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旧城改造中的纪念地优化方案

旧城改造中的纪念地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1950年代对私有房产的两次国有化改造和长达四十六年的新村建设,上海建立了完善的公房体制。旧城改造对上海城市空间与社会结构的冲击是巨大而深远的,也成为观察和理解新时期国家与新村工人关系变化的重要视角。本章通过梳理1990年代以来上海的土地与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旧城改造政策演变、遗产保护意识的兴起等四方面的变革,将曹杨新村置于城市大开发的背景下,审视这一时期它所面临的困境与居民的行动策略。

旧城改造中的纪念地优化方案

经过1950年代对私有房产的两次国有化改造和长达四十六年的新村建设上海建立了完善的公房体制。不仅房产交易和房屋租赁受政府管制,城市住房的投资、建造、分配、管理全部由国家和政府统一负责—高度集中的住房体制对缓解战后住房短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长远看,公房建造和维修全部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也给中央和地方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这也是为什么20世纪60―70年代上海公房建设进程缓慢、甚至出现了停顿。1980年代以后,国家的城市政策从片面强调生产转向生产与生活并重,改善居住条件和提高消费水平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上海的住房投资也逐年提高:1977―1990年间的年均住房投资额达到了5350万元,是1959―1976年间年均住房投资额的155%。[1]然而,由于“欠账”过多,直到1990年,全上海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只有6.4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的住房困难户仍有32.7万(占户籍人口的14.4%),人均居住面积低于2.5平方米的特困家庭有3万户,69%的住房没有独立厨卫设施。[2]改善住房条件成为上海市民最迫切的需求。

1990年代以来,以“疏解市区人口、改善居住条件”为目标的旧城改造首先出现在里弄地区,随后向市区边缘的工人新村蔓延。短短十几年间,大量的里弄街区和老式新村被拆除,高层商品房取而代之。里弄居民与新村工人迁往近远郊的大型动迁安置社区。旧城改造对上海城市空间与社会结构的冲击是巨大而深远的,也成为观察和理解新时期国家与新村工人关系变化的重要视角。本章通过梳理1990年代以来上海的土地与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旧城改造政策演变、遗产保护意识的兴起等四方面的变革,将曹杨新村置于城市大开发的背景下,审视这一时期它所面临的困境与居民的行动策略。同时,围绕着新村的遗产保护与更新,诠释利益相关者(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新村居民)的立场与博弈过程。(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