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达到高级标准的美丽声音:掌握流利普通话,给予良好教育印象

达到高级标准的美丽声音:掌握流利普通话,给予良好教育印象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达到美丽声音的最低标准——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至少能给人一种受过良好教育的印象。具体来说,美丽声音的高级要求包括以下三点:第一点:字正腔圆。美丽声音很少有天生的,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后天训练、修饰而成。声音共鸣训练其实是一项非常专业的练习。口腔是整个声音质量的制造厂。声音的美感、质感80%由口腔共鸣来完成,因此熟练掌握口腔共鸣是每一个运用声音工作的人的必修课。

达到高级标准的美丽声音:掌握流利普通话,给予良好教育印象

许多人都有一个歌星梦,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唱歌,因为每个人的嗓音特色不一样,每个人对歌的理解不一样。唱歌不仅仅要求不跑调,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情感的诠释。

一样的道理,一个人在说话时,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不代表他就会受欢迎。人开口说话,其声音所传达的信息非常丰富,同样一句话,语气、语调、语速、音量不一样,意思可能完全相反。

举个例子,“我很佩服您”这句话用简单有力的声音表达时就是一句赞美别人的话,但是用升调并有意拉长句子来说就变成了对人的轻蔑和讽刺。

《您的形象价值百万》这本书里有句话对声音如此描绘:“声音是人类交流中最有力的武器。99%的人不能出类拔萃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对嗓音的训练。他们认为这种训练不具有任何意义。其实声音就如同穿衣一样,是我们每天都在用的工具,声音如同服饰一样有风格,有品质,体现出一种修养。”

声音是有风格、有品位的,不同的声音展现不同的修养。达到美丽声音的最低标准——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至少能给人一种受过良好教育印象。而一流的电话销售人员自然会有更高的要求。从声音的角度来说,在达到基本要求之后,就要向高级标准看齐。

具体来说,美丽声音的高级要求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点:字正腔圆。

第二点:抑扬顿挫。

第三点:声情并茂。

美丽声音很少有天生的,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后天训练、修饰而成。那么,如何做到美丽声音中的字正腔圆呢?就是要学会声音共鸣技巧。

在一个空旷的野外唱歌和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室内唱歌,歌声的听觉效果截然不同。野外唱歌声音单调,室内唱歌声音圆润。因为室内唱歌时,整个密闭的空间有共鸣效果。

同样,当一个人在说话时,如果只是运用整个发声系统的某一个器官,其声音一定单调、刺耳,而且说话时间久了,咽喉会感觉沙哑,甚至疼痛发炎。而经过发声训练的人就完全不一样,在说话时,参与发声的器官是整个发声系统。发声系统中的每一个发声器官协同作用,相互共鸣,最后出口的声音必定圆润、饱满,自然就达到了字正腔圆的效果,而且说话时间再长也不累。就好比用手提东西,用一个指头提5千克重的东西,不一会儿就会觉得很沉很累;但是如果用五个手指来提,就会轻松很多。

声音共鸣训练其实是一项非常专业的练习。如果要做主持人、广播员、歌唱家,那就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练习。但是电话销售人员并不需要达到他们那种水平,只要学习一点简单的声音共鸣知识和技巧,在说话时有意识地运用多个发声器官协同作战,让自己的声音好听一些,让自己轻松一些,就可以了。

本书只对发声共鸣技巧做简单介绍,但这对电话销售人员来说已经足够了。发音的共鸣器官有喉腔、咽腔、口腔、鼻腔、胸腔、腹腔等。电话销售人员只要掌握口腔共鸣就可以了。口腔是整个声音质量的制造厂。声音的美感、质感80%由口腔共鸣来完成,因此熟练掌握口腔共鸣是每一个运用声音工作的人的必修课。

要做到口腔共鸣,首先要充分打开口腔,口腔内部前后都要张开,且幅度要求相等。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四步来实现。

第一步是提颧肌。提颧肌就是颧肌用力,向上提起时,口腔的前部有展宽的感觉,鼻孔也略微张大,同时让上唇紧贴牙齿。这样上唇和牙齿紧紧相连,唇的振动就有了依托。提颧肌时,面部略带微笑状,可以用微笑的动作来体会。

第二步是打牙关。打牙关就是上下牙槽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双侧上后槽牙要始终保持向上提起的感觉。打牙关是抬起上腭的中部动作,它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口腔共鸣,还可以使咬字位置适中有力。打牙关还可以通过发开口度比较大的字词来体会,如“百炼成钢”、“波澜壮阔”、“壁垒森严”、“翻江倒海”、“海洋”等词。发声时口腔的开度总是在变化中,牙关的开度也不能一成不变。通过上述方法进行练习,加大口腔的开度,以取得更好的发声效果。

第三步是挺软腭。软腭在上腭的后部,用舌尖向后舔会感觉到它是软的,不说话时这一部分向下垂着。平时说话并不需要刻意将软腭挺起来,但是为了让声音听起来更圆润、饱满就得把软腭挺起来。

挺软腭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加大了口腔的后部空间;二是软腭挺起来后,就把口、鼻腔后部开口分开,挺起时鼻腔的入口减小,口腔入口加大,这样可以避免声音过多的流入鼻腔而造成鼻音。

挺软腭可以用半打哈欠来体会,也可以发“好”字来体会。保持这种状态去发音,你会听到不同于平时的效果。你会觉得口腔后部的空间加大了,舌头在口腔内的活动更灵活了。

第四步是“送下巴”。由于生理构造的原因,下巴在打开口腔方面比上腭更起作用。只要下巴放松,口腔就可以明显打开,所以送下巴也是打开口腔的要领之一。

在实际的发音过程中,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是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动作,是同步的,开始学习时可以采取逐步解决的办法。当然要使各个部位相互协调,融为一体,需要一个过程和磨合期

口腔共鸣练习重点在两个方面:第一,练习拓展口腔前部、中部、后部的空间,从而让舌头的运动有足够的空间,并让从声带发出的声音能够在拓展的口腔里回流、放大、润色、产生共鸣;第二,充分锻炼口腔周围和面部的肌肉,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的语言更流利、声音更清晰准确,更重要的是配合口腔空间的变化,对声音进行加工、改造,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美丽声音的第二项标准——抑扬顿挫。抑扬顿挫能够让长时间说话变得充满美感。熟练掌握这项技巧的电话销售人员,能够大大提高自己声音的感染力。

声音抑扬顿挫的技巧,与声音共鸣的技巧不一样。声音的抑扬顿挫主要是通过对音量、语速、语调的变化而达到,重点是语调,也是难点。

先探讨音量。我们每个人的音域范围可塑性很强,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单纯,有的浑厚。说话时,你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音量。音量太高,意味着紧张、惊恐或者兴奋过度,甚至会让人烦躁,给人一种缺乏修养的感觉;相反,如果声音低沉,有气无力,会让人听起来感觉你缺乏激情、散漫、颓废、没有生机。通常说话时运用中音量即可,因为中音量能够给人一种明快、干练的感觉。

什么样的音量属于中音量呢?我们通常把音量分为八度,一到三度为低音量,像歌曲《家乡》基本上都是低音量;四到六度为中音量,像歌曲《真心英雄》就是中音量;高音量为七度八度,像歌曲《爱是你我》就是高音量。平时多练习一些歌曲,学习低中高音量的控制技巧,在说话时,自然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音量了。

另一个相对简单的技巧就是语速控制。

在电话沟通过程中,讲话的快慢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你向他人传递信息。速度太快如同音量过高一样,给人以紧张和焦虑之感。如果语速太快,以至于某些词语模糊不清,对方就无法听懂你所说的内容。如果速度太慢,则表明你思维迟钝,过于谨慎。(www.xing528.com)

什么样的语速比较合适呢?因为现代生活节奏比较快,相应的语速也加快了,就像过去广播员的语速是180个字每分钟,现在要求达到每分钟200个字左右。合适的电话沟通语速与广播员的语速一致,每分钟控制在200个字左右为宜。

控制自己的语速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先用录音笔将自己在电话中的对话录下来,然后重放,检查自己的速度,判断一下究竟是快还是慢。如果超过每分钟200个字则为快,就要有意识地减慢自己的语速;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则要加快。

难以掌握的是说话的语调,而这一项恰恰是最重要的因素。声音的抑扬顿挫基本上是通过语调的变化来完成的。

语调能反映出一个人说话时的内心世界,通过语调可以洞悉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

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只有两种语调:升调和降调。而汉语则有四种语调:平调、升调、降调、曲调。只有两种语调的语言表达能力自然比不上有四种语调的语言,看老外说中国话,就显得很单调、直白,缺乏表现力。

要让自己的语言充满生命力,就必须掌握中国语言的四种语调。

第一种语调是平调。语调平稳,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一般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如说这句话:“在我的办公桌上,有一台电脑和一部电话。”

平调要少用、慎用。因为用多了,特别是从头到尾都用这种没有变化的语调说话,会给人一种乏味、慵懒的感觉。

第二种语调是升调。所谓升调就是语句音高由低逐渐升高(句子开头低,句尾明显升高)。升调运用都是带有特殊情感的,这种情感大多偏向于积极向上。体会一下下面两个句子,用升调默默朗读,感觉升调带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第一句:“共产主义是不可战胜的!”摘自杨沫《坚强的战士》;第二句:“如今建国伊始,百废待举,不正是齐先生实现多年梦想,大有作为之时吗?”摘自《陈毅市长》。

第三种语调是降调。降调就是语句音高由高逐渐降低,末了的字低而短。一般表达一种比较无奈、甚至痛苦的情感。体会用降调默读这个句子,“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最后一课》)当用降调说这句话时,老师那种绝望、无助、无可奈何的情感就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第四种语调是曲调。曲调是语句音高曲折变化,对句子中某些音节,特别地加重、加高或延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调子。曲调可以表现非常丰富的情感,既可以表现“爱慕有加”,也可以表现“挖苦讽刺”,这要看前后语境。大家可以用曲调体会下面这个句子:

“‘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鲁迅《“友邦惊诧”论》)

语调掌握的难点在于与自身情感的融合。前面说过,优秀的电话销售人员,要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在电话中通过自己对语调的灵活调度来传递自己的积极状态,从而影响客户,达成目标。

接下来我们探讨美丽声音的第三项标准——声情并茂。

电话销售主要通过电话进行沟通。电话沟通不仅仅是信息的传达,更重要的是情绪互动、情感传递。

曾经有一些呼叫中心试图运用自动语音呼叫系统来代替人工。如果能够成功,将节约很大一部分人工管理成本,很可惜,这种设想没有成功。根本原因就是这种自动语音呼叫系统没有互动,给人一种机械般冷冰冰的感觉。而人是一种情感动物,信息的刺激效果有限,情感的互动才是关键

在电话沟通过程中,“声”是“情”的载体,“情”是“声”的内涵。有声无情,沟通就会呆板、苍白。借声传情、声情并茂就是一流电话销售人员的目标。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声”与“情”的完美结合呢?

情动于内,声发于外,在两者的关系中,情为主导方面。在呼叫中心外呼时,我们的语言脚本往往没有具体的情感内容。为了使声音与感情不脱节,电话销售人员首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心情愉快,发出的是暖声。愉快、温暖的声音是语言传播基本的声音色调,它可以使声音明朗、柔和。当内在感情发生变化时,声音色彩也容易随之变化调整。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在呼出时才能避免机械式的语言产生。

在声音中注入情感,最关键的是心中要有爱。热爱工作,热爱同事,热爱公司,热爱客户,只要这种无处不在的爱遍布全身,自然而然就会融入到自己的声音中。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一个朋友躺在床上睡懒觉,突然想起要给你打个电话,你一接电话就会说:“还没有起来,躺在床上给我打电话吧。”

作为电话销售人员,一定要清楚一件事情:电话能够传递非常丰富的信息,其中包括我们的状态和我们的情感。

国外有个顶尖的保险销售人员,即时在晚上接听电话也要迅速起床,打好领带,穿好皮鞋,然后毕恭毕敬地接听电话。她老婆刚开始很不理解,老是取笑他,说:“客户又看不见你,干嘛要这样中规中矩呢。”

这位保险销售人员回答说:“没错,客户是看不见我,但是客户一定听得见我对他的尊重。”

因此,慎重对待每一通电话,尊重每一通电话,用全心的爱去打每一通电话,那么毫无疑问我们的电话感染力就会大大提升。

以上探讨了美丽声音的三个层面: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毫无疑问,声情并茂是最重要的,一通有情感互动的交流才是成功的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