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常规性发展路径引发学科建设先天不足

非常规性发展路径引发学科建设先天不足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版作为专业设置,多出现在应用型大学(教学型),以本科人才培养为主体;出版作为学科设置,多出现在行业特色型大学和高水平综合型大学。然而,对于行业特色型、应用型大学而言,出版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往往是学位政策引导的结果,学校并没有走综合性高校的学科自然发展之路。

非常规性发展路径引发学科建设先天不足

出版作为专业设置,多出现在应用型大学(教学型),以本科人才培养为主体;出版作为学科设置,多出现在行业特色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和高水平综合型大学。后者往往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之一,以学科建设成果滋养内涵发展,以人才培养质量来检验学科建设成效。横向比较分析,出版学科整体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纵向比较分析,具有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高校的出版学科水平要高于只有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与学科发展的路径有关。一般来说,基础好、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校,由于多采取常规性的学科建设路径,即专业的规模化发展促使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进而开展研究生教育。一方面学科的自然成长遵循了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学科建设成为教师教学科研的一种行动自觉,潜移默化地存在于系统内部的每一个细胞之中。另一方面,其他相关学科为出版学科提供了强力支撑,使新生学科具备良好的学科生态。然而,对于行业特色型、应用型大学而言,出版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往往是学位政策引导的结果,学校并没有(客观条件也不允许)走综合性高校的学科自然发展之路。学校是先通过政策性扶持取得硕士授权资格,以行业为背景开展研究生教育,在开展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感知学科建设。由于没有长期的学科积淀,本科教育层面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思路往往会习惯性地影响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建设过程缺乏规范性。因此,对于亟须提高办学层次的高校而言,出版学科建设要对标对表国家学位基本规范要求,加大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力度,深入系统把握学科建设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的观测点及其要求,在短期内消除出版学科建设的“新鲜感和陌生感”,克服学科基础薄弱、建设层次低、规范性不足等缺陷。(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