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民地位的历史性变迁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践

中国人民地位的历史性变迁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践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人民地位的根本变化和巨大提升,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4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古代民本经济观历史超越和时代升华的最鲜明体现。

中国人民地位的历史性变迁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践

古代民本经济观经过几千年的演进,其基本内涵有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和拓展,但由于历史社会条件的局限,在古代不可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在历朝历代,“民”依然是政治权力行使的客体,其基本权利无法从制度上得到有效保障,需要靠统治者的仁慈恩赐才能实现,即只有通过“君本”才能实现“民本”。即便是在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后,这种状况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广大人民仍然处于被剥削被奴役的境况,仍然没有获得当家作主的地位。

中国人民地位的根本变化和巨大提升,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4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数千年来压迫和剥削人民的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这就在人民的地位上实现了对古代民本经济观的历史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古代民本经济观历史超越和时代升华的最鲜明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人说:‘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吸收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代民本经济观的有益养分,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政治立场、价值导向等方面实现了对古代民本经济观的历史超越。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古代民本经济观的超越,不仅体现在立场和理念层面,而且体现在实践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不断谱写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新篇章。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18311元增至2020年的32189元;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国家教育经费从2013年的3.04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3万亿元,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www.xing528.com)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传承和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国古代民本经济观的全方位超越。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人民日报》(2021年11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