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其他科技园区及其特点

美国其他科技园区及其特点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8美国128公路及周边园区关于128公路的衰落,归结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先天条件不足。美国基因技术公司、迈里亚德基因技术公司、基因治疗公司和美国基因公司等一批企业已经入驻。(二)北卡三角园图9北卡三角园区位图北卡三角园于1959年成立,是美国最大的科技园区,占地约28平方公里,其中未开发区域面积约4.5平方公里。1994年,三角园还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美最佳生活居住区”。

美国其他科技园区及其特点

(一)128公路(波士顿纽约

本书在第一章《科技园区的内涵与演变》之“科技园区的起源”中对128公路做了介绍。128公路曾经与硅谷齐名,都是电子工业创新中心,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发展依托国防工业的电子学;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到1985年,微型计算机成为主流,一批高技术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阶段是1986年到1989年,“星球大战”计划再次让128公路回到国防技术研发和产品供应阶段;第四阶段是1989年以后,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衰退,128公路开始逐步对产业发展进行调整,在思路上开始与硅谷有所区别,在保留传统的软件、通讯等高技术产业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医疗技术、金融等产业。目前的128公路又有了新的生机。

图8 美国128公路及周边园区

关于128公路的衰落,归结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先天条件不足。128公路主要依托的是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转移动力不足。其所在区域是马萨诸塞州,集聚的大企业历来与政府关系密切,长期以来以军工产业为主导,对新兴的IT产业兴趣不大。二是文化传统相对封闭。128公路主要是新英格兰传统文化,具有等级森严、官僚主义作风浓重、体制僵化等特点。比如,在128公路,员工必须要熬到50岁以后,才能成为公司高管。三是企业模式相对落后。该地区汇集的大公司如霍尼威尔(Honeywell)[13]等,多为家族企业,深受保守主义和独裁伦理观影响,等级制度、保密制度和地方主义以及小而全的组织架构制约着个人和公司之间的关系,缺乏技术交流和商业互动。四是风险投资不足。该地区风险投资业是由传统的东海岸金融家组成的,管理者是专业的老银行家而非企业家,如美国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前主管拉尔夫·弗兰德斯(Ralph Flanders)、马萨诸塞州投资信托公司的梅里尔·格里斯沃德(Merrill Griswold)等。他们固守传统价值,在投资策略上相当正统和保守,宁可投资于网球场等娱乐产业,也不投资于高科技产业。另外,“波士顿的天使投资人从未真正拥有与互联网世界对话的能力,这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里与硅谷的此消彼长。波士顿天使投资人的平均年龄高达55岁,而硅谷仅为32岁,‘这已经成了一个代沟问题。19至24岁的人才能理解Facebook[14]这样的东西,但如果你已经56岁了,恐怕就很难做到’”[15]

进入21世纪后,128公路的高技术发展有了明显改观。多家知名高科技公司的总部纷纷落户,如软件公司EMC[16]、开发搜索引擎公司Lycos[17]以及提供网络路由服务的公司Akamai[18]等。近年来,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教师和毕业生纷纷走出校园,以自身的技术优势,在该地区独立创办了一批生物技术公司,使128公路成为全美著名的生物技术走廊,推动了该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据统计,该地区10个顶尖生物技术公司中,有8个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和毕业生独立创办的。这里的Biogen[19]、Genzyme[20]等皆为全美著名生物技术厂商。以肯德尔园区为例,该园区被看作是生物工程“硅谷”的雏形,目前已集中了近百家生物技术公司,其中大多数都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密切相关。美国基因技术公司、迈里亚德基因技术公司、基因治疗公司和美国基因公司等一批企业已经入驻。同时,由于医学技术研发技术和人才集中的影响,波士顿在尖端医学研究、科学仪器和医疗器材等方面走在行业前列。Pfizer[21]、Merck[22]及Novartis[23]等一些医药巨头先后在此设点。

2003年,据《电脑世界》报道,128公路地区创造的高科技就业机会是硅谷的2倍。另外,波士顿强大的金融体系正在逐渐将目光从硅谷转向自家后院——128公路,马萨诸塞州的互联网风险投资公司CMGI已设立了一个新的风险投资集团,紧盯着128公路地区的新兴科技公司。硅谷出现的日益严重的环境社会问题也让128公路受益不少,一些企业放弃了落户硅谷的念头,转而来到128公路发展。当前,企业门类较多也成了该地区的优势,如遇到一些行业滑坡、另一些行业繁荣时,对整个地区来讲,仍可稳步发展。

(二)北卡三角园(Research Triangle Park,RTP)

图9 北卡三角园区位图

北卡三角园于1959年成立,是美国最大的科技园区,占地约28平方公里,其中未开发区域面积约4.5平方公里。RTP毗邻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Raleigh)、达勒姆(Durham)和教堂山(Chapel Hill),处在三座城市夹成的三角研究区域中。除了一小块区域延伸入维克县(Wake County),三角研究园的大部分土地都在达勒姆县的行政区域内。园区被北卡罗来纳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杜克大学三所名校环绕,从园区到上述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所大学以及当地机场,驱车行程都不超过半小时。研究园的东北面和西南面各有一个湖泊,自然风光优美。经过精心细致的规划和设计,三角园里草坪连片、绿树成荫,许多地方如河流、湖泊、山丘都保留了原始风貌,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精神。每座建筑物与周边其他建筑和自然景观均形成随景就势的最佳搭配,各具特色的建筑物造型与地形地貌相辅相成、融为一体。1994年,三角园还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美最佳生活居住区”。

1959年北卡三角园挂牌时,把化学、纤维作为发展重点。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电子业成了高新技术的代表。1965年IBM公司加入后,园区进入快速成长阶段。80年代,州政府进一步明确把微电子和生物工程视为最有前途的技术领域,并确定了集中于这些核心产业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90年代,随着网络工程和生物技术蓬勃兴起,三角园立即赶上这一时代潮流,经过40多年的建设,已经开发了大约86%的规划面积。园内共有公司和各类组织140个,其中有106个是研发机构,如微电子研究中心、生物技术中心、环保研究院、环境卫生研究所,而著名大公司的科研机构有通用电气杜邦、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思科、索尼、爱立信和北电网络等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领域的巨人。园内拥有上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曾有3位诺贝尔奖得主,有近百位美国联邦一级科研机构国家科学院、国家医学科学院和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具有博士头衔的人口密度居全美第一。目前美国最重要的科学研究项目有24%是在三角园研究成功的,每年世界上最重要的学术刊物发表的科研论文有21%是三角园科学家撰写的,三角园科学家每年获得的技术专利约占全美29%。科学研究三角园也发展成与斯坦福工业园的“硅谷”及得克萨斯研究园齐名的美国三大科研中心。目前,三角园正在重点打造制药、生物技术和传染病农业生物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先进的医疗保健、分析仪器、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等8个产业集群。

哈佛商学院教授Michael E.Porter博士领导的产业集群创新研究小组经过研究认为,北卡三角园拥有许多个涉及不同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心,在目前快速发展的工业集群中相较其他地区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因为其他地区的竞争而引起的耗费不大,具备良好的劳动力培训设施和一流的科研院校,持续较高的政府研发投入、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较低的失业率等优势,有利于高新技术的研发和企业发展。

图10 北卡三角园区远景

(三)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的生物技术科技园

1.马萨诸塞州生物技术研究园(Massachusetts Biotechnology Research Park)

园区创建于1985年,位于马萨诸塞州基因城(Genetown),占地面积637亩,是美国第一个生物技术研究园,也是美国最重要的生物技术研究和生产中心之一。园区最初由马萨诸塞州生物技术委员与沃斯特商业发展公司倡导和筹划,目的是为支持马萨诸塞州生物技术和医药公司的增长和扩张,通过吸引大公司和促进小企业的发展,加速科学技术从学术研究到商业应用的转化。与其他生物技术研究园相比,该园区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科研力量雄厚;生物科技公司聚集;财政激励,贷款保障,低还款利息,多渠道的风险投资来源;可以随时提供相对廉价的土地;可提供用户需要的一流的实验室和办公场所;一流的设施、专家和教学医院以及图书齐全的医学图书馆;规模较大的包括科学家和半熟练工人在内的就业群。

2.弗吉尼亚生物技术研究园(Virginia Biotechnology Research Park)(www.xing528.com)

园区始建于1990年,位于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市(Richmond),由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弗吉尼亚联邦政府以及里士满市合作建立。园区在美国科技园中虽不是最早的,但是条件最好的。里士满市没有诸如哈佛、耶鲁之类的名牌大学,当地头号高校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虽然拥有两万多名学生,建校也不过一百多年历史,但是,这所大学依靠创新战略成为高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技术公司的向心力。为配合当地的高技术发展计划,弗吉尼亚联邦大学重点实施了两个项目:一是利用州政府拨款2800万美元建设的生命科学楼;二是依靠私人捐赠建设的工程学院。涉及电子、生物、化学和机械四大领域的工程学院虽然只有几年历史,但在美国同类学院中却名列前茅。研究园董事会由政府、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构成。经过不断发展,弗吉尼亚生物技术研究园被评为美国国内最优的生物技术园区之一。

(四)其他高科技园区

1.I—270高技术走廊

园区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北部,是一条自伯瑟斯达,穿过罗克韦尔、盖特斯堡、日耳曼城等主要城镇,到弗里得里克之间50余公里的狭长地带。园区因高技术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遍布在270号州际公路两侧而得名。园区主要研究和开发生物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是以国立卫生研究院、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国家技术和标准研究院等一些联邦实验为依托发展起来的。

2.“硅山”

园区坐落于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市附近的博尔德、朗蒙特等地。博尔德人口仅有7万多,但却是科罗拉多州的科研与文化中心,有以计算机专业著称的科罗拉多大学、空军学院等高校和许多科研机构。紧靠博尔德北面的朗蒙特是座电子工业城镇,是IBM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全城人口约2万多人,其中4500多人是IBM的员工。博尔德西南落基山脉山坡上有国立大气研究中心,它是美国最重要的气象研究中心。博尔德东南还有地质研究中心。因这一高技术工业区正位于落基山麓,故有“硅山”之称。

3.佛罗里达“电子工业带”

佛罗里达州是美国人口和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也是美国新兴的高技术工业中心之一,主要包括电子、通讯及航空航天工业。它们主要集中在佛罗里达半岛的中部,从西海岸的坦帕经奥兰多到东海岸的墨尔本及沿岸一带。在1977到1982年期间,该州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47%,超过全国平均数的一倍以上。佛罗里达州之所以成为高技术工业集中区,首先因为它是国防生产、人造卫星通讯和航空航天工业的基地,从而建立起巩固的技术基础。第二,这里属亚热带气候,阳光充足,风景优美,吸引了大量科技人员来此安家落户。佛罗里达州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大学理工科专业教育不够发达,需要进一加快发展。

4.亚特兰大技术园

佐治亚州的首府亚特兰大是美国东南部迅速崛起的经济中心,也是正在形成的一个高技术工业中心。中心内的许多高技术企业是在1978年以后才创建的。在该地区,以建于东北郊诺克罗斯的亚特兰大技术园区最有名。据1983年的调查,在亚特兰大都市区内共有220家高技术公司,共有职工3.3万人,年营业额超过20亿美元。亚特兰大高技术工业以编制计算机程序和软件开发为主。亚特兰大高技术工业的发展与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技术力量和人才的支持分不开。技术园区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缺乏经过训练的熟练工人等。

5.田纳西技术走廊

位于田纳西州奥克里季(橡树岭)至诺克斯维尔30多公里的地带称“田纳西技术走廊”,是美国正在兴起的另一高技术中心。它是在以下几个大的机构和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是1943年设立在橡树岭的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该实验室拥有世界上第一批核反应堆,美国投到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即在此研制。现在是非核能源和核能源的研究与发展中心,雇用5800人,其中40%的雇员有技术学位。二是雇用5000人的军火工厂。三是雇用6000人的气体渗滤工厂。四是总部设在诺克斯维尔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及其若干设施。田纳西技术走廊地区共有约58家高技术企业,总共雇用3万多人。这一高技术中心除能源研究外,还从事生物技术、植物遗传、材料技术和工具学等方面的研究,拥有大量科技人才,其中约有2300多名博士,将近5000名工程师。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田纳西大学是人才和科研的主要基地。

6.“硅原”

园区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沃思堡一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已经发展了飞机制造等军事工业。现在由于新兴工业的建立,该地区已发展成为一个以航空航天、导弹和电子工业为主的重要工业区。近年,以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美国大电脑公司之一)为核心,园区在达拉斯郊区逐步形成了一个电子工业中心,被人们称作“硅原”。

除上述几个重要园区外,美国还有不少高技术园区已建成或正在创建、计划兴建中,例如“硅滩”,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紧靠圣迭戈的海滨地带,因为这里办厂比硅谷成本低,至今已有50余家电子企业投资;犹他州盐湖城,以犹他大学为核心,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纽约州特罗伊—奥尔巴尼—斯克内克塔迪地区,以伦塞勒工学院和纽约州立大学为核心,计划以微电子工业为主。此外,还有阿肯色州小石城附近的“技术走廊”、马里兰州的“卫星小径”、长岛的“技术岛”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