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越常规:独行追寻个人天赋

超越常规:独行追寻个人天赋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才儿童也是如此,完全按照自己的直觉行事,只是他们的非凡才华并不小儿科。比方说,有一项名叫“数字广度测验”的记忆测试,它是这么进行的:让受试者识记一些数字,然后让他们回忆出来。天才儿童在面对数字广度测验这样的任务时,和一般儿童的表现完全不同。他提出了非常有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一些实证研究为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支持。只是对于智商分数高于130的人来说,情况会有所不同。

超越常规:独行追寻个人天赋

即便是弗洛伊德——他认为心理问题总是出现在人们预料不到的地方——也认为儿童到了童年中期就会进入“潜伏期”。这一时期是居于任性妄为的婴儿期与疾风骤雨的青少年期中间的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在这一发展阶段,儿童自由自在地荡秋千、吃冰激凌、听童话故事,并从中获得快乐。父母总是望眼欲穿这段相对平静时期的到来。差不多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部分父母开始感受到孩子不同寻常的天赋,它在人生早年阶段的显现就像晴朗的夏日天空偶然飘落的几点雨滴,带给父母一种预感: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将要发生。

有时是在车里,大家跟着《冰雪奇缘》(Frozen)的录音带一起唱,父母忽然发现4岁女儿唱得像原声一样好;有时是在计算餐费的时候,5岁的儿子脱口而出20%的小费应该是9.5美元。这样的时刻,父母总会对着汽车后座或是餐桌边的孩子露出一脸的不可置信。

天才儿童刚刚开始崭露头角时,对于自己会和别人形成何种关系还一无所知。因此在头几年里,他们活在没有任何压力和额外期待的真空地带。要是你有幸看到一个天才儿童正在自由展示自己在音乐数学艺术方面新发现的能力,她沉浸在由那份天赋带来的纯粹快乐中的情境真是令人心生敬畏。

作为孩子,最棒的事情就是可以想唱就唱、想画就画、随便玩过家家,不必担心任何外来的评价。天才儿童也是如此,完全按照自己的直觉行事,只是他们的非凡才华并不小儿科。他们一唱就唱得极其动听,一画就有了现实主义的格调,就连玩个过家家也充满了复杂紧张的情节,富含各种曲折和花样。天才儿童是与众不同的,用心理学术语来说他们属于“异常”(abnormal)个体,这也使得他们多年来一直都是各种研究的主要考察对象。

在20世纪早期,来自斯坦福大学心理学路易斯·特曼(Lewis Terman)是第一批使用量化的心理能力来进行标准化智力测试的人。他发现人类的智商分数呈钟形分布,也就是常说的正态分布。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的智商分布在平均数100左右,智商低于70的集中在曲线的一侧,这部分人也被称为有智力缺陷的人,而智商高于130的集中在曲线的另一侧,这部分人就是人们常说的智力超常者或叫天才。

常用的智商测验测查的是个体不同类型的心理能力,包括语言、数学和记忆等。比方说,有一项名叫“数字广度测验”的记忆测试,它是这么进行的:让受试者识记一些数字,然后让他们回忆出来。比如说,记住下面一组数字:

3-1-8-1-2-2-5

然后盖住它,按照之前识记的顺序尽可能多地回忆出这组数字。绝大多数成年人可以记住的数量是5到9个,这也是为什么电话号码最初都被设计成了7位数的缘故。一个9岁的孩子,如果他的智商分数在平均数位置,那么他通常可以记住的数字个数为6个,而天才儿童却可以记住9个。在我读研究生期间,测试过一个12岁的小姑娘,她具有超强的记忆能力,在做数字广度测试的过程中因为觉得无聊,在我读出一列9个数字的瞬间,她居然将这些数字一个不落地倒着背了出来。(www.xing528.com)

天才儿童在面对数字广度测验这样的任务时,和一般儿童的表现完全不同。他们会将这些数字分成几个组块来记,而且完全是自发完成的,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这么做。比如说听到刚才那一串数字时,他们就自然而然地觉得,把它们分成3个单元要比原来的7个好记:3,181,225。

天才儿童在处理非社交信息方面具有超凡而高效的能力,这和前面章节中我们提到的社交流畅儿童在处理复杂社交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卓越能力不分伯仲。当社交流畅儿童在处理社交线索时,也不需要有意识地对各种信息分门别类,标记出哪些是语调信息,哪些是非言语信息,哪些是面部表情。他们完全是自然而然地将这些社交互动中交织进行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当他们在节日派对上与一位朋友不期而遇时,会马上意识到应该和朋友握手,上下晃动共3次,相距18英寸[1]左右站立,根据日子的不同致以恰当而热情的问候(比如临近圣诞节祝福圣诞快乐)。

来自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人类的智力并不止于标准智力测验所涵盖的语言智能和数学智能两种,而应该是多元的。他提出了非常有名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除了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之外,人类智能还包括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虽然该理论在学界受到的关注并不太多,但是在普通大众中却引发了较大反响,因为人们发现,常规的语言和数学测试很难涵盖音乐、运动和人际关系等领域

一些实证研究为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支持。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Sternberg)考察了外行人眼中的智力结构。他发现,普通大众天然地会使用比语言智能和数学智能更为广泛的标准来对人群进行区分,包括超越传统思维的创新能力、生活历练得来的智慧、向他人学习的开放性等。

先区分出不同能力的结构,然后再辨别不同个体在这些不同的能力构成上是否均衡,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举例来说,一个能力发展均衡的人可能在语言和数学能力上都是110分,而一个能力发展不均衡的人很可能在语言能力上是135分而在数学能力上只有100分。这种区别是说明某个人“聪明”而另一个人“非常擅长做某些事情,而不擅长做另一些事情”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分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如果能力实际上有可能是不均衡的,那么学校和工作机构就必须要考虑,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一个人的潜能。相反,如果能力是齐整的,也就是说个体的各种具体能力都是均衡划一的,那么学校或工作机构就可以直接假定,能力在平均水平之上的人在绝大多数任务上都会有高于平均水平的表现。

研究者普遍发现,绝大多数人在各种具体能力上的表现都是均衡的。只是对于智商分数高于130的人来说,情况会有所不同。他们的能力表现常常是不均衡的,而且,随着智商分数越来越高,这种不均衡性也越来越突出。举例来说,来自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约翰·阿赫特(John Achter)与同事对1000多例天赋超常的七年级学生的研究发现,超过80%的人的能力和兴趣都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均衡性。

超常儿童智力表现上的不均衡性很是让人疑惑,因为我们通常会认为智力是均衡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校会开设重点班、提高班和平行班的缘故。但是事实上,非常聪明的人可能只是在某些方面非常聪明,而在另一些方面只是处于平均水平甚至还不到平均水平。如果我们将智力看成是多元的,那么会不会有人在音乐或数理逻辑方面极具天赋,但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方面却能力欠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