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会我的成长路上的重要经验

教会我的成长路上的重要经验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如班级里有的学生厌恶嘈杂的声音,一旦咆哮声出现,他立马会感受到环境的不舒适,从而容易产生情绪问题。随后学生会融入各自的活动中,不会受我的咆哮影响,该活泼就活泼,该撒娇就撒娇,呈现的还是最初始、纯真状态的自己。

教会我的成长路上的重要经验

文_熊文娟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我的声音是怎样的?低沉?有穿透力?男性化?每个人说话的音色、音量都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关于我声音特点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接触过2014年下半年的我,也就是第一年工作时的我?如果你从教学楼四楼东边的八(2)班经过,又恰好是我在上课,也许你就不会错过我那非常具有辨识度的声音,声大而音低、严厉而粗暴,毫不夸张地说,那是一种咆哮。这种咆哮声带来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就是,我的声音经常沙哑。记忆尤其深刻的是一位老师在听到我说话声音后的一句调侃:“小熊,你可以去参加合唱团,适合唱女低音。”当然,我现在的声音应该依然挺适合唱女低音的。

咆哮声有一定的作用,能镇住大部分学生,但并不是所有学生。尤其是当我尝试了许多办法,仍有一两个学生令我抓狂的时候,咆哮的音量似乎又上升了。从生活了将近20年的象牙塔中走出来,我有的是迎难而上的勇气,有的是满腔的热情,有的是无限的期待,但现实与理想之间隔着长长的鸿沟,给我当头一棒。面对那几个令人头疼的学生时,我常常束手无策,高分贝的咆哮声并没有什么作用,反而惹出那个易怒、暴躁的自己。每当想到学生可能不是出于自身意愿产生行为问题而我却无能为力时,挫败和自责沉沉地压在了我的身上。“哦,我还有很多做不到的事。”看清自己的能力,学会正视自己的不足,这是学生给我上过的最深刻的一课。

学校的教学楼四楼东到培训楼三楼,工作快三年的时间里教室变了两次。我咆哮的声音仍然时有出现,但次数少了,咆哮的音量也小了,也许是因为了解了学生的情况,我已经能够在学生出现问题后较为及时地提出有效应对策略。也许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也慢慢长大,变得懂事了,但更多的是因为,从我的咆哮声中我感受到了那个狰狞的自己,回头环顾孩子的脸,我的心里咯噔一下,他们脸上露出的是凝重、害怕的神情,教室氛围似乎处于凝滞的状态。

虽然班主任少不了要扮演黑脸,但咆哮并不一定有效,有时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比如班级里有的学生厌恶嘈杂的声音,一旦咆哮声出现,他立马会感受到环境的不舒适,从而容易产生情绪问题。有句话说得好:“此时无声胜有声。”很多时候,冷处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更何况是特殊学生。和学生的各种问题共相处、共成长,以平和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这也是学生教会我的。(www.xing528.com)

熊文娟老师(右)在给孩子上烹饪课

现在我的咆哮声更多的是一种表演,个别学生已经深谙我的这种做法,在我对某个学生“咆哮”后,我会回头对他们露出会心的一笑。可能大家觉得我这么做显得有点儿精神分裂,但这样做,个别学生就明白我的咆哮不是纯粹的大声呵斥,而是因为学生犯了错误,我在进行批评教育。随后学生会融入各自的活动中,不会受我的咆哮影响,该活泼就活泼,该撒娇就撒娇,呈现的还是最初始、纯真状态的自己。这时的咆哮并不是真的咆哮,只是语气严厉。

如果你看到正在咆哮的我,那时的我处于歇斯底里的状态,不是我和学生想要的;如果看到正在严厉批评学生的我,那时的我处于较为理性的状态,是我自己和学生能够接受的。声音语气、音量、音调的变化带来的是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效果。虽然孩子智力存在一定缺陷,但他们很敏感,能够从我的声音变化中感受到我真正的情绪。把孩子当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学会尊重他们,这也是我从教育他们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到的。

老师要不断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要懂得换位思考,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作为老师,学生们教会我的还有很多,感谢我与他们之间的遇见,也感谢遇见他们后我所收获的成长,同时,也非常感谢在成长道路上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