负责人表示“我们应当看到一个主流的东西,528人有420人是成功地走出了井下……”在突发事件中突出“救援奇迹”“第一速度”,试图以正能量转移公众视线,这样的操作并不罕见。类似的表达方式,在公众的视角中,是不愿直面事故原因等尖锐拷问的表现,隐藏着声东击西、对受害者缺少共情、文过饰非的心理。

7.回怼与“挑衅”

突发事件发生后,围绕事件所产生的各类调侃,是网友们发泄不满情绪的方式之一,在不涉及谣言、诽谤、地域攻击的前提下,应允许其存在。此时的官方自媒体,应以坦诚的表达实现平息风波的目的。硬怼、阴阳怪气的暗讽或易被误解的表述,都不利于舆情的平息。

2017年,于某案在网络上热议不止时,“济南公安”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图文:“世事多奇葩毛驴大巴。毛驴:不服来战!大巴:容你战我千百回,受伤的驴总是你啊!”并配了一张毛驴撞大巴车的图片。该微博被网友解读为当地公安对质疑案件处理的大众的嘲讽,引来成千上万网友的抨击。

舆情后一段时间内其他内容的发布,也应谨慎。这一阶段网友的愤怒尚未完全消散,一些信息易被误解为“挑衅”。某地空气发臭事件后,当地官微发布“鸡汤文”,建议早起开窗深呼吸为大脑提供充足氧气,评论区满是“这空气根本开不了窗”;某地天价海鲜事件后,当地政务微博宣称黄金周无一起投诉,引发网友群嘲。这些不合时宜的消息,给跌跌撞撞总算平息下来的舆情又增加了“片尾彩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