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印度东南部和孟加拉湾沿岸的重要地理资料

古代印度东南部和孟加拉湾沿岸的重要地理资料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经注》除了对国内地区地理详细描述外,还对域外地理进行了多方面的记载。显然,引用的这几段文字间存在着重复和矛盾,但经过校勘和笺注,仍不失为有关古代印度东南部和孟加拉湾沿岸的重要地理资料。前已述及,除广泛搜罗文献资料以外,作者还亲自对来自域外的使节和其他人士进行访问,以增加其域外地理知识。故《地理志》曰:水西至增地县入海。

古代印度东南部和孟加拉湾沿岸的重要地理资料

水经注》除了对国内地区地理详细描述外,还对域外地理进行了多方面的记载。这里讲的域外,在当时有的属于边疆地域,有的是域外。由于路途遥远,加之交通不便,作者都未能实地考察。《水经注》中记载的内容,主要依据可获取的文献资料,如《汉书·地理志》《汉书·西域传》等,还有一些比较稀见的文献,如《法显传》、释氏《西域记》、康泰《扶南传》、竺枝《扶南记》、竺法维《佛国记》、支僧载《外国事》《林邑记》《交州记》《交州外域记》《俞益期与韩伯康书》等。还有一些是作者亲自询问外来人士所得。尽管这些域外地理知识都是通过如上方式间接获得,有些资料不是十分准确,但现在看来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一、对域外地区的介绍

在描述水域的同时,《水经注》还关注与水域相关的域外地区。注文对南亚地区的政治地理记载得非常完备,曾经出现的古代南亚地区的国名约30多个。如卷一《河水》注中引用《法显传》:“恒水又东到多摩梨靬国,即是海口也。”又引康泰《扶南传》:“从迦那调洲西南入大湾,可七八百里,乃到枝扈黎大江口,度江径西行,极大秦也。”又引同书云:“发拘利口,入大湾中,正西北入,可一年余,得天竺江口,名恒水,江口有国号担袟。”显然,引用的这几段文字间存在着重复和矛盾,但经过校勘和笺注,仍不失为有关古代印度东南部和孟加拉湾沿岸的重要地理资料。

前已述及,除广泛搜罗文献资料以外,作者还亲自对来自域外的使节和其他人士进行访问,以增加其域外地理知识。卷十四《水》注中对水(即今朝鲜清川江)流向的考证即是其例,经文云:“坝水出乐浪镂方县,东南过临县,东入于海。”作者根据有关的文献资料推理,认为水“东入于海”的说法是错误的。为了证实他的论断,他特地访问了当时高句丽北魏的使节,终于证实了作者的见解。这段注文云:

武帝元封二年,遣楼船将军杨朴、左将军荀彘讨右渠,破渠于浿水,遂灭之。若水东流,无渡之理。其地,今高句丽之国治,余访蕃使,言城在水之阳,其水西流,迳故乐浪朝鲜县,即乐浪郡治,汉武帝置,而西北流。故《地理志》曰:水西至增地县入海。又汉兴,以朝鲜为远,循辽东故塞,至水为界。考之今古,于事差谬,盖经误证也。

如上注,虽然作者足迹未至高句丽,但资料的可靠性并不亚于他实地考察之所得。这是作者做学问的踏实之处,也是《水经注》资料的可贵之处。

二、对域外城市和建筑的介绍

《水经注》中记载了不少古代的域外都城。如卷一《河水》注中,记载了一些今印度恒河流域的古代国都,如拘夷那褐国南城、毗舍利城、波罗奈城、巴连弗邑、王舍新城、瞻婆国城、僧迦扇奈揭城、罽饶夷城、沙祗城、迦罗卫城、泥犁城、迦那城等,其中有些国都具有很大的城市规模。卷二《河水》注中记载了古代西域的许多国家的都城,如鲜循城、犍陀越王城、钵吐罗越城等。卷十四《汉水》注中记载了高句丽国的都城。

卷一《河水》注的巴连弗邑:“邑即是阿育王所治之城,城中宫殿皆起墙阙,雕文刻镂,累大石作山,山下作石室。……凡诸国中,惟此城为大,民人富盛。”有的记载还清楚地描述了城市的规模。

在所有记载的域外城市中,卷三十六《温水》经“东北入于郁”注中所记载的古代林邑国区粟城和林邑国都典冲城最为详细。其中记载区粟城:

《林邑记》曰:城去林邑步道四百余里。……其城治二水之间,三方际山,南北瞰水,东西涧浦,流凑城下。城西折十角,周围六里一百七十步,东西度六百五十步,砖城二丈,上起砖墙一丈,开方隙孔,砖上倚板,板上五重层阁,阁上架屋,屋上架楼,楼高者七、八丈,下者五、六丈。城开十三门,凡宫殿南向,屋宇二千一百余间,市居周绕,阻峭地险,故林邑兵器战具悉在区粟。

南亚地区是世界宗教建筑艺术的宝库之一。《水经注》中记载了大量该地区的宗教建筑,如拘夷那褐国王宫、大城里宫、净王宫、巴连弗邑宫殿等以及王园、随楼那果园、鹿野苑等,同时也描述了这一带的许多寺院,如蒲那般河僧伽蓝、钵吐罗越城东寺、旷野精舍等。

塔是佛教的产物,天竺诸国是塔的创始地,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时代,建塔已经非常普遍。《水经注》根据《法显传》等资料,对这个地区的建塔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涉及的名塔达20余处,超过其所记的国内的塔数。如卷一《河水》注中的阿育王浮图、蓝莫塔、阿育王大塔,卷二中的犍陀卫国大塔、弗楼沙国大塔,卷十六中的爵离浮图等当地名塔,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在介绍永宁寺九层浮图时说:“西国有爵离淖图,其高与此相状,东都西域,俱为庄妙矣。”爵离浮图为弗楼沙国罽腻伽王所建造,号称西域第一。

卷一《河水》注中记载了古代印度河上游的索桥:“有水名新头河,昔人有凿石通路施倚梯者,凡度七百梯,度已,蹑悬过河,河两岸相去咸八十步。”同卷又记载了古代罽宾(今克什米尔一带)的索桥。注云:

余证诸史传,即所谓罽宾之境,有磐石之隥,道狭尺余,行者骑步相持,桥相引,二十许里方到悬度。(www.xing528.com)

《水经注》记载了不少域外的道路,例如卷一《河水》注记载的葱岭天竺道,罽宾道,林杨金陈步道等,其记载度葱岭至天竺的道路情况云:

度葱岭,已入北天竺境,于此顺岭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艰阻,崖岸险绝,其山惟石,壁立千仞,临之目眩,欲进则投足无所,下有水。名新头河。

此外,卷二《河水》注记载了大月氏、大宛、康居道,卷三十六《温水》注记载了彭龙、区粟通逵和挟南、林邑步道等,也都是域外的重要道路。

三、域外地貌和生物介绍

《水经注》卷一《河水》注中说:

阿耨达太山,……即昆仑山也。……其山出六大水。山西有大河名新头河,郭义恭《广志》曰:甘水也。在西域之东,名曰新陶水。山在天竺国西,水甘,故曰甘水。

对印度河上游的高山深谷,《水经注》中有:

度葱岭,已入北天竺境,于此顺岭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艰阻,崖岸险绝,其山惟石,壁立千仞,临之目眩,欲进则投足无所,有水名新头河,昔人有凿石通路施倚梯者,凡度七百梯,度已,蹑悬过河,河两岸,相去咸八十步。

对于南亚地区的生物界,《水经注》中也有较详细的记载。文中多次提到的贝多树,也称贝多罗树(Pattra),是一种棕桐科常绿乔木(Barassus flabellifer),古代印度人多拿来写佛经,称为贝叶经。这种树在印度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普遍存在的。《温水》注中有描述古代林邑国(今越南南部)的热带森林:“林棘荒蔓,榛梗冥郁,藤盘筀秀,参差际天。”“叶榆河”注中记古代交趾(今越南北部)的热带森林说:“深林巨薮,犀象所聚。”卷三十六中引《林邑记》记载这个南亚地区的植物:“林棘荒蔓,榛梗冥郁,藤盘筀秀,参错际天。”

对于古代南亚地区的动物,《水经注》记载的有小步马、驴、鸳鸟、象等,其中说到:“群象以鼻取水洒地”,可见南亚从古至今都是亚洲象最多的地方。卷三十六《温水》经“东北入于郁”注引《林邑记》,对九真郡咸驩(今越南荣市以北地区)一带原始生物景观做了非常生动的描述:“咸驩已南,麞麂满冈,鸣咆命畴,警啸聒野,孔雀飞翔,蔽山笼日。”

除了动植物以外,《水经注》还记载了南亚地区的矿物,其中记载得最完整的是盐。注文中有:“有石盐,白如水精,大段则破而用之。康泰曰:安息、月氏、天竺至伽那调御,皆仰此盐。”

除《水经注》外,《洛阳伽蓝记》中记载了宋云、惠生等人西行求法一事,记录了如吐谷浑国和鄯善国及现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一些地理知识,记述了该地区的自然地理,如气候、地势、山脉、河流、交通等。《洛阳伽蓝记》卷五对今帕米尔地区的地形、物产、气候都有着较之前更为详细准确的记载。书中称此地地形“高峻,不生草木”,“山路欹侧,长坂千里,悬崖万仞,及天之阻,实在于斯。太行孟门,匹兹非险;崤关陇坂,方此则夷。自发葱岭,步步渐高,如此四日,乃得岭”。“八月,天气已冷,北风趋雁,飞雪千里。”[638]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时代所限,《水经注》在描述外域地理时不可避免地掺杂入道听途说的信息,难免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