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流派《奥义书》:西方民主的反思与古代印度智慧

印度流派《奥义书》:西方民主的反思与古代印度智慧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奥义书》是怎样的一部书呢?印度目前占主流的哲学流派“吠檀多”主要来自《奥义书》。确实,玄妙的哲学思辨费人心智,但《奥义书》处处闪烁着古代印度人的智慧之光:它说:“没有比人更重要的。”所以,当中国的总理提及《奥义书》,他们当然感到欣喜和亲切。

印度流派《奥义书》:西方民主的反思与古代印度智慧

玄思妙想《奥义书

温家宝总理在3月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印度记者提问时,引用和演绎印度古籍《奥义书》中的词句,精妙确当地表达了中国人民愿同印度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相处的心情:“愿我们同受庇佑,愿我们同受保护,愿我们共同努力,愿我们文化辉煌,永远不要仇恨,永远和平、和平、和平!”温总理的妙答在印度引起很大反响。

《奥义书》是怎样的一部书呢?确切地说,它不是一部书,而是108部书,也有人说不下200部。最主要的有《广林奥义》和《歌者奥义》等13种。它的来历还得从吠陀经讲起。大约在三四千年前,印度的古文明就很发达,就文化领域而言,集中体现在《梨俱吠陀》等四部吠陀本集内。它们是用吠陀文写成的,用的是诗体。吠陀(VEDAS)的字根“VID”的意思是“知”。所以可以说当时的人们把它们看作是知识的汇集,里面有颂诗、祈祷词、祭礼、巫术以及对大自然的赞颂等。主持祈祷和祭礼的人就是婆罗门

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一代又一代印度先民对吠陀经尊崇、礼拜和研读,渐渐地,有些智者根据后来的现实注释和发挥这些经文,形成了一些新的文字和流派。有些智者不大满意偏重宗教仪式而轻视思考的倾向,开始思索宇宙和人生的一些终极问题。到了大约公元前600年,这些最初口口相传的思想才逐渐记录下来,形成了一部又一部《奥义书》,与吠陀经的诗体不同,它们都是用散文和对话的形式写成的,用的文字是由吠陀文演变成的古梵文。

《奥义书》(UPANISAD)这一书名的意思是“坐在某人旁边”。这可以使人想见当时师父学徒口传心领的场景。《歌者奥义书》中就说:“这种梵的原理可以传授给自己的长子或自己的心腹弟子,而不能传授给其他人……”

“梵”(BRAHMAN)在印度古文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实梵原来的意思就是指吠陀颂诗。掌握这些颂诗并主持祭祀的是婆罗门。婆罗门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把祭祀说成是最高目的,故意弄得神秘莫测,繁复异常。他们把梵抬到宇宙创造主的地位,在后来的印度教(由古婆罗门教演变而成)中又成了三大神之一,即创造之神大梵天。

上面说到,另有一些智者不同意唯祭祀是尊,他们讥讽那些婆罗门“实在就像盲人引导盲人漫无目的地蹒跚而行”。他们开始思考一些哲学问题:

何为原因?何为梵?我们从何而生?

我们靠什么生存?我们靠什么立身?(《白骡奥义》)

可以说,在盛行祭祀的迷茫中,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无异于一股清风,无异于一场不小的思想解放。当然,处在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时代,他们提出了问题,试图解答问题,但还是弄不大清,说不大明。于是,他们用隐隐约约、似隐似现的概念来阐述:“确实,在原初,这个世界就是梵,是太一。”“宇宙即梵,梵即自我。”据解释,“自我”(ATMAN又译阿特玛)指的是个体灵魂,由此梵我同一,也就是中国人理解的天人合一了。

要想全面了解奥义书实非易事,因为它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成果,内容庞杂,语意晦涩。印度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曾坦言:“《奥义书》中所讨论的那些问题的形而上学各方面,我很难领悟,但是其中用来认识被教条主义和盲目信仰所掩蔽了的问题的那种方法,对我有影响。那是哲学的理解,而不是宗教的理解。”印度目前占主流的哲学流派“吠檀多”主要来自《奥义书》。

确实,玄妙的哲学思辨费人心智,但《奥义书》处处闪烁着古代印度人的智慧之光:(www.xing528.com)

它说:“没有比人更重要的。”

它说:“永久胜利的是真理,而决不是谬妄。真理是通向‘神圣’的道路。”

它说:“把我由不真实引到真实吧!把我由黑暗引到光明吧!把我由死亡引到不死吧!”

它说:“我的躯壳将化为灰烬,我的呼吸将要和不停息的及无尽的大气连在一起了,但我和我的事业却不如此。心啊!总记着这点吧,记着这点吧。”

它说:“谁在一切中看到这一个精神,在这一个精神中又看到一切,他就从此不会蔑视任何生物了。”

它说:“这宇宙是什么?它从何而生?它的归宿何在?”答:“它生于自由,住于自由,而且融化于自由。”

从这些闪烁的亮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懈追求真理、精神活跃而深沉的民族。他们在询天问地的奔腾思维中力图弄清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难怪思想家叔本华说:“《奥义书》的每一句话中都有深奥、新奇而高尚的思想出现,整部书中弥漫着崇高、圣洁而认真的精神……它们是最高智慧的产物。”

我觉得,这最后一句话,应该说成是“它们是印度古代当时人们所能达到的最高智慧的产物”。人类在童年时期,有许许多多奇思妙想,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洞察力。用后人的标准来说虽不很科学,但不能不承认和钦佩当时的人是多么聪明。

例如,在探讨“自我”(阿特玛)这个主体与其余的客体之间的关系时,《奥义书》说:“此(自我)为整体,彼亦为整体;整体自整体中来;自整体中取出整体之后,而整体依然为整体。”我读了简直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忽然,我拍案叫绝,如果我们拿现在从电脑上下载文件为譬喻,不是好懂了吗?可是3000年前哪有电脑,真亏他们怎么悟出来的。

印度人看《奥义书》,就像中国人看《易经》,读《老子》。所以,当中国的总理提及《奥义书》,他们当然感到欣喜和亲切。中印两国人民要增加彼此了解,古代文化也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领域,在这方面,我们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

2005年4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