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婚姻家庭变化的趋同现象及应对策略

全球婚姻家庭变化的趋同现象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婚姻家庭出现了高频率离婚的趋同现象。相见恨晚,可能是造成今天婚姻家庭矛盾甚至危机的重要原因。二是变化的风险。在现实生活中,第三者介入他人婚姻家庭的现象比比皆是。四是随着中国人均寿命的延长,人们对婚姻要求更高。五是随着中国男女性别比例的失调,男性多于女性,导致社会上大量剩男娶不到老婆。中国正在走向法治社会,90年代以来,进行了三次《婚姻法》的修改。

全球婚姻家庭变化的趋同现象及应对策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婚姻家庭出现了高频率离婚的趋同现象。这种社会现象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过渡现象。1949年至1979年是中国社会的传统阶段,1979年至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初级阶段。这两个时期社会物质、经济、文化政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正是这些改变,悄然影响着家庭婚姻的变化。据统计,1949年至1979年,这30年内的婚姻,属于超稳定型的婚姻。其原因有四:一是无论婚姻是父母包办,组织分配,还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一旦结婚就要面临养家糊口,相依为命的社会现实,使得夫妻关系的紧密性增强;二是计划生育还没见成效,每家的孩子都比较多,强烈的血缘纽带约束着夫妻关系;三是中国几千年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离婚没好人”等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影响着夫妻关系;四是当时的政治环境的作用,离婚要盖很多章,会闹得满城风雨,夫妻如果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一般不会选择离婚。

当下,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作为基础结构的家庭也在转变,昔日靠着以上四条外在纽带约束婚姻的情形逐渐消失。今天的婚姻,人们更注重情感与文化、价值观、人生观的交融。随着职场压力的加大,人际关系淡漠,人们特别是离乡背井的人们都希望有一个温柔场所,放松神经,减轻压力,去获得心灵的补偿。这个场所或许是家庭,或许是家外的某一个场所。当男女双方不能抱团取暖,不能接受双方委屈情绪的释放,不能补偿自己参加社会竞争的能量,不能过和谐的夫妻性生活,最后的结局要么就是离婚,要么就是分手。

(二)自由择偶和浪漫激情不是婚姻成功的保证。为什么自由择偶和浪漫激情不能够保证将爱情婚姻进行到底呢?其原因就是人们低估了自由择偶和浪漫激情的风险。

1.自由择偶存在双重风险。一是机会的风险。相见恨晚的风险通常出现在自由择偶之后,在人的一生中,在某个时段选择的配偶未必是这辈子所遇见最好的一个。每一个人婚姻的结合都是机会的偶然,但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遇到怎样更好的机会。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处理这种界限与关系,不断地优化组合,就会导致婚姻家庭的破裂。相见恨晚,可能是造成今天婚姻家庭矛盾甚至危机的重要原因。二是变化的风险。20多岁结婚时,男方风流倜傥,女方美丽动人、青春靓丽,但伴随着时光的流逝,男人或秃头弓背,女人或人老珠黄,或是男女双方身份地位发生很大的变化,都不能保证婚姻还能如初。在现实生活中,第三者介入他人婚姻家庭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说,自由择偶不等于婚姻幸福,除非在自由的另一端加上承诺、责任这一法码。

2.浪漫激情存在更多风险。浪漫激情虽然是现代人的权利和享受,但它无法避免的具有本能性、主观性、虚幻性三方面的非理性,从而易使婚姻破裂。

首先,本能性。现在男女对爱情的一个最大误解就是以为堕入情网就是爱情。而实际上,堕入情网在很大程度上是身体内的性荷尔蒙、性激素释放的结果。这种性荷尔蒙促使双方相互吸引,这是一种生理现象、自然现象。从科学角度分析,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而是性。浪漫激情中所含的非理性来自本能,这无法避免,但仅有本能的冲动不可能维持婚姻的长久。

其次,主观性。心理学家曾将热恋的情人放入实验室,让他们拥抱、接吻,结果发现,他们大脑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研究人员称这种物质为“爱情荷尔蒙”。这种化学物质中含有苯基乙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内肽啡、后叶加压素等,令恋爱中的人相互吸引,感到极度兴奋,有精力、有信心和勇气,不知疲劳,不知饥饿,不知寒冷。但是,它在人体内仅仅能够存在大约一年时间,后随着大脑中分泌的“兴奋剂”减少,这种感觉会荡然无存。所以,许多夫妻发现婚后双方少了当初的感觉。

最后,虚幻性。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每个人都有性格不同的双面,在恋爱时,都会极力展示自己光明的一面,而掩盖或克制自己阴暗的一面,从而只看到对方的优点而盲目结婚。一旦婚后朝夕相处,双方的阴暗面“原形毕露”之后,惊讶、失望、后悔等等负面情绪就暗中积累,夫妻内心的冲突难免毁及婚姻。(www.xing528.com)

台湾作家罗兰女士极好地阐述了从浪漫激情走向持久婚姻的要诀。她说:“浪漫激情就像电光火石一般,一闪即逝,你捕捉到过,就算拥有了。倘若要将浪漫激情变为天长地久的夫妻之情,就要掺入许多强固剂:道义、良知、责任、忍辱负重、奉献牺牲。”她还说:“如果浪漫爱情必是短暂激情的话,那么夫妻之情必是另外一种。夫妻之情是两人同船过渡,是缘分的信仰,是彼此相互拯救去度过一生一世的决心。”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大多数长久的夫妻都是在平淡当中度过一生,如果无法从心理学上了解浪漫激情具有的主观性、本能性与虚幻性,人们便很容易在非理性冲动下结婚或离婚。婚姻经营的整个过程是从非理性走向低层次理性、直到高层次理性的漫长过程,用理性去应对婚姻,才能获得长久。

(三)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环境。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使社会逐渐走向市场经济环境,但该环境中有许多因素不利于婚姻的长久。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让富人面对更多的诱惑,出现富人离婚多的现象。二是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前互相串门的亲密邻里关系,发展到如今高层单元楼房互不往来,致使左邻右舍对婚姻的社会监督异常困难。三是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长,整个社会两性关系、婚姻、家庭情况变得异常复杂,增加了婚姻家庭两性关系控制的难度。四是随着中国人均寿命的延长,人们对婚姻要求更高。五是随着中国男女性别比例的失调,男性多于女性,导致社会上大量剩男娶不到老婆。六是随着食品中激素的增多,营养水平的提高,媒体的性刺激,青少年性早熟现象比较突出,少男少女同居行为时有发生。

面对今天社会转型给婚姻带来的巨大历史变化,无论是市场经济环境所带来经济的富裕,居住环境的改善,还是媒体的发达,商品经济的价值观念,这些因素都在对婚姻中的人口素质提出挑战,政府又应当如何遏制这些不良趋势的继续蔓延呢?

一是加强法制建设。要想真正维护和谐婚姻,促成整个社会家庭幸福,一定要努力加强法制建设。中国正在走向法治社会,90年代以来,进行了三次《婚姻法》的修改。新《婚姻法》中,增加了许多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规定。例如,总则中,新增加了夫妻要相互忠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规定;在惩罚性条款中,规定无过失方可以向过失方请求赔偿;首次将家庭暴力作为违法行为;明确了赡养、虐待以及财产分配等规定。《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都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与法制的发展,但社会上也还存在着执法不公、司法不严、全民法律意识不高、妇女维权意识不强等问题。如何保障妇女、儿童的权益,工作任重道远。

二是加强婚姻科学教育。目前,无论是从学历教育、成人教育还是媒体教育,政府都十分缺乏对婚姻家庭科学知识以及教育理念的传播。在这方面,我认为需要大声疾呼政府出台一些政策来促进婚姻家庭的科学教育。例如,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途径以及一些社会机构的宣传,都能有效的将婚姻科学知识普及给社会大众。加强婚姻科学教育,是在培训合格的夫妻和父母,是在上游筑堤,预防下游发生洪灾的未雨缪谋。加强整个社会的婚姻科学教育,有利于改变社会风气与社会氛围,培养人们正确理性的婚姻家庭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三是加强婚姻家庭科学咨询和社会救济。婚姻中的夫妻在一起,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与问题。当家庭婚姻出现裂痕,社会应当如何给予救济呢?200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接受了学术界的建议,出台了心理咨询师这一行业,后随之又出台婚姻家庭咨询师。咨询师这一行业虽不能保证所有的婚姻都能得到挽救,但经过咨询帮助与调和,往往能减轻婚姻矛盾,更好的帮助当事人处理财产及子女问题,避免出现因婚姻矛盾冲突得不到救济而引起的伤人、情杀甚至毁容事件。

四是加强男女平等的教育与实践。尽管我们国家男女平等是国策,但是,我个人认为,在家庭中的平等才是最现实的平等,最基础的平等。当下,我们身边依然存在家庭暴力、包二奶、男人高高在上出门赚钱、女人低声下气当保姆等男女不平等现象。要解决这种不平等的现象,首先女人思想观念要改变,不要把嫁一个丈夫当作自己一生的依靠,而忽视了自身的价值。张艺谋的前妻曾在《幽幽岁月》中写道:“一个女人千万不能仅仅去帮助男人打造他的世界,把他的世界当作自己唯一的世界,背后大树好乘凉那是靠不住的。”一个女人要不断地自强自律,注重修炼,不断进取,提升版本内存,让自己的气质、修养、教育不能够与男人相差太过悬殊,这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价值。其次,也要加强男人的思想教育,“男尊女卑”是上千年的封建思想,现代男性应负担家庭的责任,多担承家务,多支持妻子去发展,共同营造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