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种姓制度和宗教在古代印度文化中的重要性

种姓制度和宗教在古代印度文化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古代印度文化的重要前提。没有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难以想象印度社会的演进过程。几千年来,种姓制度始终存在,尽管现今的印度政府已经颇为严肃地正式宣布废除种姓制度,但是种姓之间的差别并未消灭掉。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雅利安人的“双胞胎”,孕育了印度几千年来的精神文明。

种姓制度和宗教在古代印度文化中的重要性

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古代印度文化的重要前提。没有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难以想象印度社会的演进过程。几千年来,种姓制度始终存在,尽管现今的印度政府已经颇为严肃地正式宣布废除种姓制度,但是种姓之间的差别并未消灭掉。长期以来,婆罗门教占据了印度社会的首要地位,成为印度宗教之母。尽管婆罗门教于公元4世纪逐渐衰落,但是它仍以顽强的生命力渗透进印度教中,使印度长期成为宗教性国家。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雅利安人的“双胞胎”,孕育了印度几千年来的精神文明

种姓的梵语词汇是“瓦尔纳”,意即“颜色”“品质”。雅利安人肤色白皙,自诩为高等种姓,而被统治的达罗毗荼人肤色黝黑,被视为卑贱种姓。这种强调肤色的因素,深深扎根于印度北部的雅利安文化中。雅利安人刚刚进入印度时,并无种姓的意识。由于当时社会已进入阶级社会,其内部已分化出3个阶层,即执掌宗教事务的僧侣贵族,行使行政与军事权力的世俗贵族,以及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平民。当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分离,雅利安人就将被征服、被统治的原地居民称为“达萨”或“达休”,这样种姓制度逐渐形成。主持宗教事务的祭司被称为“婆罗门”;武士和世俗贵族被称为“刹帝利”;农工者被称为“吠舍”;被统治的当地人被称为“首陀罗”,他们只能从事最卑贱的工作。处于首陀罗之下的还有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种姓为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不与外人杂糅的社会等级群体。它从属父母、肉身传承,永世不得改变。每个种姓都有各自不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包括传统的职业、特定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等。

婆罗门教由公元前2000年左右生活在印度西北部雅利安人游牧部落信仰的吠陀教演化而来。吠陀教信仰多神,崇拜各种被神化的自然力以及部族的祖先和英雄等。凡日月星辰、雾雨雷电、草木山川以及各种动物几乎都被幻化为神,并根据这些神所处的位置,分为天、空、地三界。在天界有天神伐楼拿、太阳神苏利耶、黎明神乌莎斯;在空界有雷神因陀罗、风神伐由、雨神帕阇尼耶;在地界有火神阿耆尼、酒神苏摩、河神婆罗室伐底等。其中,因陀罗神最受崇拜,此名原意不清,据说他发现了光,给太阳开了一条路,创造了闪电。他是雅利安人的超人、力量之神。最重要的是他还以战神的姿态,随时准备打击恶龙魔鬼的侵扰,并可摧毁城池,被视为雅利安武士的理想偶像。他作为超过雅利安人所能征服的力量的胜利者,反映了当时雅利安人对游牧征战生活的渴望。在上述提到的诸神中,大多为男性神,是父系社会状况的反映,具有男权社会色彩。

大约公元前7世纪,以《吠陀》为最古老经典的婆罗门教在雅利安人吠陀教的基础上形成了。它也信仰多神,奉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并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宇宙的“创造”“护持”和“毁灭”。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将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婆罗门教将前三个种姓称为“再生族”,意即婆罗门教使他们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而将第四个种姓称为“一生族”。主张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认为人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有灵魂,躯体死后,灵魂还可以在另一躯壳中复活。人转世的形态是幸福还是悲哀,取决于他本人在现世的行为,即主要取决于他信奉婆罗门教虔诚的程度。这种规范人的一切身心活动的“业”的思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主宰着印度人的行为。婆罗门教还认为达到“梵我合一”,即可使人获得解脱。“梵”意为“清净”“寂静”“离欲”等。婆罗门教认为它是修行解脱的最后境界,是不生不灭的、常驻的、无差别的、无所不在的最高实体,也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他们认为“梵”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因此,人这个小宇宙与“梵”所创造的大宇宙是共通的。人与“梵”在本质上是等同的,即对于人自身而言,我就是“梵”,是“梵”的异名,“梵”是最高的我。

有关上述婆罗门教最本质的思想(基本教义),集中反映在《奥义书》中。“奥义书”原意为“近坐”,引申为“师生对坐所传的秘密教义”,意即“吠陀的终结”。一般认为有200多种,现存100多种。虽然《奥义书》在思想内容上很庞杂,但其基本观点相当一致。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1、认为世界的灵魂或绝对的存在物“梵”是主宰着世界的最高的实在;2、认为物质世界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只有灵魂和精神才是真实的实在;3、认为灵魂可以转世,人生可以轮回,一个人前生的所作所为可以决定他后世种姓的升高或降低;4、认为只有与绝对的存在物合为一体,即梵我合一,才能摆脱轮回而得到安宁。

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精神产物,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如种姓差别、劳逸不均等,促使人追求一种虚幻的天国幸福,而厌弃尘世间的一切。这些思想特征,作为印度历史文化积淀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对后世的印度宗教产生过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而且其哲学内核在后世的各种哲学流派中也都能发现印痕。

公元前6世纪左右,印度开始向封建领主统治的农业社会转化。贸易的发展、手工业的繁荣、城镇的兴起、文字的使用,使当时的印度社会和经济生活开始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宗教和哲学的思考,以致形成人们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等信仰受到挑战。面临思想界诸家蜂起、逼宫问鼎的局面,婆罗门教为代表的正统思想开始动摇,并逐渐衰落。在这种思潮中,有些激进的思想家起初采取了一种异教的、甚至是反宗教的形式,其中影响最大、流传久远的就是耆那教和佛教。它们同源于恒河以北的东印度地区,均以印度人的哲学传统为基础,倡导者都是贵族即刹帝利种姓的成员,并都是在道德上极其严谨的独立的宗教。

“耆那”,原意为“胜利者”“完成修行的人”,因此,该教又称为“胜利者的宗教”。“胜利者”即大雄,又称筏驮摩那。“耆那”即是他的称号。据说,他30岁时(即公元前510年左右)弃绝家庭成为苦行者,云游12年(一说13年),寻求真理,最终悟道,并在恒河流域传播教义。其基本教义有业报轮回、灵魂解脱、非暴力和苦行主义等。其反对吠陀权威和祭祀,提出只有遵循3条解脱之路,纯洁的灵魂才能从躯体中脱出,然后存于幸福之中。在耆那教提倡的守五戒中,第一戒为不杀生,第二戒为不妄语,都对印度人民形成自己的文化心理素质有重大影响。

耆那教异常强调非暴力,因此,许多工作,包括农耕、手工业等,都受到排斥,只有商贸业成为首选。而耆那教提倡俭朴、坚持说实话等戒律,更与商贸活动的许多行为、感情不谋而合。于是,耆那教逐渐与城市文化扩展紧密联系在一起。4世纪至13世纪曾在印度广泛流行,后由于伊斯兰教在印度广泛传播,耆那教的势力受到很大打击。17世纪后该教又出现过数次改革运动,一直延续到现代。印度耆那教徒目前数量很少,但由于和商贸业悠久的历史渊源关系,在当今社会仍有不可疏忽的影响。据统计,至19世纪末,印度民族资本的大半,仍然掌握在仅占印度人口5%的耆那教教徒手中。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智者、圣人,他原名悉达多·乔答摩,关于他的生卒年月,在南传和北传的佛教中,至今说法仍不统一,但一般认为他生活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生于印度迦毗罗卫国,现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他原是王子,青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时出家修行,静心冥思,后“大彻大悟”,得道成佛(佛即佛陀,意译为觉者)。他第一次传教讲述悟道经过是在萨尔纳特(离贝拿勒斯约6.5公里)的“鹿苑”,佛家称之为“初转法轮”。此后,他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的信徒中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说法教化”,并开始组织教团,佛教形成。他80岁时在拘尸那迦逝世,佛家称为“涅槃”(意译圆寂,即指佛教圣者逝世后进入的最高理想境界)。(www.xing528.com)

佛陀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又译为“佛驮”“浮陀”“浮屠”“浮图”等,简称“佛”。中国人有“如来佛”“阿弥陀佛”等称谓。小乘佛教讲的“佛”,一般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佛教讲的“佛”除指释迦牟尼以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并宣称三世十方处处有佛,其数如恒河之沙砾。史家一般认为佛陀确有其人,但得道成佛的传说中不无虚构成分。佛陀本没有创立宗教的打算,其思想虽然取决于他的印度宗教传统,但并不是宗派性。其学说包括系统的哲学、系统的心理学、系统的伦理学,其中伦理学最为重要。这表明他是一位非常博学的人。

佛教是当时反婆罗门教的思潮之一,早期佛教反对创世神的说法,佛陀的信徒们也只把他看作教主,而不是看成神。其基本教义是将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既不在超现实的梵,也不在社会环境,而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惑”“业”所致。“惑”指人的贪、瞋、痴等烦恼,“业”指人的身、口、意等活动。以“惑”“业”为因,形成生死不息之果,依据人的行为善恶,得到轮回报应。所以,想要摆脱痛苦就只有依照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彻底转变自己的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范围,达到这种转变的最高目标,即“涅槃”或“解脱”。佛教的上述主张,主要包含在“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等最基本的教理之中。

所谓“三法印”,即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是说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变化着的,都不是永恒的,而是有生灭变化的。“诸法无我”是说客观世界并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实体和一个主宰者(我),世间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现象都是各种因缘相互结合而存在的。“涅槃寂静”是佛教追求的最终目标,所谓“涅槃”即指一种绝对宁静神秘主义状态或境界,在涅槃中,人们既摆脱了外在的事物,又摆脱了主观感觉和理性思维等,从而进入一个完全超然的状态中。

所谓“四圣谛”,即为“苦、集、灭、道”。它集中体现了佛教的伦理道德观,反映了佛教的基本教义。苦谛,主要说明人们现实生活中充满着种种痛苦的现象,如生、老、病、死等。集谛,主要指出造成世人种种痛苦的原因和根据,即欲望和渴望,人的痛苦来源于个人企图获得不能得到的东西。灭谛,是说只要克制欲望,消灭苦因,就能达到佛教的最后理想,即无苦境界涅槃。道谛,指的是要实现佛教的最后理想,达到涅槃,所应遵循的方法和道路。

“八正道”是佛教指出的要实践“四圣谛”的8种正确道路和方法。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指对佛教真理的“四圣谛”等的正确见解。“正思”(正志)是指对四圣谛等佛教教义的正确思维、正确意志。“正语”指不作一切非佛理语。“正业”是指要作清净之事业,即正确的行为。“正命”即过符合佛陀指导的正当生活。“正精进”是指勤修涅槃之道法,即正确的努力。“正念”是说明记四圣谛等的佛教“真理”,才是正确的思想意识。“正定”是指修习佛家禅定,心专注于一境,观察四圣谛之理,即正确的精神集中。

佛教在印度经历了1800多年的历史,其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原始佛教时期(公元前6世纪或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或前3世纪);部派佛教时期(公元前4世纪或前3世纪至公元元年前后);大乘佛教时期(公元元年前后至7世纪);密教时期(约7世纪至13世纪)。

原始佛教时期,即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传教时期。这二三百年的时间是佛教的初创时期。他们主要致力于确立教义和教团基础,重点宣传佛教的基本教义,即四谛说、缘起说、五蕴说、无常说、无我说。部派佛教时期,是指佛陀逝世后的百余年左右。由于对佛教教义的不同理解,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高级僧侣(因在说法大会上一般坐在台上,所以被称为上座部)坚持原旨教义,主张“自渡”,并不认为人人皆能成佛。而一部分下层僧侣则认为人人皆能成佛(即人们常说的“普度众生”),主张修行时自利与利他并重,人称大众部。大乘佛教时期,大约兴起于1世纪左右的大乘佛教将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乘”在这里有“运载”或“道路”之意。指佛家认为的到达彼岸世界的方法,小乘重在利己,大乘重在利他。密教时期是佛教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密教指佛教的密宗,又称“金刚乘”。它是大乘佛教、婆罗门教和印度崇拜女神及生育力等信仰的混合物。其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等为特征,宣扬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契印(“手势”“身密”)、心作观想(“意密”),三密同时相应,即可以“即身成佛”。

11世纪起,伊斯兰教的势力逐渐进入东印度各地。至13世纪初,许多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佛教逐渐在南亚次大陆消失。但它却远离故土,在亚洲许多国家扎根开花,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以分为两条路线:向南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转而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进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