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索菲亚科技园的成功经验及其优化方法

索菲亚科技园的成功经验及其优化方法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园区成立之初,这些跨国企业入驻的目的是在欧洲建立研发部门以解决产品本土化的问题。园区最早的行业协会是“经理俱乐部”和“波斯协会”。[79]另外,索菲亚科技园的成名,还与其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大关系。当然,园区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逐步将外部支持的发展方式转变成内生增长,重视研发机构和人才培养,重视园区配套和金融支持,现在已经成长为法国的领军园区。

索菲亚科技园的成功经验及其优化方法

(一)主导产业明确

信息通信业是园区的主要产业,高端、高附加值是发展的一贯理念。从事信息通信的企业数占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80%,主要包括电子信息、软件开发、通讯、网络、多媒体电子商务互联网等相关领域,是园区内最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300多家著名IT公司的地区总部设在这里,并聚集了50多个国家的1.6万多名工程师,使园区成为法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地。另外,这个产业的园区企业主要从事创新和研发环节,很少涉及大规模生产。

(二)国际化程度高

园区的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入驻的国际化企业比较多。在园区成立之初,这些跨国企业入驻的目的是在欧洲建立研发部门以解决产品本土化的问题。目前,纯外资企业在园区所占比例已经超过园区企业的10%。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许多企业虽然迁离了园区,但是其分支机构却越来越多地在园区设立创业孵化器,既支持了本土企业发展,又能从中获益。二是园区运营机构与全球多数知名园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形成了完善的沟通、交流网络,为科技研发与合作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渠道,尤其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受到特别重视。

(三)园区规划水平高,自然环境优越

园区规划传承了罗马城市规划的网格设计理念,坚持分散与集中、现代科技与传统文明相统一。在规划中,体育文化休闲项目都有所体现,并且园区还配备了众多的职业俱乐部。园区坐落在法国南部阿尔卑斯—滨海省风景如画的自然保护区内,园区从建立之初就强调环保,保留大面积自然绿化带,园区内无污染工业。园区的建设“黄金规则”严格要求:施工建筑物占地总面积不得超过园区面积的1/3,即绿化率保持在2/3以上,所有建筑物不得高于园内的山丘最高点。时至今天,整座园区完全掩映在绿荫中。[76]

(四)政府支持力度大(www.xing528.com)

1977年之前,政府并没有直接参与园区的开发建设。1977年,园区发展遇到了资金困难,政府将其从民间管理转为公共管理,并在随后组织了大规模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帮助园区扩大面积,为园区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1982年分权法公布,给地方主管当局新的权限后,索菲亚园的开发模式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在初期,园区的产业政策长期以吸引外资为主;后期以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开发为主,尤其是CICA项目[77],这个项目目前仍然需要政府补贴来维持运营,但是对园区的电子商务发展意义重大。

(五)配套服务完善

园区协会的作用前文已经提到。园区最早的行业协会是“经理俱乐部”和“波斯协会”。经理俱乐部主要是与政府机构对接,要求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波斯协会则由公共研究和培训机构负责人组成,负责交流和共享研究课题。之后,园区又出现了许多专题协会,如“电信谷协会”[78],该协会以应对跨国公司迁离园区和欧洲高技术产业重组为宗旨。园区培训体系健全,包括公共培训和私人培训两类。[79]

另外,索菲亚科技园的成名,还与其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大关系。优越的区位和美丽的风光使得该地区旅游业一直很发达,休闲、安逸的生活环境也为入驻的跨国公司和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提供了足够的自然和社会福利

20世纪90年代,园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自园区运营开始,大部分入园企业的生产封闭性较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或者产业链,导致企业互动很少,尤其是90年代中后期的全球化影响,导致园区企业的竞争力不强;二是园区缺乏大学和研究机构,导致高端专业人才的供应不足,企业发展所需人才都得到园区外寻找,增加了人力成本;三是由于园区融合了观光产业,入驻园区的部分企业只在园区设立办事处,为的是方便联系欧洲他国客户,拓展市场,而没有把生产和研发都放在园区内。当然,园区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逐步将外部支持的发展方式转变成内生增长,重视研发机构和人才培养,重视园区配套和金融支持,现在已经成长为法国的领军园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