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供作者和背景资料的重要性

提供作者和背景资料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学习文言文感觉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文言文作者、内容、年代距今比较遥远,要想让学生切实去理解几百甚至几千年前的作品,介绍写作背景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常说“知人论事”“因世论事”,那么在介绍写作背景时应该包括大的社会时代背景和作者在这个背景下的生存状况及为此文的具体情势。不久,唐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粼起兵东下,想和唐肃宗争夺皇位。

提供作者和背景资料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文言文感觉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文言文作者、内容、年代距今比较遥远,要想让学生切实去理解几百甚至几千年前的作品,介绍写作背景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常说“知人论事”“因世论事”,那么在介绍写作背景时应该包括大的社会时代背景和作者在这个背景下的生存状况及为此文的具体情势。很多教师往往把背景介绍当作“例行公事”,只介绍作者的名、字、生卒年、主要经历、都写过哪些作品等,对于这些东西学生一般也不会听进去多少,大多表现为无动于衷。其实教师对背景的介绍是要讲究技巧的,介绍时要注意把握时机、选择重点、激发兴趣,不要为了介绍而介绍,要真正让学生了解那个朝代、了解作者的个性及为此文的真正原因,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非常重要了。

比如《陈情表》,蜀汉被灭亡之后,作为西蜀才子又是蜀汉旧臣的李密,自然有一种故国之思,在李密心目中认为后主刘禅是“可以齐桓”的,只不过是“未得其人”罢了,对于蜀汉的灭亡,他也就有一点不服气;对于篡曹魏而立的司马氏的晋朝,也就有一点不屑和不齿,或许还有一点仇恨,当然也就不愿意到这样的朝廷去做官,而为它尽忠了,再加上他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供养祖母的问题。知道了这个背景,学生就会明白李密为司马炎写的这篇《陈情表》的真实心情和状态了,也就知道了此文与在他之前的嵇康所写的类似性质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大不相同了;还有一个历史背景也要向学生交代,历史上,一个朝代的统治者,想要治理好天下,其要诀之一,就是鼓励人们的“孝道”精神。每个稍有头脑的皇帝都知道,在“家天下”的大背景下,“孝”这种品质扩大了,就自然而然会“忠”。知道了这些,学生就会理解为什么文章第三段,李密要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这样的话,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司马炎竟然同意了李密的请求,还送给他两个奴婢了。

比如《早发白帝城》,有多少老师把这样一首蕴含丰富的诗,讲成一首山水诗。在老师先不介绍背景的前提下让学生去猜想,这样的诗该是作者多大年纪所写?大多数学生都会以为是青壮年时期所作,然而这首诗写作的时候作者已经58岁,是在诗人去世的前两年。白帝城在今天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奉节东白帝山上。

李白写出这首诗的四年前(公元755年),震撼唐帝国的安史之乱爆发了:在这次战乱中,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不得已逃往四川。后来,唐玄宗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李亨,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不久,唐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粼起兵东下,想和唐肃宗争夺皇位。当时的李白隐居庐山避乱,并不知晓此中情由,出于一腔报国热情,加入了永王的幕府。公元758年,永王遭到镇压,李白也因此而被牵连,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市)入狱,被判长期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第二年西行至巫山时遇赦,即从白帝城乘船返回金陵(今江苏南京)。这首诗就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天他到达江陵时所作,抒发遇赦后无比欢畅的心情。(www.xing528.com)

从白帝到江陵,要穿越七百里三峡。这里山势雄奇、林木葱郁,上有变幻多端的云霞烟雾,下有惊心动魄的急流险滩。然而面对这一切,归心似箭的诗人全不在意,只听闻两岸山上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就像在为自己夹道送行一般。本来猿声悲哀婉转,让人听来有凄凉之感,但此刻诗人并没有把猿的啼叫放在心上,反而借它来映衬出船的速度之快。这时船已如离弦之箭一般,在此起彼伏的叫声中掠过峡谷,把一道道山峦抛到身后去了。李白以58岁的年龄,流放夜郎,抛妻别子,前途未卜,忽然遇赦,得以归家,心里自然十分欢喜。[1]所以,这首诗的景物描写是用来表现诗人摆脱政治劫难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古诗文离我们今天的年代都比较久远,了解背景知识对读懂古诗文很有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